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如此,如何破局
“真实的焦虑对人有警醒、激励作用,但是神经性焦虑是思想上的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中国现在个体焦虑呈蔓延趋势,已经演变成一种普遍性的、群体性的思维状态,作为个体我们如何破解?”
有天,我妈一个电话让我彻底崩溃。
大致情况是她认为我不该在我弟要办大事、大赶创业创新新浪潮、正需要钱的情况下要求他还账,在她看来我这完全是罔顾姐弟亲情,关键时候非但没有雪中送炭、助一臂之力,反而落井下石、伤口撒盐,所有过分的词语都用到我身上。
我妈谩骂的过程中根本没我插话的份,一开口就被她说不完的愤怒盖住了。
我把电话放在一边,想想自己银行几十万的贷款,嗷嗷待哺的孩子,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和我妈说得那些话,从小声抽泣到放声大哭,跟《都挺好》苏明玉的崩溃别无二样。
在别人看来,我们有车有房,儿女双全,工作稳定。可现实就如张爱玲所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01 中国人的焦虑是普遍性的
有了这个大标题,大家就安慰了,但是不能身在屎中,就久闻不知其臭。
生不易,活也不易,何以解忧,真能全靠鸡汤?可鸡汤也不是十全大补汤,因为我们总会被各种欲望裹挟,它来自你自己,你老公,你孩子,你公婆,或者你亲妈。
看看朋友圈,到处都是心灵鸡汤,每天早上都是”aza aza fighting!"的积极向上,每一碗鸡汤后面更多的是对生活焦虑和恐惧的对抗。《寻路中国》的作者何伟不止一次提到”中国人普遍焦虑“这个事。”中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永远在赶,他们做什么都急……”我近70岁的老妈,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工作的自己,耳边总会响起“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的小孩。还有中产阶层的“穷忙”焦虑,教育领域家长的焦虑和孩子的焦虑,环境领域的食物焦虑和雾霾焦虑,医疗焦虑,深度思考和机械作业的焦虑……
中国人的焦虑不是个体的,是普遍的,是群体性的,社会性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专辟一讲讨论”焦虑'及其心里特征。他将焦虑分成真实的焦虑和神经的焦虑。其中真实的焦虑是对危险的一种反应,常附着于一定的对象和情境之上,比如对蛇的恐惧,对乘坐火车的担忧、以及因一只硕鼠从身边产生的惊恐等;神经的焦虑与危险几乎全无关系,这种焦虑里头有一种普遍的忧虑,附着于一定的思想之上。前者更多的是应激性的害怕,后者更多的是思想上的担忧。
可见这种普遍性的群体焦虑并非与生俱来的,是时代特点。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治理领域都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个体生活的最大改变就是彻底告别了物质匮乏。那我们还焦虑什么?那就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比较和欲望。
这种焦虑是社会的急剧变迁而出现的社会心里特征。探讨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社会性话题了,要从制度层面想办法,这个作为个体我们无能为力,那我们只能从自身破局。
02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想看到什么就展现什么
二胎宝妈小月说:"我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后就是给崽喂吃的,喂完孩子后忙洗衣服、拖地、搞卫生,就是机械的做着这些事,毫无乐趣可言,感觉每天都是在熬、在撑,人生了无生趣。看似麻木,可是任何一个很小的点就能激起我内心的火山,大宝宝看到我就怕,看我们身边好多人,既不要上班,还不要带崽,人与人之间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或伟大,或平凡,但是我相信都会经历困境,都会有抗争。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困境来源于自己或亲人,来源于各方的欲望和压力。
欲望这种东西是无止境,就跟追求一样,总会有人追求比你更高远。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知足常乐和飞速发展的现代体验有了冲突,就有了焦虑。因此, 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坐标系,选好参照物,拒绝横向比较的人生。
为什么不说拒绝比较,而说拒绝横向比较。横向比较主要是说与他人的比较。横向比较无论是比惨还是比优越,都会有人受伤。比惨伤害别人,比优越伤害自。
哲学里有个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告诉你一点,我们是大多数普通人中的一个,谁不喜欢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谁不想金钱美女爱情家庭事业多丰收。但是哪有那么多事事如意,而人生的精彩也正是在对这些如意的追逐中有了意义。
大家还记得吐槽大会里杨奇函每日经典一问吗:“我今天比昨天博学了吗“。这让很多人觉得他自大又浅薄,其实他讲的就是一个阅读、学习、思考的问题,他这个其实就是孔圣人“吾日三省吾身”的白话版,放到一个普通人眼里,听起来就像说教,很刺耳,成年人最忌说教。但是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有了思考,才有了各种创造和发明,才能在有限的岁月长河中增添生命的厚度。因此我们是允许自我比较的。
当你醒悟过来,你所有与世界的抗争都是与自己的抗争的时候,或许你就会轻松得多,因为相比改变世界,改变自己要容易得多。
不要急,不要赶,没有一蹴而就的事。玄奘从西安到印度用了16年,往返再加上路上逗留的时间要花近40年,才做成旅行这一件事,著成《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持续三十多年时间,游历中国山山水水,才著成《水经注》。
03 工作面前,生存第一,情怀第二
很多职场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困境,那就是做的不是喜欢的事,梦想“所托非人”,很多带着这种遗憾在职场混一辈子,混到退休、混到离职。通常陷入此种困局的人职场都很少会有很大进步,个人也在焦躁矛盾中煎熬度日。
仓禀实而知礼节,更何况情怀这么高尚的东西,所以大家把握“生存第一,情怀第二”原则,就能在工作和情怀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工作中最忌“假努力”,费时费力不讨好。步入职场后,往往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全身心精力投入工作,尽显忠贞职守的职业道德感。那些毫无原则绝对服从的低效率加班,其实就是妥妥的“假努力”。
2006年我一毕业就参加工作,到现在13年,我还是在这个系统里面,因为所做的事情技术含量并不高,所以业务工作越来越熟练,做事效率越来越高,自然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就是除了普调性工资上涨,领导更加放心,再不会有什么别的变化。可就是这样的工作我一直假装很努力的干了十一年,全部心血都花在这上面,没有成长,没有进步。
工作期间我考了省委党校的经济学研究生,读到研二,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我除了周一周五拼命工作外,每个周末我大清早赶去学校上完课,下午还要赶回单位加班,即使把工作做好了,领导也对我周末不能全天候加班颇有微词,为了让领导满意,把工作做更好,我休了一年学。
从此开启了一边埋怨工作,一边又无暇思考出路的几年,完全陷入忙碌又颓废的死循环里。极少的周末假,没有年假,没有学习,没有思考,更别谈诗和远方。感觉就是机械劳作的几年。
