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粗与另起一段标明的是自我注释,不采用脚注与尾注的方式)
语音稿校对人:张鹤
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大家讲课。之前我是通过一种投稿的方式,在某视频网站上投我的哲学课程,毕竟那个课程是一个哲学课程,它是比较深入的,而且那个网站是一个视频网站,是偏向娱乐的。所以在那个地方投稿,对我来说是没有认识到一些或者接触到一些真正想要学习的同学。今天第一次在这里接触大家,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爱学习的学生,所以是特别激动,也特别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想必大家也看到了我的课程的介绍,对吧?写的比较放飞自我。我一开始是可能会比较拘束一点,但是讲到后面你可能就会了解我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毕竟刚接触的时候,不论怎么介绍自己,都不能很好的让对方了解自己,只有我们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你才能了解这个课程,了解我。人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简单的用词语来表达完整的自己是不可能的。
这个介绍里讲得已经很清楚了,就是我们用的什么教材,我采用什么方式,我这里再给大家演示一遍。你看到的这个软件就是我们使用的。很多人会问我:“老师你怎么不用PPT?”其实我们要知道我们用PPT的本质是什么?PPT这个东西有它的优势,就是它可以给一个课程的框架,还给学生一个直观的东西,但是哲学它是一门推理比较多的课程,它一定要通过这种动画的演示,把这个过程演示出来,你才能明白我在讲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创造了一个文本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教学方式是语音中心主义的。而我采用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书写、视觉、语音三重关系的教学方式。当然这之间的关系有诸多复杂的内容要研究与考察。我会另写文章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因为哲学它讨论的问题非常难,所以我必须要用一种动画的方式。如果我用PPT的话,它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虽然它可以做成动态的。但是你接触久了以后,你会发现还是用这个软件的效率会更高,它的优势会非常明显。
PPT加上语音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仍然更加偏向于语音中心主义。因为PPT是我们先将其“做完”,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然而这种展示是瞬间在场的。这种瞬间在场,实际上仍然是被语音指挥的在场,语音说出,PPT才表达,因此在这里是一种极端的语音中心主义。同时这种极端表现在,PPT的展示抹杀了视觉的创作过程。使得视觉与语音完全的连接了。而课堂板书的教法,虽然仍然是语音中心主义的,但其展示了视觉上的创造过程,由此给了听课者脱离语音中心的“契机”。最后,网上的课程对于现实课程的优势,也正是网上课程具有更多发现不在场的“契机”。当然,不做PPT的讲课也有我比较懒不愿意做PPT的原因。
比如说我们在讲康德的时候,我举个例子,讲对象和人的思维的时候,我们说对象符合人的思维,有的地方会称为为认识。实际上就是认识。符合人创造出的对象(图示,你不用懂这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我们讲到康德以后的内容)。你通过我画的过程,这个箭头,你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在讲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可能会画一个人、一些图,这样的话大家可以看清楚,也更直观,不会觉得很无聊,看我画画也是一个过程(图示,这是一匹可爱的马)。 我虽然画的不好,但是意思大家大概能了解就行了。这就是我们上课的第一种形式,就是这个软件。我是通过这种推理的形式给大家介绍的。PPT其实它是给一个大的框架,它不能给太多的内容。一个真正好的PPT它只是把框架写出来,坏的PPT很明显把课文上的一大段内容全部抄下来,放到上面,PPT的效果已经没有这么强了。大多数的教师都喜欢把文字堆砌到PPT中,然后自己复读其中的内容。这是一种非常教条,机械的教学方式。我们哲学课程因为内容特别难,所以我们还是用我刚才说的形式。
