情感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场疫情推动着我们开始正视自己不断增长的负面情绪,这种感受相比10年前更加强烈。我们每天都必须采取积极的和自我保护的措施来提高韧性和能量储备。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对着各种忙不完的事情,也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顺心顺意,我们时常会被“坏”情绪侵扰,低落、暴躁、抑郁等等,这些负面情绪会让不顺的人们更加消沉。

你是想做情绪的主人还是被情绪所控制?

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原始的同伴感觉

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在他的华丽诗篇《我为令人兴奋的躯体讴歌》(I Sing the Body Electric)中曾经这样写道:我已经发觉同那些我喜欢的人在一起就满足了,同别人晚上待在一起就满足了,被那些美丽的、好奇的、生气勃勃的、欢笑着的肉体所包围就满足了……我不要求更多的欢乐,我置身于其中就像游泳在海里了,跟男人和女人们亲密地待在一起并望着他们,同他们接触并闻到他们使灵魂十分欢喜的气味,那是很有意思的,一切都能使灵魂欢喜,但这些是最能使灵魂欢喜的了。

单纯的人际接触,特别是充满爱意的交流可以激发人们的活力。亲人和朋友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剂灵丹妙药,是我们无穷力量的源泉。父母与孩子之间、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情侣之间、夫妻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的积极情感交流,都会对他们产生明显的益处。

神经科学甚至已经可以量化这种同伴关系所带来的益处,因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社交生活对于生理状态的影响。人际交流中的情绪传染以及大脑功能所产生的影响都是十分惊人的。

我们还必须重新思考恶性人际交流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总是以为,除了导致短暂的恶劣情绪之外,这种交流并不会对我们的生理状态产生任何影响。但是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人们的自我安慰罢了。就像与别人接触可能会感染病毒一样,我们也可能会“感染”某种恶劣情绪,它会使我们变得脆弱,或者直接破坏我们的身心健康。

从这种角度来看,就像二手烟会悄悄地损害周围人的肺一样,强烈的恶性情绪,比如厌恶、轻蔑或者怒火的爆发会悄悄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善人们的人际环境需要更多积极情绪的输入。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别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不管他们是偶然邂逅的陌生人,还是我们最亲密的亲人和朋友,我们都是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惠特曼类似,一位研究社交性生存价值的科学家也认为,我们得到的全部教训都可以归结为“改善我们的社交关系”。

社交商的完善无疑会大大改变我们的个人生活。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与政治潮流的影响。在20世纪,各民族的分歧与差异日益加大,我们群体性的同理心和同情能力也大打折扣。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群体间由仇恨引发的对抗层出不穷,由于破坏手段的局限性,这种对抗产生的破坏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和组织能力的发展帮助仇恨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就像当时的一位诗人W·H·奥登所尖锐预言的那样:“要么爱,要么毁灭,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选择。”

奥登的诗句精辟地表明,应对尚未释放的仇恨是人类的紧迫任务。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消沉。这种紧迫感会提醒人们,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如何扩大“我们”的范围,缩小“它们”的圈子。

社交商这门新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慢慢消除这种差异的工具。我们并不一定要接受这种由于历史上的仇恨而引发的“我们和它们”的区分,而是应该求同存异,在对立双方之间架起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毕竟,同样的社交脑会把我们团结在人类共同的基本需要周围。

《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在开篇通过两个场景故事,再现了情绪对人们的影响。

场景一是一位上班族妈妈早晨预定的闹钟没有响,晚起了之后便懊悔不已觉得自己失去了晨练的时间,紧接着她在日记中写到,这种情绪已经困扰了她一天的安排,这时候邮件中来自上司关于工作的紧急安排,让她更加焦虑不安,她的状态已经受到了负面情绪的影响,之后的一系列事情更让她烦躁,女儿比以往起的早了一些,她已经没有耐心去陪伴,上学前儿子因为找不到自己心爱的鞋子而搞的全家团团转,导致她上班迟到,遇到同事的问候却感觉是在嘲笑自己......

