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卜猫
000 正视焦虑
说起焦虑,其实卜猫个人对焦虑的感觉还是比较正面的,因为作为一个容易白日做梦的轻度拖延症患者,如果没有什么deadline和其他外界压力带来的焦虑,就很容易放空在某个前几天刚看过的电影场景中,嘿嘿傻笑,忘记了摆弄手头上的工作。
不仅如此,卜猫曾经还窃以为不焦虑的人没生机,无欲无求,自然更容易如老僧坐定般镇定自若。
直到亲眼目睹一位外国同窗因为焦虑而失眠,两眼通红、双手颤抖,老师都委婉地建议他去看医生——从侧面听说那位仁兄是为了博士论文进度落后,联想到种种严重后果,结果越想越觉得没盼头、写不出来,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才知道,原来焦虑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可以造成反建设性后果的。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焦虑,才能让自己的焦虑为我所用,而不是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路障。
《如何才能不焦虑》的三位合著作者都拥有心理学背景,获得过美国佛罗里达心理协会颁发的杰出心理学家奖项,他们合著的另一本《心灵疗愈自助手册》名列台湾忧郁症协会推荐书目。
书中包含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配以足够深度和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帮助容易焦虑的人改善自己的情绪状况。
001 焦虑的妙用
焦虑是对即将来临的危险或问题或多或少有意识的等待,焦虑的人能够预想到那些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利于自己的情况,甚至会在问题征兆正式出现之前就感觉到紧张,精神科医生有时还习惯于把焦虑成为一种“无对象的恐惧”。
其实焦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情绪,如果我们不知道焦虑,盲目乐观、相信周围的环境,相信从上古祖先那里开始,恐怕早就已经成为天灾猛兽的牺牲品,至于现在的我们,更是没有下文了。
量太少的焦虑时常会把我们置于危险之中,但是过量的焦虑又会约束我们的身心,让人精疲力竭,白白消耗精神能量。
焦虑的倾向因人而异,有一种说法是A型血的人为人谨慎,最看重规避风险,当然也非常容易焦虑,翻看杂志的时候,一篇文章说德国60%以上的人都是A型血,所以他们特别容易紧张焦虑,有预见危险的偏好,所以做事无比精益求精、讨厌不精准和改变。
而不够焦虑,似乎是拉美国家人民的喜好,就算这个月钱没赚够,只要今天有饭吃就不是问题,这貌似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健康和舒适,但其实在别的民族看来,或许这是不够上进的一面。
002 过犹不及
医学上把过度焦虑成为扩散焦虑紊乱(TAG),已经被定义成了精神疾病。
不幸罹患了这种疾病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都会有持续不断的担心,这种担心来自难以从潜意识里驱赶走的不可抑制性的忧虑。
在这种疾病当中,人对任何事物都带有一种永恒的“爆炸性忧虑”情结,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事,比如丢了一支笔、一块橡皮,或者与患者本身并没有直接关联的事,比如从媒体上得知了负面的新闻,都会立即引起患者心理上夸大的情绪反应和身体上的紧张。
003 如何防止被焦虑生吞活剥
首先先把自己的肉身照顾好,并告诉自己,好好休息。
焦虑的人经常无意识地肌肉紧张,所以常常感觉到没来由的疼痛,尤其是在颈部和背部,严重的还有来路不明的头痛——都是因为可怕的事情想得太多。
只要给焦虑的人一杯水,他也能透过焦虑的滤镜看到大风大浪——焦虑能够永远让人处于压力之下,知道失去理智和平静,促使焦虑的人把微不足道或者好好想想就有办法解决的事统统灾难化。
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焦虑的人不断在脑海中设立消极预测,不断强化这样的想法,以致于最后都忘记了其实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假设和猜测,而假设和猜测通常是错误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焦虑的人很擅长通过对事物有系统的、令人揪心的解读,变身成为了自己的自动毒害者,最后,焦虑的人不用任何客观评判,就自动接收了这些没来由的毒害。
其次,要问问自己,可以做什么有用的、适宜的事来改善现状。
不能让焦虑牢牢统治而自己毫不反抗。
即便那些让人焦心的问题确实存在,自己也确实没有夸大事实,确实也应该忧虑,但是反复咀嚼品尝忧虑、绝望的感受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
要多问问自己“怎么办”,试着让自己放松、平静下来,不要任由忧虑的心火把自己烧焦,找一些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将它们付诸于实践。
还要在合适的时候,找到亲朋好友倾诉,因为焦虑会在独白中疯狂生长,那些让人不安和让人没劲的答案其实常常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通过自问自答想出来的——“这肯定不行!”“别开玩笑了!”“糟透了!”。
通过向信任的人诉说现状,还可以观察一下别人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别人是不是像自己一样暴跳如雷,还是沉着冷静?
不要试图去操控和预测一切。
生活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焦虑的人非常希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只要记住,意外并不总意味着危险,或许只是一些到达目的地途中的小插曲,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