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200元用做买书,结果上个月超额买了一堆计划阅读的书,以至于到了这个月还剩下十本左右没有阅读完,所以这个月的买书基金还未动用。我阅读向来有个怪癖,不喜欢并列阅读,就是同时看多本书,我喜欢对着一本书死磕到底,结果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开始下一本;另一种就是我一直在死磕到最后失去了读书的兴趣。但最近读了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之后,我开始尝试并列阅读和有重点的阅读。
大岩俊之是销售出身后期自主创业成为了研讨会培训讲师,从前后两个身份不难看出,大岩俊之应该是个“会说”的人,不论是销售还是讲师能说会道是基础,想要一直能说会道下去就需要有不断的输入,如果一直都在不停的输出,那一个人的才思终将枯竭。大岩俊之的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从平时阅读到的书籍里面做输入,以及如何将输入的知识更好的实现输出。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从大岩俊之从如何有效的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记忆、如何行动以及实例等五个方面系统详尽的阐述了如何让读到的书为我所用。在《深阅读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以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斋藤孝和奥野宣之都曾反复强调过读一本书一定要带着目的去读,同样的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开篇就提到要带着目的的去读一本书,目的不一样我们的收获就会不一样。有些书只通过书名我们可能不知道是在说些什么,无法确定自己的阅读目的,那就先看本书的前言、后序和目录,一般前言和后序会帮助我们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向和目录可能帮我们确定书的整体架构,对书中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有利于我们确定阅读目的。确定阅读目的是实现有效阅读的第一步。
奥野宣之曾经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详细的阐述了读书笔记的做法,我也一直用的是这种方法去做的读书笔记,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之中也提到了这种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但除了这种还教会了我另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现在很多高效人士都十分的提倡做思维导图,大岩俊之在书中详细的说明了三种做思维导图的方式,即按目的去做的思维导图、按书本顺序去做的思维导图和按要点去做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一:按目的的思维导图。
首先写上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与书籍相关的基本要点;
其次写上阅读目的、深入阅读的目的;
然后写上阅读本书之后获得的答案;
最后自我的感悟或者总结;
思维导图二:按书本顺序的思维导图。
按目录顺序去总结每一章的章节,标题、小标题;
思维导图三:按要点的思维导图。
按顺序总结书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要点;
三种思维导图都很适合初学者,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做过思维导图,看了《实用性阅读指南》之后这三种方式我都尝试过了一次,受益匪浅。更多注意事项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可去读一读《实用性阅读指南》,书中对如何制作思维导图解释的十分详细。
人的大脑构造原本就善于忘记,艾宾浩斯曲线就表明人的遗忘速度和规律,那为了避免我们将所学的知识遗忘,除了反复阅读记忆之外,大岩俊之还提到了其他几种记忆方式,在我看来比较特别的属于记住每本书的重点内容。何为每本书的重点内容?帕雷托定律表示:社会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会财富。二八定律同样也适用于每本书,全书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内容。所以要重点记住重点。而且掌握这重点的20%也是我们实现有效阅读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所谓实践出真知。读再多的书最后的目的还是希望能有效的提升或者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大岩俊之提出用书来实现自我指导,明白自己的现状和理想差距有多大,在明确差距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的小步骤,然后一步一步实现自我价值。大岩俊之在书中的最后列举了五篇关于如何通过读书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实例,我以此书为实例,说明一下。
《实用性阅读指南》——大岩俊之
选择此书的理由
最近以攻读专业和指导类书籍为主,比如同期阅读的《深阅读》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想通过《实用性阅读指南》更加了解如何实现有效阅读以及学会做思维导图。
如何阅读
本书篇幅较短小,干货居多。一个小时左右读完,首先阅读了前言和目录,看了第一章之后又跳着去读了后序,重点阅读了思维导图和如何加强记忆部分。
记录下来的内容
实现有效阅读的前提是一定要确定读书目的,带着目的去读书;读书的过程中做输出以及读书笔记(详尽的读书笔记方式请参见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多尝试并列阅读,有助于转换思维加强阅读兴趣;在阅读时间不够或者阅读枯燥的指导类书籍的时候按照二八定律阅读重点;
思维导图可分三种,需要多加尝试运用以致成为习惯。
实践本书的内容
并列阅读不同类型的三本书;枯燥的书籍选择重点阅读和输出;每本书尝试做不一样的思维导图;
后来如何了
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将看了许久也没有看完的一本书选择重点看完了,并且做了思维导图,发现虽然没有一字不落的读完整本书,但并不妨碍我理解整本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