在课程介绍里我还提到了另一个软件,就是这个(图示),它是用看书的方式,比如说这是我之前上的课,讲的就是一部分西方哲学史(是我之前在某视频网站上讲的)。可以看到我通过这种形式,即一句一句地句读,然后在上面做注解的方式,给大家讲解整个课程。这种讲课方式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由于有文本作为铺垫。备课量是比较小的。讲课会比较轻松。因此许多哲学老师都愿意采用这种方式上课。但本质来讲,这仍然是一种过于教条的教学法。对于深爱这种教学法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小心翼翼试探自己舒适圈的学习方法,说明白点,就是一种庸俗的学习方法,总是喜欢绑着自己的腿跑步,不愿意大幅度的冲破自己的学习舒适圈。但从我目前的教学经验来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真的冲破舒适圈,也并不是所有学生学哲学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惊人的哲学想法。既然如此,“庸俗”一点又有何不可呢?并不是所有人是天才,那就没必要把自己硬逼成天才。因此现在我发现这种教学法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具有先天的“亲切感”。
大家接触下去会习惯于这种课程,而且你会发现它相对于PPT的优点。我们讲课要这些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不要拘泥于某种形式。不要认为某些老师不做PPT或者是某些老师不做准备等就是一个不好的老师。 这是我要先说明的,因为之前也产生过这样的误解,所以我这里要再说一遍。
关于这个课程的书你们也看到了,课程介绍就是一幅图片。之前在课程介绍里附加了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教材。实际上仅仅是作为一个参考。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推荐其他的书,其实我有一个关于推荐书的一个视频,但是由于它是给某个网站的视频投稿,所以我不方便放过来。我还是给大家搜一下,直接在淘宝网搜一下西方哲学史的各类书。像这本是剃利的《西方哲学史》,它是写的比较好的,但是这个出版社写的不是很好,是吉林出版集团的。后来发现,这套书与商务印书馆的剃利《西方哲学史》是从不同版本翻译过来的。内容上有较大的不同。但是我买了,它的好处一是便宜,第二是有中英文对照的。如果你看懂英文的话,买这套比较好,因为英文的话就不存在翻译的问题了。这本实际上也在国内出版了英文影印版。如果你看中文的话,还是去买商务印书馆的那一套剃利的《西方哲学史》。剃利的西方哲学史非常有名,而且讲得非常好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是不推荐大家的,因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全名不叫“西方哲学史”,全名非常长,然后他带有自己的观点去给大家讲西方哲学史。其实他是为了讲解自己对于西方哲学史的理解,才给大家写的这本书。实际上我也是这么做的。这套书本质上没有问题,但不适合入门。因为我也不太赞同罗素的一些哲学看法,因此就算不是入门,我也不赞同看这本书。而且他讲的内容非常浅,没有把逻辑推导过程讲出来,而只是浅尝辄止,然后加上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不推荐大家去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推荐大家去看什么?就是这一本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还有一套是21世纪哲学系列的《西方哲学史》一套,非常好,是一个大学教材(刚刚邓晓芒的也是一个大学教材),是张志伟老师的。这套书讲得非常详细,而且也很深入,整个逻辑链条也非常明确。所以最推荐大家看的是这套书。
关于课程的介绍,我是不定期的更新,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为什么不定期更新呢?因为我还有自己的工作。但是我的产量还是很高的,这点要相信我。一个星期我可能会做两个视频或者是更多。我是一个老师,因为现在是放假,所以时间比较多,所以更新的可能会比较快。当时我还在同济国交院教对外汉语。是一个班主任。但是如果是上课的话,就是开学了以后,可能一个星期只有一个,或者是两个星期才有一个,都有可能。所以这个是不定期更新,所以也要求大家关注公众号,如果关注的人多的话,我会开始推送一些课程的更新。这点后来放弃了。你看到微信公众号推送了的话,你就知道我已经更新了视频,这一点是要说的。
