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丘吉尔: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
背景:1940年5月10日,德军以曼施坦因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战术(又名闪击战),穿过防御松散的阿登山区,长驱直入英法联军后方,切断补给与通讯并计划围歼英法联军主力。为了避免被德军围歼,40万联军撤退并受困于法国北方的敦刻尔克(Dunkirk)
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在影史已有不少佳作,比较著名的比如《最长的一天》、《拯救大兵瑞恩》、《遥远的桥》、《细细的红线》等等。这些电影一般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描写了整个战争的大背景与过程,犹如史诗。又或是描写在战争大背影中一小支队伍的故事与命运。按导演诺兰的说法,二战题材已经拍烂了,难有所突破。但《敦刻尔克》作为导演诺兰的最新作品,在还没有上映时就被认为会是一部佳作,因为他有能力带来惊喜。
影片上映后也的确如我们所料,至少会是豆瓣8分俱乐部的一员(截止今时为8.6分)。
影片的画面很美,很多人都在强调一定要找一家70mm IMAX影院才能原汁原味的欣赏,但这不并是说明它是一本特效横飞、战争场面激烈的影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似乎都不能称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战争片,也许可以算悬疑片?
诺兰没有把影片放在敦刻尔克撤退本身,而是借用了敦刻尔克撤退这个历史大背景。通过陆(一周)、海(一天)、空(一小时)三个故事来讲述着战争中每一个个体的命运。影片没有全景式的视角,每个故事都是从角色的视角出发,做着从自身角度来看最合理的事,但同时又间接影响着整个电影情节的推进,有点像《冰与火之歌》小说POV的手法。整个故事有一条暗暗的主线,讲述着40万人回家的故事,以及每个人为了回家所作出的选择。
有些人一心只想回家,为了活下来可以牺牲别人(那些抢占了一艘搁浅小船的士兵);有些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回家,牺牲了自己回家的希望(飞行员);有些人尝试着救出同伴,结果被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恐惧所击倒,变成了只想逃离的人(那个船难幸存者)……
作为一个最会运用时间线的导演,影片在三条时间尺度下、把三个故事完美的剪辑到了一起。乱中有序,层层推进,营造着紧张的气氛。按我朋友的说法,这种交叉平行剪辑真是非常的诺兰。
影片的音效也绝对的值回票价,各种声音的还原非常的真实,当我听到斯图卡轰炸机俯冲时那近乎令人魂飞魄散的尖啸声时,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这种轰炸机可以在战争中给士兵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整本电影比较压抑,不适合带子女前来观影,电影有让人热泪盈眶的情节,但更多的是体现着战争的残酷、绝望和死亡。影片的结局是光明的,当无数的私人小艇出现在海岸边;当海军将领说他要留下来拯救法国人;当飞行员最后放弃回家的希望,毅然朝着敌机飞去;当战败的士兵回国后不但没有受到人民的谴责,而是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时……人性终究还是美好的。
补充内容:
由于影片是描写一个小场景,所以有必要补充一些大背影下的知识。
1、40万英法联军,撤回了33.4万人。那么剩下的6.6万人哪里去了?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所救出的33.4万人中,有12万是法国(约9万余人)及比利时(约3万余人)士兵。其他的法国士兵正在与德军周旋为撤退争取时间,有5万到9万名法军士兵为掩护撤退而牺牲。甚至为了掩护友军撤退,剩下4万余名法国士兵最后因来不及撤退而在海滩上被俘虏。
2、德军为什么没有阻止英法联军撤退?
当时德军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阿道夫·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这道命令后来引起了争论,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干涉军事指挥的命令。同时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议和。这给了当时联军加强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的机会。虽然5月27日德军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
3、敦刻尔克撤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大量的有生战斗力,也使得当时的英国仍有决心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