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疏离生命的语言呢?书上如是说:
一种形式是道德评判,即认为那些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是不对的、不好的;另一种形式是做比较,让人们难以升起对人对己的善意;还有一种是推卸责任,当我们将行动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时,我们便在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最后一种是以“要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诉求,实际上是在或明或暗地指责或惩罚那些不配合我们的人。
读了这一篇章,我会发现在我的身边包括我自己,不经意间使用这些疏离生命的语言,关键是还不自知。
“当我们在分析和评判时,其实都是在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悲剧性的,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与抗拒。就算他人遵从了我们,很有可能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而非发自内心。”这一段话,我反复玩味了很久,反思我的做法里,有很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对某位学生的帮助,我认为的帮助,牺牲了我的休息时间,当然得我说了算。于是,午饭时去盯他,课间去盯他,甚至上某些课的时候也去盯他。还会对他们说:“你以为老师想这样啊,老师在办公室里坐着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来找你们呢?还是不是想让你们多学习一些,学好一些。”每次说完这些话,那些我认为需要帮助的孩子都会默默的低头,本来有抱怨情绪的都不抵触了。自己还认为用这样的说辞,很漂亮。殊不知,学生的表现真的可能是处于恐惧、内疚和羞愧,并不是发自内心认为——我要学习好,我要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所以,那几个孩子随时需要老师督促,如此循环着,并没有为他们的学习赋能。
比如,某位学生上课不怎么听讲,提醒几次都不听,怎么办呢?我常用的办法是和组内那些听讲的学生做比较——你和某某一样坐端正了,就可以为小组加分哦;你看班里的某某,今天比平时坐端正多了。以为用比较的方法,给他找榜样,他就能坐端正了。
比如,一些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大都是“惩罚分明”,用“奖惩思维”管理班级。班主任不苟言笑,对学生经常都是板着一张脸孔,在低段,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管住孩子,但一旦到了中高段,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一些管理干部对老师们时,经常都是板着面孔,还摆出一幅你欠了我的模样。老师们怀着屈服的心态做事,一定会心生怨恨。虽然最终做成了事情,但是人却丢了。这样的状况,我可是不愿看见的。就像有的老师,可能业绩很好(即班级学生的分数很好),但就是不能得到学生的拥戴,问题出在哪里呢?一定是和学生的沟通上,让学生不得劲儿。
成事在后,成人在前,我们如果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身边的人也会过得舒坦一些,整个世界也会和谐一些。
警惕那些疏离生命的语言,不做道德评判,不去比较,至于换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且往后面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