通过这一段场景的描写,我们都已经感到了烦躁与不安,负面情绪扑面而来。这似乎是一个不太顺心的早晨。

而在场景二中故事的背景是一样的,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场景二中同样是一个没有被闹钟叫醒的晚起时间,而上班族妈妈在透过卧室窗帘的晨光中醒来,感觉很好,精力充沛。即使没能按计划早起让她有些失望,但看看窗外不错的天气,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有一点点时间给自己,可以跳过晨练的计划,转而高效的投入到接下来的事情中。在日记中记录今日的安排,当女儿早起的时候依然可以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和陪伴,在儿子找不到心爱的鞋子时可以把这当做一个家庭游戏一起去寻找,即便因此而上班迟到,也不必被坏情绪所困扰。在上班时遇到同事,依然可以信心满满一起完成上司安排的紧急项目。

完全相同的温暖阳光,完全相同的忙碌清晨。一个我满是疲惫、懊恼、挫败和敌对,而另一个我则欢欣、体贴、高效并充满活力。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截然不同的早晨?是不同的心境,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导情绪。

只要一旦打开积极情绪这个闪闪发光的礼物,看到它的内部构造,你就会无比惊奇。你会期待更多这样的“好日子”。

你是欣欣向荣,还是衰败凋零?这完全取决于你内心由衷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不是越多越好,消极情绪也不是越少越好。要想实现美好的人生,最佳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配比为3:1。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7种方法降低消极情绪、10种方法提升积极情绪。

滋养生命力的积极情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顺利,如果你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就让积极情绪的力量来改变吧。

人作为一种高级的生物,不仅具有理性,也具有复杂的感性,与感性最为相关的就是我们的情绪,我曾见到有人可以去享受自己多样的情绪,也曾听过有人说如果人没有情绪就好了,可是,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情绪,它都会来到我们心里,提醒着我们去看到它。假如你的情绪会说话,它会要告诉你和他人什么呢?

情绪虽没有好坏之分,但却有正负之分。激发正性情绪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一般都希望生活中能多一些快乐;而对于负面情绪,很多人都是想极力控制并尽量减少或避免的。

曾经有位老师有感于频频出现的中学生极端事件,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的这么多?”因为这是个充满情绪的世界,而我们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与情绪相处。

“生气”是情绪力课上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每个孩子都想找到与生气相处的方法。

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如何与情绪相处,却往往是我们在历经伤痛之后才会去思考的事。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可以娴熟而不假思索的启动那些套路式的防御机制,去抵御情绪痛苦。可是孩子们却不同,他们还没有像我们一样学会妥协或逃避,他们总是迎面而上,结果也总是鲜血淋漓。

如何营造和谐的关系

和谐的关系存在于人们之间。在交流中,如果我们感到愉快、顺畅、全神贯注,我们就会感觉到这种和谐。但是和谐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短暂的愉快瞬间。当人际关系和谐的时候,人们会更有创造性,而且能更快地作出决策。

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感觉良好,产生和谐的力量。它使人们感受到彼此的热情、理解和真诚。这些相互间友善的情感加强了彼此间的纽带,尽管有时可能很短暂。

罗森塔尔教授发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彼此的关注、共同的积极情绪和一致性或同步性。这三个因素共同催生了和谐关系。

彼此的关注是第一个基本要素。当两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的语言和行为上时,他们就产生了共同的兴趣,从而达到知觉一致。这种双向的注意力是产生共同情感的前提。

和谐人际关系的指示器之一就是同理心,也就是交际双方能够体会彼此的感受。鲍勃和我们谈话时就是这样,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我们诉说。这就是轻松的交往和完全和谐之间的区别。在轻松的交往中,我们会感到惬意,但是并不会认为对方能够切实体会到我们的感受。

虽然当时我只有两三岁,但是那件事情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我和妈妈在百货商店里闲逛的时候,一位女士看到了我——一个可爱的正在蹒跚学步的小孩,于是她冲我甜甜地一笑。

我还记得,我也不由自主地给了她一个微笑,这真让我吃惊。我感觉自己的脸就像是被操纵的木偶一样,好像有根神奇的绳子把我嘴边的肌肉拉向两边,并且放松了我脸颊上的肌肉。

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微笑是不由自主的,它不受身体内部的控制,而是由外部信号引起的。

这种不由自主的反应表明了镜像神经元在我幼小的大脑中的活动。镜像神经元所做的就是反射我们观察到的他人的行为,使我们模仿这一行为或者产生模仿它的冲动。难怪有句老话说:“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会和你一起微笑。”