电影《百万宝贝》里有一句台词我特别喜欢“sometimes,the best way to deliver a push is to step back.”。有时候打出一记重拳最好的方法是后退一步。
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新生命的到来,产假期充足的时间让我有了大量集中时间的阅读,面对新生命也容易让人找回本真,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开始从之前的死胡同里面钻出来,对工作有了新的态度,感恩却不死磕。
感恩,你会专注于的自己的工作。经常说“既来之则安之”,大多数抱有这样心态绝对不是佛系一类,而是宽容一类。这样的人无论仍在那种岗位他都能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任务。因为他省掉了大量的选择成本,直接全身心投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与其犹豫,不如全身心投入,工作如此,婚姻也如此,如果你认定的那个人心地善良,彼此全身心投入,没有爱情,未必过不好这一生。大家想想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媒妁之言成为佳话的也不少。
不死磕,就是不要再纠结你能不能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之类。人生价值听上去是一个很宏伟的话题,我们普通人都只是螺丝钉而已,但是每一颗螺丝钉都有其作用的,一件事你只有做好,你的作用就发挥了。“但行好事,不问前程”,更何况这件好事还解决了你的温饱问题,那就享受工作吧。
04 关于感情:合则来,不合则散,求同存异
说到感情,我个人认为除了血缘关系无法摆脱,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是绝对牢固的。
谈到感情,我们都不可避免的要谈谈婚姻关系。
毛爷爷就说过: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人都认为爱情的终极目标是婚姻。放到现在李银河肯定会说是本末倒置。
经历过汶川地震和“911”、新西兰枪击案之类政治恐怖事件,就会发现在自然灾害和政治恐怖面前人类的渺小,你反而什么都会看得淡泊一些,包括感情。
今年的3月份,民政部发布了2018年4季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从统计数据中可知: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同比下降4.9%;离婚登记人数为380万对。毫不意外,这已经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
抛开总数据,我们再看看各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天津的离婚率排名第一,上海屈居第二,但是其离婚率都高达50%以上,我们的首都北京也是高达48.3%,平均每天办理结婚登记的时候,有一半在办理离婚登记。
我们希望被别人了解,也希望了解别人,所以每个人理想的伴侣那绝对是灵魂伴侣,当然要能多金那是最好!而事实是我们既无法了解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了解,此刻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与体谅,体谅自己,理解别人。婚姻关系持续不持续不重要,但是任何一段关系要良好的持续下去,除了包容与理解、更多的是同等的付出,当然有爱饮水饱,无私的爱不在此。
我老公有固定的爱好,而且坚持不懈,自然分摊在家里的精力就会减少,心里的不平衡立马刺激了我,爱的自私的小天平全部倾斜到了自己身上,接下来就是抱怨和愤恨。
怨恨他做自己,我却为爱和家庭牺牲自己,这就是女人的现实,也是女人的逻辑。
但是想想,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即使是夫妻,我们首先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彼此尊重,无论哪种生活方式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当初我没有尊重他的选择,单方面让他妥协,要求生二胎,现在只是让我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对身边的人要求和期望都太高了,但凡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与期望值有差便会失落甚至失望!于是彼此折磨,相爱相杀!
05 找到适合自己的能量补充方式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发泄的出口,当然也要有自己的能量补充方式。可以是美食,可以是音乐,可以是旅行,也可以是豪醉。
但是这些都是短暂的补充,要长久的理性还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让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崩,或者崩得比较难堪。
时下朋友圈很流行的话,“知道很多的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因为那些道理不是你的,你只是字面意思上的理解,没有实践感悟的深刻和受教。真正懂了的道理是实践经历的号在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里找到了对应的座。这就要满足三个要素:实践、学习、思考。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觉得这是一句调侃,人最快乐的是思考,最苦恼的也是思考,快乐的是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苦恼的是因为思考有了疑惑。要拨开疑惑的层层云雾唯有阅读和学习。
精准阅读。工作以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沉醉在泛读中间,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工作和家庭已经够我们忙活了,再去精读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泛读收效真的事倍功半,消遣大过修身。要得真经还是得精读,尤其针对我们这种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的中年人。
硬要打个比方的话,泛读是水,温情持久的滋润;精读如醋,陈酿后,味就来了。阅读本身就像一杯酒,要久了才能体会那股后劲的爽。
功利性的学习。其实精读就是有目的学习的一种,就不再赘述。这里主要说一些工具类的学习。我的范围定义就是时政、经济、法律、英语。一是培养你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二是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具体书单因人而异,知乎以及自媒体都有书单推荐,阅读方法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有学习,因此我在这就不做背书了。
我们无法违背自然规律,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阅读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他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里找到共情。当你看过很多的书,经历很多的事,有了更深度的思考,你会发现那些写在书里的大道理就贯彻在你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