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妹妹把最后的一笔钱还给我了。
她很高兴,这三年内,还了三十几万,在厦门市中心有了一个自己的窝,尽管窝不大,但是,可以让自己安心!哪怕哪一天没工作,没住处,也有自己的家!
她说,不能让妹夫知道已经还我钱。他家老觉得他们赚钱容易,需要为弟弟多付出,都不知道他们打工的苦。
我是理解的。决定人看世界的是见识与格局。对有些人来说,独立、担当与责任是分不清楚的。
尽管妹妹和妹夫都打工,尽管他们的生活节俭又节俭,但是,对于他们家族,一直待在农村里讨生活的其他人,确实是轻松了很多。因此,生活“轻松”的他们为生活比较辛苦的弟弟一家多付出一些,确实“没毛病”!
你是无法向人家诉苦:我工作多辛苦,我生活多节俭,我还有多少压力……
因为人家看不见!人家只看见自己看见的,只认为自己认为的!
我说,那你现在可以松口气了。不用那么拼了。她说,还得装修家里县城那套房子,公积金贷款也还没还完。儿子读书每年还得三四万,以后娶媳妇还得三四十万……
这么一想,是有压力哈!她说,哪天可以即使不上班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就好了!
那就是财富自由!普通人哪能没有金钱压力啊?要实现财富自由哪那么容易?
此刻,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已经是极好的!
我们就是这样的啊!不用担心钱!那么,不用刻意为钱而努力的时候,努力什么呢?
成长!学习学习再学习,成长成长再成长!
当不需要考虑“索取”时,就要考虑“付出”。
如果学习与成长只是局限于小我,不能对身边、对社会产生好的影响,那这学习与成长就是伪命题!
阿得勒在《洞察人性》里提到:
人性是人的诉求,不同的诉求支配着一个人不同的行为,而人的性格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综合体。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自私型性格和社会型性格之间寻找平衡。一个人过于自私会慢慢和现实脱节,变得孤立而病态。而一个人过于无私,过于顺从,同样会让自己的生活走向极端。
我们洞察人性的目的,就在于调整自己的性格,让它符合社会规则,既不过于偏向自私型,也不过于偏向社会型。另外,当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应该冷静面对,培养自己坚强、乐观的性格,避免出现愤怒、焦躁等情绪。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还提到:
自卑感和优越感就像两驾马车一样,一个推一个拉,提供了我们自我超越的动力。所谓的自卑,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不满,人人都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自卑是一个中性词。
在阿德勒看来,对一个人的最高要求,最高的夸赞,就是这个人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员工,在朋友中是一位好伙伴,在爱情和婚姻中是一位好伴侣。如果能做到这三点,那就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合作问题。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给整个人类社会做贡献。所以要实现人生的意义,就要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不要过度关注自己,而是时时刻刻想着合作方的利益。
通过读书,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与意义!最早接触心理学是在师范。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接触了不少心理学!
这次再接触心理学,是因为新网师教育学读书社共读的第二本书是《儿童人格教育》,这是阿德勒的书,为了扩大知识背景,就通过得到平台听书栏目读阿德勒的更多作品!
其实这些书,之前也听过!但印象不深刻!这次听书,印象就深刻了!因为刚好我对人生有思考,刚好读到了可以解惑的内容!
书是可以一读再读的,好书也是需要一读再读的!
读了如果没有与生命勾连,与思想交融,说明读得不够好,不够深!
真正的学习,该是影响了自己,还要通过输出,给别人带来影响!
给别人带来影响,不等于我所说,我所写,有多少人看到,听到了,而在于你说了吗,写了吗。大师的作品,如果读到了,都是缘分!普通人的言语,哪能奢求马上有“效果”?
读出意义,学出意义,做出意义!这是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