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是离经辨志,三年是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谓之大成。
——《学记》
一
今日之《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十三》,王宝寨老师归纳了实现“化民成俗”的教育阶段性目标,并引经据典,旁证博引古人圣贤详细地讲解了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内含,给我们指明了学习与教育的方向。
一年视离经辨志,立志教育;
三年视敬业乐群,孝悌教育;
五年视博习亲师,经典生活化;
七年视论学取友,生活经典化;
九年知类通达,治国平天下。
二
“博习亲师”包含两方面,博习和亲师。
博习可以理解为广博的,广泛的习,或多次的习,任何能力只能习得。我们说学习学习,学了,必须习。不习无法变成自己的,无法变成自己的能力,也指把学到的知识强制地练习。
“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告诉我们,人和人差别不大,但是人和人的成就差别很大,就是因为习相差的太远了,习多了,你就会,习多了,你就能成为专家。
《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要习。“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都是强调习。博习,才能够成就我们,博习才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才能真正拥有该拥有的能力。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住己见,昧理真。”
《弟子规》告诉我们如果不努力实践仁义,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作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只努力实践仁义,不学习经典文献,就不会明白一些道理。只凭自己的见解去为人处事,就不会明白道理的真假与否。这就强调博习什么样的知识的道理。
亲师中的师,一指老师,二指圣贤的教诲。亲师亲近老师,“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子弟,当少年之时,应当亲近明师,交结贤友,讲习礼节仪文之事。
也就是说博习以后对老师升起一种亲敬,做事才能按照老师(圣贤)的教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到了,通过博习,自己也明白了,清楚了,就可以明志传道。
要想明志传道,第一,首先要会立志读书,第二自然也要敬业乐群。所有这些,不管是知识还是能力,都通过博习而变成了自己的。
老师,是一门最专业的职业。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懂教育,其次要知人性,还要会表达,这是一门需要最高智慧的职业。
五年视博习亲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毕业。
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是没有这样能力的。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失这样的机制目标,只是在传授知识,而不是在培养的能力;只是在培养做事,而不是培养其做人。
三
如果说“博习亲师”是一种学习的能力,那么“论学取友”就是一种生活的行为。就让学生学会把生活的问题用经典指导去实践。
论学是能够谈论学说,应该是谈论自己的学说,也就是依据经典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认知,而且能够很有条理的说出来,写出来。
取友呢?就是能够说服对方,让对方和自己的认知一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果说博习亲师,我们拥有的还是学到的能力,传授别人的也还是古圣先贤的先知先见,那么论学取友,就是内化成自己的,要有自己的创新、创造、发明,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论。
学术,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独见,自己的创建。一个学者不仅仅要学习先人的知识,先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提供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思想,能够奉献这个社会,为人们所受益。
论学取友,告诉我们这个阶段就要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识,自己的精神;并且能够影响别人,说服别人,教化别人,使别人能够认同自己,并能够和自己一道,去遵循,去探求,去成长。这在古代,就称之为小成。
小成,我们现在的学生,即使本科毕业了,研究生毕业了,能不能达到小成,这是一个问号。而在古代,七年的学习,八年的学习,就要达到小成,就要有自己的认知。对任何事,对任何社会现象,都要能依“道”按“德”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自己的解决途径。
我们现在的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阶层目标,阶层目标还有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些给我们指出了培养人的阶层目标,可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做到,实现了育人的目标?
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仅仅是培养能力,还有做人。只有人的能力培养了,教育才成功了一半,如果培养了用“道”用“德”来做人,那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比如搞任何活动都要以让学生向善目标来搞,以利他,利国利民为目标来搞。
做到离经辩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持久坚持,经典内化为生活的多为,看一切事,一切人,不以个爱恶而依照经典。那就是“小成”了。
四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
知类。类,是类别、种类、分类、人类,等等。知类就是可以知道所有的类。不同的类,你通一,所有的都可以通了。
比方说,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但是如果你知道一行,行行都通,这就叫知类。可隔行如隔山,如何能够知一行,而行行通呢?
我们要知道,隔行如隔山,但是隔山不隔道,道是通的。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类别,都有一个根本,这个根本,可以称之为道,道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知一,就可以知二、知三、知所有,这也是一种能力,是迁移的能力,或者是说,叫通达的能力。
比方说我们学习孔子教学法,不仅仅语文会教,数学会教,英语会教,是所有的学科你全部都会教。
因为孔子教学法告诉我们的是教学之本,所有的课都是一样的。学了孔子教学法,不仅仅所有的课你会教,而且所有的事你也都会做了。
因为做事和上课是一样的,因为上课也是做一件事,做什么事?上课,其他的事呢,也是一件事而已,道是相通的。
知类,可以说是我们在这个三维世界,应该所具备的最高的智慧,就是从一而知十、知百、知千、知万,通一,一通而百通。
一经通,经经通,就是要具备知类的能力。记问之学,还要变成自己的学问。怎么变自己的学问呢?要通过博习。怎么知道是变成了自己的学问呢?能够亲师。从你嘴里面说出来的,已经变成了你自己的,不是记问之学,那么我们就知道,哦,你已经把它学到了。
通达,既要通,又要达。如果说知类,是我们横向的,在三维世界的一通百通,那么通达,我们可以理解为,纵向的,纵向是提升我们的境界,往高处提升。
因为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一维的、二维的、三维的、四维的、五维、六维的,一直到最高维。到了最高维,你就是圣人。
强力而不反,什么是强力?什么是强?我们在前面,“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谈过这个强,坚定信念。按照老子说的,“强”叫自胜者强;力呢,老子说胜人者有力。
强立而不反,我们如果从老子的思想来看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强力而不反的强力,是既能自胜,又能是胜人;不反,既可以把这个理解为通假字,返回的返。就是说当我们具备了,知类通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就会伴随我们终身,不会遗忘,不会丢失,这是我们终身的财富、终生的智慧。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出自《礼记·中庸》”
《中庸》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不管你处在何地处在何地位,都能依据经典按照“道”按照“德”而做事做人,做一个为国为民的人。这就是强立而不反。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之心,堪为“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典范。人到了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就可以称之为大成。就可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远者怀之。”
知类通达,不仅仅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够通过圣贤的智慧了解一切、明白一切、通达一切,这就是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大成。
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就是因为人家知类通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五
如果这九年的目标都达成了,我们就“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实现了我们的终极目标——“化民成俗”。
聆听智者语言,践行自己行为。感受文化高深,学习前人智慧。吾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文仅为自己的一点看法与感受,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