这种镜像神经元存在于小路神经系统的主要通道里。已知的镜像神经元有很多种,而且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发现新的种类。除了这些已经被发现的镜像神经元外,似乎还有许多不为当人们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时候,情绪的传染会经由双方大脑中的多条神经通道进行。我们发现,负责情绪传染的神经系统可以控制所有情绪,不管是悲伤、焦虑还是兴奋。

在这些情绪传染的瞬间,非同寻常的神经活动正在进行:在两个人的大脑间形成了功能性连接,也就是超越了身体界限的反应回路。用专业术语来说,在这一过程中,大脑进行了“结合”:其中一个人的情绪作为情绪输入,引发了另外一个人神经系统的运转,形成了暂时的大脑间回路。当两个人之间形成反应回路后,如果其中一个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另外一个人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两个人之间形成反应回路,大脑就会不断地发送、接收一系列的信号,悄悄地使人们达到协调,如果交流顺畅,还会加强他们之间的共鸣。这种回路可以使双方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变得一致。我们发送、接收的内部状态信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它们可能是笑声和温柔,也可能是紧张和怨恨。

在物理学中,共鸣的基本特征是共同振动,也就是当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和另外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一致时,它们的频率会增强。这种共鸣会在两个物体间产生最激烈、最持久的反应。

我们是意识不到这种大脑间回路的存在的,因为它的运行不需要大脑的任何特别关注。尽管我们有时候会为了亲近他人而有意地模仿他们,但是这种做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在自发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完美的一致,如果带有讨好别人或者其他任何动机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共情和同理心

在其他一些类似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停下来向别人提供帮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说在看到那个人的痛苦时,自己也很难受。也就是说,他们产生了关怀的同理心。一旦人们对别人的关注达到可以产生同理心的程度,他们就非常有可能伸出援手。

仅仅看到他人的善举也会对自身产生独特的冲击,它会诱发一种温暖的兴奋感觉。心理学家把这种由于看到别人的善举而产生的炽热感觉叫做“升华”。经常会有人讲他们在看到勇敢、宽容或者怜悯的行为时“升华”的感觉。此时,大多数人都会被感动,甚至被震撼。

最能引发人们“升华”感觉的行为是帮助病人、穷人或者其他处于困境的人。这些好事并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人们并不一定要收养贫困的一大家子人或者像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帮助贫民时那样无私。仅仅对别人的体贴就可以引起些许“升华”的感觉。比如,在日本的一项研究中,人们非常乐意地讲述了一些使自己感动的事情,其中有人提到感动自己的一件事情是在火车上看到一个长相凶悍、酷似黑帮分子的人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

研究表明,“升华”的感觉是可以传染的。当一个人看到善举时,就有可能产生做好事的欲望。世界各地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神话故事讲述英雄人物如何通过自己勇敢的行为解救别人,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这些故事可以带来深远的社会效益。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故事描写生动的话,那么读这些故事就像亲眼看到他们的英勇行为一样,可以对人们的情绪带来冲击。“升华”感觉的传染性表明,它也是通过小路神经系统实现的。

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别人的热情

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在很多公众场合,看到很多人都是眉头紧锁,或者一副警惕的目光,也许就是呆滞无表情。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难产生同情和共情心。

有个作家讲述了他和儿子一起去巴西的经历。在为期5天的旅行中,我们发现我们遇到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友好。这种变化真是不可思议。

开始的时候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巴西人对我们的疏远,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清高还是保守。但是到了第三天,我们发现他们热情多了。

到第四天的时候,不管我们到哪里都会受到热情的欢迎。当我们结束旅行回家的时候,我们已经用拥抱的方式和他们告别了。

是巴西人的性格改变了吗?当然不是。发生变化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刚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作为外国人,当然会有些紧张。最初,这种自卫性的态度妨碍了我们感受巴西人的热情和友好,而且还很可能使他们不敢接近我们。

在旅行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一个收音机的频率出现了些许偏差一样,我们的自我封闭使我们无法接收别人友善的信号。当我们放松下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这就像收音机找到了正确的频率一样。当我们感觉不自在或者自我封闭时,我们根本无法注意到别人表达友好的信号,比如热情的目光、善意的微笑或者温和的语调等。

