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佛经中的一句话。以前不懂,现在懂了。
举凡有生有灭的现象,都是无常的,免不了成住坏空。世间哪些不是有生有灭?所以想在俗世中找到长久的快乐,不啻于缘木求鱼。
世间的快乐都太短暂,又容易变化,往往还没品味出一点甘甜来,又被岁月和各种意外无情地打破。
因此究竟的快乐,不是存在于对世俗的追逐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是说有生有灭的现象,不去贪着,执着,不存留于心里,任它来来去去,不让其对自己产生干扰,得到了也不过于喜形于色,失去了也不会过于悲伤,内心始终都平和喜悦,不随生灭而有变化,这时候,内心那种寂静自在的安详之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不受制于外界的变化,不随生灭而有丢失。
为什么这种快乐能恒久而不变化?是因为所有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如如不动的真心,正是真心在感知这一切变化,而真心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我们把快乐安住在永远清明的真心当中,自然就不会丢失和变化。
在真心状态下,“我”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一切都与宇宙大光明融为一体,万物没有分别,“我”只是整个天空的一部分,是整个大海的一分子,在这种“无我”的状态下,哪里还会有你、我的差别,哪里还会有烦恼的立椎之地?除了宁静,清明,安详,喜悦,还有光明和觉性,世间的所有都消融了。这就是“寂灭为乐”。
以前我做功课的时候,总是把“我”独立出来,造成我与世界是完全分离的。在这种状态下,“我”在诵经,“我”在持咒,“我”在拜忏。我努力去完成功课,我是我,功课只是功课;或者我是我,观想只是观想。我因此感到十分辛苦,杂念也层出不穷。很多次我拜下去都不想再起来了,我真想就那样睡过去。
我试着让自己转换一下视角。我像冲破天幕一般,从有形的地球来到无限的虚空宇宙,与光融在一起,与伟大的先贤同处虚空,我把自己当成天空的一方。用这种方式来做功课,我始终观照着那片寂静的、如如不动的天空,自我完全消融了,我感到念头也自动退出了心灵的空间,我在虚空中,虚空与我无别。于是我不再有辛苦的感觉,相反,我很快乐,很享受。
而早上刚开始出现的昏沉,也不知不觉没有了。在拜忏的过程中,我感到特别轻快,我看到自己的身体在运动,而我始终安住于道体中。很奇怪,这么热的天,平时早已汗流浃背,但这样下来竟然只出了一些小汗而已,心中也没有了以前的燥热。
这时我才知道,佛法如此的真实有效,能让我们当下就离苦得乐,只不过我们总习惯于追逐刺激,而不愿定下心来,没有好好地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