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非暴力沟通课,课程中老师将理论用各种现场情景和我们自己的真实案例贯穿始终,会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老师要求课后学以致用在群里坚持打卡21天,今天感觉不如前两天如鱼得水,把非暴力课程从课堂上抽离出来自然运用在生活中还不是那么水到渠成,所以总结一下所学所想,算是一种温习吧。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四种情景
1-别人找你倾诉时(同理倾听)
2-我有情绪时(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
3-双方有冲突时(先倾听再表达,体会对方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自我舒缓(自我倾听)
很多时候我们心中都会有答案,需要的不是你给我意见,是支持我,我有我的方式,只是你不认同我的方式,我想从我自己的方式里找到对错。
我们的情绪来源也有四个方面
1-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
2-用别人的标准评判自己
3-活在自己的想法里
4-活在别人的规则里
生活中谁处在情绪中谁就有问题
如何非暴力沟通有四个方面
一,我们要说观察不去评价
生活中我们有情绪时往往带着偏见情绪会直接去评价,例如看到对方不到垃圾我们会直接说你真是懒,懒死你得了,这是直接的评价,我们换成说观察,就是我看见垃圾桶里全是小飞虫了,该到了吧。这样在情感上会觉得更温和容易说服对方和被接受
二,说感受不说想法
感受是用心,想法是用脑。例如朋友向你倾诉经常加班很累很烦人,我们喜欢于理智的去劝他说工作哪有不累的,赚钱哪有容易的等等,这是用脑子后的想法。如果换成说,嗯,最近看你总加班肯定很累吧,让你没有自己的时间了,不能陪伴家人了是吗。其实无论你说什么都解决不可对方加班的现实,他需要的只是倾诉,而你就倾听就是了。
三,要讲需要不要策略
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我比较容易混淆不易实践的一点。当我们遇到自己或者对方要情绪失控的事情有意识的问一下自己或他人,当下需要的是什么。举个浅显的例子,晚上孩子会醒来几次,有两次我对着孩子发火,其实我当时需要的只是可以睡觉,不是想对孩子发火,我想睡觉的方法不应该是通过发火这个策略。很多情况下当你明确自己的需要时情绪就会平复多了。
四,说请求不说要求
请求有四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也就是请求要具体
请求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更容易接受。举个例子,我对你说你帮把那个拿来,对方会很迷茫,哪个拿来?我说你帮我把放在书桌上的大水杯拿来可以吗,对方就会很清楚了,如果再说我有点渴想喝水你帮我放在书桌上的大水杯拿来可以吗。对方会欣然接受你的请求。
这个课其实在亲子关系中会运用的更多更好。课程最开始老师画了三个圆圈,大圆套小圆的那种。圆圈从里到外分别代表家庭,朋友、工作,社会。这三个层面是人的生长长线,人在小的时候只有家庭这层单纯关系时如果某些方面心里上有阴影就会延伸到长大后朋友工作的关系层面上,从而使社会角色不能得到好的诠释会有心里缺憾感,当社会角色不能正常融洽的诠释时人本能的会往回缩,就是缩到朋友、工作这个层面来寻求安慰,同样心智不完善的人在朋友中也得不到宽慰和舒展会继续往回缩到最初的家庭里,起因和问题就出在最原始的家庭关系中,自然当他缩回家庭中也不会得到释然,人就这样开始游荡在心里上无路可走自我毁灭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