这种变化暴露了注意力本身的局限。工作记忆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术语,表示我们在某一时刻能够注意的事物的范围。它是由大脑前额叶皮层控制的,而前额叶皮层正是大路神经系统活动的大本营。这一神经系统控制着人际交流的后台活动,在注意力分配上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它会在记忆中搜索,决定我们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同时还可以接收外来信号并且作出相应反应。

随着挑战越来越多,对我们的注意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脑杏仁核发出的焦虑信号会布满前额叶皮层的主要区域,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焦虑会使注意力负担加重,我在巴西作为一个紧张的外国人时就是这样的。

大脑所具有的功能天生就可以促进同一物种成员间的交流。比如,某些雌性鱼类的大脑在交配期会分泌荷尔蒙,它可以暂时改变鱼的听觉系统,以便与雄性鱼类声音的频率更加协调。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当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感觉到妈妈正在走过来的时候,他就会本能地安静下来,把身体转向她,看着她的脸,注意力放在她的眼睛或者嘴巴上,倾听来自她的声音。研究者们把这一表情称为“皱着眉头,张着嘴巴”(专心和高度集中)。婴儿的每个动作都增强了他的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妈妈的语言和动作。

我们越是专心,就越能敏锐迅速地感受到他人的内心世界,不管周围环境多么复杂,他人的情感暗示多么细微。相反,我们越是紧张,就越难产生同理心。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紧张戒备,或者不信任的状态中,就很难获得和谐融洽的环境氛围。

同情心是灵长类动物的本能,也是社交的必备条件

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只要看到或者听到其他婴儿的哭泣声,他们就会放声大哭,好像自己也很难过一样。但是他们听到自己哭声的录音时却没有多大反应。大约出生14个月后,婴儿们听到其他婴儿的哭泣时不仅会放声大哭,而且还会设法减轻对方的痛苦。当他们再长大些,遇到同样的情况时,自己哭的次数越来越少,抚慰的行为则越来越多。

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恒河猴和婴儿都有同样的自然冲动,都非常关注同类的痛苦,并且还会引发自身痛苦的感觉,从而促使他们伸出援手。为什么不同的物种会有相同的反应呢?答案很简单:自然选择,也就是说大自然会保留那些有益的生理机制。

尽管人们可能会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自然冲动,而是这种原始的自然冲动被冷酷压抑住了。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因为看到别人遭受痛苦而难过的时候,大脑里和镜像神经元有关的反应系统正在发挥作用。我们越能理解别人的痛苦,就越想帮助他们。

可以证明,这种同情的本能可以提高物种进化适合度,也就是“繁殖成效”,它表示一个物种中有多少后代可以继续繁殖。一个多世纪以前,达尔文就提出,同理心,也就是同情行为的前奏,可以有效地帮助物种生存下去。同理心会增强社交性,因此我们人类是所有物种中最杰出的社交动物。最新的观点认为,社交性是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生存的基本策略。

直到现在,在野生灵长类动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友谊的实效。它们的生活类似于史前人类,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活到成年。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小岛上的猴子吧。它们有1000多只,都是20世纪50年代从印度迁移过来的,属于同一个种群。这些猴子组成小团体,生活在一起。当它们成年后,母猴留下,公猴则会离开去其他猴群。

这种变化是十分危险的,20%的猴子都在试图加入新猴群的打斗中死去了。科学家们研究了其中100只青年猴子的脊髓液样本,他们发现最外向的猴子产生的压力荷尔蒙最少,而且它们的免疫力也最强。最重要的是,它们也最容易加入新的猴群,并与它们打成一片或者通过挑战成为领袖。因此,这些社交性较强的猴子是最有希望生存下来的。

另外一项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表明,肯尼亚境内乞力马扎罗山附近的野生狒狒也是如此。幼年狒狒的生存面临着巨大危险,它们每年的死亡率最低为10%,高的时候会达到35%。生物学家们观察母狒狒后发现,善于社交的母狒狒的婴儿最有可能活下来。这些善于社交的母狒狒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交配或者和其他母狒狒交往。

