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阿莱克休斯政变造反、拉丁帝国横插一刀、查士丁尼养子继承,发动完一堆征服战争以后搞了贝莉萨留,直接来场大瘟疫就已经够乱了,马其顿王朝晚期的拜占庭帝国周边地区可是比他国内还乱。在曾经一度挽救帝国军事颓势,在波斯阿拉伯大军前力挽狂澜的军事化制度军区制因大土地贵族与中央公开对抗而衰弱后,希拉克略和利奥两王朝时代以田代饷的农兵阶层迅速瓦解,兵员断绝。巴尔干半岛被斯拉夫人渗透,小亚细亚被阿拉伯人占领,帝国的影响力逐渐下降。然而影响力下降就代表着收缩了防御,随着周围国家的越来越多,认怂后的拜占庭选择了像近代的英国般与各列强周旋,从中拿下更多的利益并让他们互相争斗。另外,帝国虽然在东西教会分裂以后只能与热那亚威尼斯等地中海商人共和国交往,但热那亚的雇佣兵在1453年君堡之战仍然担当了大部分防务,帮君堡多守了几天。值得一提的是历史进程又给世界开了一个玩笑,其实东西教会分裂是比较早的时候了,已不是君士坦丁十一世那一代人之间的仇恨了。在土耳其人开无双的前夕,东西教会大有再度和好的趋势。但当土耳其人完成对小亚细亚的征服时,英法百年战争刚巧开始。百年战争结束的日期,也刚好是1453年。所以除了热那亚和与东罗交恶的威尼斯以外,真没人抽得出身去救东罗。接下来在东罗玩完了以后,基督教世界又有了法妖拉着异教徒土耳其怼奥地利,奥地利拉着萨菲波斯反怼的内耗大战。
四 宗教因素
553年 查士丁尼一世召集了500名教士和神学家于君士坦丁堡召开宗教大会,试图调解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的一性论之争。原来,从首都到小亚细亚乃至到埃及,狂热的宗教信徒无时无刻都在互相批判。社会因宗教而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这是强势君主查士丁尼大帝所不能容忍的,他由此开创了拜占庭中早期皇帝靠干预教会事务尔巩固自己绝对权威的先河。皇权和教权的互相配合造就了东罗马君主权力的基础。教会的精神统治和皇帝的实际统治皆能使皇帝对本国国民的威慑力加大,同时也能把教会牢牢掌握。自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开第一届基督教大会,迪奥多西一二世,马尔西安一直到查士丁尼都用中央研究决定的方式安排各个教区的特首,啊不牧首等重要职务,在教会羽翼未丰之时就将他的罢免权抓在了手里。五大教区中权限最高的是罗马和君堡教区,而这两个教区和皇帝紧密相连,稍有脱离皇权的意向就会得到皇帝的镇压。例如 君士坦丁大帝就曾免去亚历山大里亚主教亚塔纳休的教职。这使得帝国境内除了阿利乌教派的那群歹徒敢登鼻子上脸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大型暴乱。帝国皇帝几乎参与和决定了教会所有决策,让东罗马内部主流民族获得了精神上的和平。
总的来说,拜占庭的长寿既有命运之神的垂青也有命运之神的唾弃,堪称中世纪国家里的豪杰。历史的车轮无数次的碾向奄奄一息的他却终究让他长存于世界长达一千多年。查士丁尼征服战争带给他的曙光又被一场瘟疫所掐灭,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末日之战也挽救不了它沧桑的容颜。无常的世事就是那么战无不胜,千年帝国的兴衰不过弹指一挥间。我们能做的只有从他的千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千年,在千万文明的兴衰中静候并淡然的面对属于自己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