还有一点就是整个课程我都不会露脸。后来讲到尼采的时候还是露了。对我与我长相好奇的话,就从其他方面了解吧。一般不会对我长相有什么好奇的,因为大家都是来学习的,对吧?但是你光看这个的话,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只是看书,或者是看电脑屏幕的话会无聊,但是真正的我们讲到哲学内容的话,因为哲学的内容是非常需要逻辑思考的,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太多的信息,我希望大家去专注于我黑板上,就是白板上,或者是这个软件里面推导的过程,而且你会有很多的想法的。这点需要我们和大家慢慢的磨合。实际上,在我板书的空隙中,你可以深入自己的思考。
关于刚刚的介绍,可能大家也了解到,就是我的讲课的方式可能不太像一般的老师的那种在课堂上或者是大学教授的讲课方式,我一般来说还是比较随和的,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当然我也会备课,我肯定要备课的,就是我有的时候一节课我可能要准备4到5个小时,但是我的说话方式是比较随意的,而且我是一种比较浅显的讲法,不会太多用专有名词。但是有些东西你不得不用专有名词,对吧?我基本上做到给大家解释每个专有名词的作用、它的意思,因为哲学里面特别多专门的词语,它是非常难理解的。可能我也会重复很多次。如果你对这个已经有所了解的话,你可能会觉得有一些罗嗦,事实上,后面经常有人指责我课程啰嗦。但是我是为了照顾那些对哲学不是很了解的人,所以那些有一些了解的同学就不用在这方面有所介意。
最后是关于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内容我讲了,基本上一些哲学家我都会讲到,但是基本上还是按这套书来的。我们是从培根开始的,这里要注意,我们是从培根开始的,经验哲学之前的我们都不会讲。为什么从培根开始呢?也就说从16到18世纪的西欧哲学这里开始讲。 因为培根或者说笛卡尔,是打开近代哲学大门的一个钥匙。我自己比喻就是:培根他拿着钥匙走到了近代哲学的大门口(还有霍布斯),然后真正打开近代哲学的大门的人是笛卡尔。所以说我们是从近代哲学开始的,近代哲学是一个认识论的转向的问题。可能你“认识论转向”这些都还不太了解,你大概只需要知道反正这里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哲学的变化。我们从近代的哲学开始讲,然后讲到18世纪的法国哲学,然后讲到德国古典哲学,之后一般(书)就到这里结束了。 这套书还讲了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但是我不同的是我们会讲一些现代的哲学,包括一些语言哲学,包括后面的存在主义。而且语言哲学是我最擅长的部分,我并不是说分析哲学的语言哲学,这个我是不擅长的。我是强调把拉康与海德格尔等等思想家对于的语言的看法的语言哲学。还有存在主义也是我最擅长的部分,所以我是直接讲到存在主义的,讲到萨特的。实际上超出了萨特。这是课程内容的问题。
其它的你们在后面慢慢就会了解到。书的电子版,因为存在版权问题,所以就不分享给大家了。而且这个书的电子版是老版的,如果你买实体书的话,它是新版的,所以是有一些不一样。但是主要内容是一样的,所以大家还是去买新版的实体书,我就不分享电子版了,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
还有后面的一些课程,我会采用我曾经在某视频网站上已经投稿过了的视频。因为有一些视频我自己讲的觉得非常满意的,现在看来只能是相对的满意。所以我就不用再继续讲了,因为再讲一遍的话,可能又达不到那个效果了。因为违背了i+1的教学原则。所以我可能会把我已经投稿到某视频网站的视频再放过来。可能之前内容有一点重复,如果你是从某视频网站过来的话,可能会有重复的内容。
而且我这个电脑有一个毛病,这里先跟大家说声对不起,就是电脑的问题,它是电脑本身的问题,我换这个麦也解决不了。它会有一些杂音,它在右边的声高好像是有非常大的杂音。第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你戴耳机,不带右边。第二个是你用台式电脑把右声道关掉。台式电脑杂音会小一些,所以基本上用台式电脑听,尽量是要看屏幕,因为后面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的话,你一定要看我这个推理的过程,就是这个屏幕的过程。如果你不看这个画的东西的话,可能你有些东西就会误解。
基本上今天课程介绍就是这些内容。然后下一节是关于哲学到底是一个什么学科,以及大家对哲学的一些误解,和哲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需要讲一下这个内容。这一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