针对为什么母狒狒的社交活动会帮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生物学家们总结了两个原因。首先,友好的狒狒们会互相帮助,一起找到可口的食物和安全的避难所,以免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其次,母狒狒越愿意分享自己的性伴侣,那么她能够得到的性伴侣就越多,她自己的身心就会越健康。因此,喜欢交际的母狒狒才是称职的母亲。

一见钟情的魔力

下面是一位教授选择助手的经历。选择一名好的助手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助手是他在工作时间中接触最多的人。

“我走进接待室的时候她正好坐在那里,看到她后我立刻感觉自己放松了下来。从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她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当然随后我也看了她的简历和其他资料,但是从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自己肯定会请她来工作,而且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因此而有过一丝后悔。”

凭直觉判断我们是否喜欢某个初次见面的人也就是在推测我们是否能与其建立和谐关系,或者至少顺利相处下去。但是在潜在朋友、商业伙伴或者配偶中,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究竟是亲近还是疏远他们的呢?

这个过程中的大部分决定似乎都是在人们初次见面时的最初几分钟内作出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班级的大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只用了3~10分钟的时间来熟悉某位同学——当时的陌生人。随即他们会对同学们进行衡量,决定哪些同学可以发展为自己的亲密朋友,哪些只能作为点头之交。9个星期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第一印象所决定的好恶与后来大家的实际交往情况相当吻合。

在作出类似瞬间反应的时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一组非同寻常的神经细胞:形状类似于纺锤的大脑细胞。神经学家们猜测,纺锤形细胞就是这种快速社交直觉的奥秘所在,是它们决定了判断的高速度。

许多神经解剖学家猜测,这种纺锤形细胞很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关键所在。与人类最为相似的灵长类动物(比如猿类)的大脑中该类神经细胞的数量只有几百个,人类大脑中该类神经细胞的数量比它们要高出1000多倍,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中似乎根本不存在这类细胞。一些科学家推测,纺锤形细胞还可能是某些人(或者灵长类动物)社交意识或者社交敏感性强于其他人(或者灵长类动物)的原因所在。大脑成像研究发现,社交意识较强的人,也就是那些不仅可以审时度势,而且在社交场合中可以感知他人感受的人的前扣带皮层的活动都异常活跃。

纺锤形细胞集中的眶额皮层中有一个区域在我们需要对别人作出情感回应,特别是产生原始同理心的时候会被激活。对大脑进行的扫描显示,当一位母亲听到自己宝宝的哭声,或者当我们感觉到自己所爱之人的痛苦时,这一区域就会被激活。在我们看到自己所爱之人的照片,或者发现一位迷人的对象,或者判断我们是否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等情绪大幅波动的时候,这一区域也会被激活。

另外一个存在大量纺锤形细胞的区域是前扣带皮层,这一区域在社交活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导我们展示及识别面部表情,并会在我们产生强烈情绪时被激活。这个区域与杏仁核有着密切关联,而杏仁核正是许多强烈情绪的触发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初的情绪判断开始之处。

正是这些细胞决定了小路神经系统反应的快速。比如,甚至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察觉了什么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我们是否喜欢它。纺锤形细胞可以解释小路神经系统何以能够在我们确切知道感知对象为何物之前就判断出我们是否喜欢它。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亨利·詹姆斯的《金碗》(The Golden Bowl)一书中,新婚不久的女主角玛吉·沃尔弗去拜访居住在乡间长期鳏居的父亲,当时还有其他一些客人在场,这些人中间似乎有一些女士对她的父亲颇感兴趣。

在对父亲的短暂一瞥中,玛吉突然意识到,为了抚养自己长大而一直清心寡欲的父亲现在已经打算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就在那时,父亲也从她的目光中明白虽然女儿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她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心思。他们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是父亲却有种“读懂女儿心思”的感觉。

在这个无声的对话中,“她的眼睛无法从他身上移开,她以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他们共同的心思”。

对于房间内这种相互间思想无声交流的详细描写占据了这本小说的开头几页。而且作者还详尽描写了在父亲再婚之后这种心有灵犀的无声交流所产生的余波。

亨利·詹姆斯所敏锐捕捉到的是我们通过感知对他人内心的洞察:瞬间的一个表情就能够使我们了解大量信息。这种社交判断的自发性是由于负责它的神经系统似乎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随时可以对周围的情况作出反应。即使其他的大脑区域都处于静止状态,有四类神经系统一直都在积极活动,就像是空转的神经发动机一样,随时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类神经系统中有三类都涉及社交判断。当我们想到或者看到交流对象时,这些处于空转状态的神经系统的活性就会增强。

由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者之一马尔科·亚科博尼和社会神经学的创立者马修·利伯曼所领导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对这些区域进行了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认为,大脑的默认活动,也就是在普通状态下大脑的自发活动,似乎一直在为社交活动而运转。

“人际敏感”神经系统的高新陈代谢率显示了社交世界对于大脑构造的特殊重要性。回忆我们的社交生活似乎是大脑空闲时最乐意进行的活动,就像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一样。事实上,只有当大脑处理非人际活动,比如结算支票本时,这些“人际”区域才会平静下来。

与此相反,对物体作出判断的大脑区域必须经过热身才能运转。这也是我们对于他人的判断在瞬间就能完成,而对周围物体的判断却需要一段时间的原因。在任何社交情景中,负责社交的神经区域都会被激活,它们会对周围的人进行评价,从而决定他们将来的关系,或者他们是否会有进一步的交往。

大脑中的系列活动就开始于这种初步的快速判断,它主要涉及扣带皮层以及通过纺锤形细胞与之相连的眶额皮层。这种小路神经系统会延伸到大脑的各个情感区域中。这一神经网络所产生的初步感觉,在大路神经系统的引导下可以发展成为意识性更强的反应,比如某个行为或者仅仅是心有灵犀的无声对话,就像玛吉与父亲那样。

眶额皮层–扣带回系统会在我们从多种选项中作出判断时活跃起来。这一系统会对我们感受到的一切事物进行评价、赋值,也就是喜欢或不喜欢,从而决定我们对事物意义的认识。

我们应该审视自己周围的人以及我们与他们相处时的愉悦程度,然后在时间和金钱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花一些时间和令我们感到愉快的人相处。除了这个可能费时费力的办法之外,更好的选择应该是积极改善与周围所有人的关系,使交流的过程充满快乐。生活的意义主要来自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主要源泉之一。情绪传染意味着我们的相当一部分情绪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像情感维生素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滋养我们。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美满生活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观点中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有的人都相信,温情的人际交流是“最佳生存状态”的核心。

情感的力量有多大?

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情感的性质是本能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他的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我们想入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把我的生命和宇宙和众生迸合为一,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关门,别无他路。所以情感是宇宙间一种大秘密。

情感的作用固然是神圣,但他的本质不能说他都是善的都是美的。他也有很恶的方面,他也有很丑的方面。他是盲目的,到处乱碰乱迸,好起来好得可爱,坏起来也坏得可怕,所以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是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住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占领了他心的位置。因为情感有那么大的权威,所以艺术家责任很重,为功为罪,间不容发。艺术家认清楚自己的地位,就该知道,最要紧的功夫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絜,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它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

情感是火,只有把它投入炉中,才能温暖我们,而不至于灼伤我们。情感是水,只有把它贮于坝内,才能滋润我们,而不至于淹没我们。情感是灯,当暮色笼盖四野,我们陷入迷途,它是亲人的一道目光。情感是鸥,当波涛阻断陆地,我们精疲力竭,它是爱人的一声呼唤。在都市钢铁车流与水泥森林中,情感是黄昏夕阳下一条花木掩映的小径。在人心日渐沙化,温情流逝时,情感是黎明日出前一串不肯干涸的露珠。

感情,是两颗星体的碰撞。感情,是两颗心灵的焊接。感情,是两条溪水的交汇。感情,是两对翅膀的比翼。

当孤独至极,香烟把寂寞焚烧成灰的一刻,情感是破窗而入的蝴蝶。当白发没顶,岁月把皱纹谱成一曲晚唱时,情感是一卷无字的天书。

没有情感,花无香,蜂无蜜。没有情感,路无车,河无舟。没有情感,日无光,月无华。没有情感,山无林,鸟无歌。

情感是什么是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中,是把你的心放在我的心底,是披荆斩棘之后温馨的抚摸,是你和我的故事珍藏灵魂深处永不曝光的底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