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丙二∶ 下求增上生,现乐後亦乐。中发出离心,涅槃解脱乐。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乐 。
关於向上的发心修学,真是万别千差,说不能尽。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类∶增上生心,出离心,菩提心;这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下士,中士,上士。
佛法中「下」品人(这是佛法中的下品,在一般世间,是上品)的发心,是「求增上生」心。什麽叫增上生?就是来生所得的果报,比起今生来,要增胜一些,上进一些。例如∶相貌,寿命,名誉,财富,权位,眷属,知识,能力,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和乐,朋友的协助等,这一切,都希望来生比今生好得多。在佛法中,这是不彻底的,但却是正当的,因为这确是以正当的方法,求向上的进步。这里面,还分为二类∶一、愿生人间,二、愿生天上。这种人天乘根性,求「现」生「乐」,更求「後」生「乐」。因为依佛法修持,能得现生安乐,来生也能得善报。不过,在某种情形下,但求後生福乐,就是现生刻苦一些,牺牲一些,也未尝不可。所以现生乐而後生乐的,最为理想,不得已,现生苦而後生乐,也不要紧。至於现生享受而来生受苦;或者现生冤枉受苦,而来生苦痛无边,那不属於如来正法,而是颠倒邪行了。以人天的福乐为目标,因此发心,为此而修行,都属於佛法的下士。凡发此增上生心,那纵然修持出世法,也不过人天福报。反之,如有此愿而却造作种种恶行,那是业力强大,下堕三途,想求增上而不可得了。
「中」品人士,「发」的是「出离心」。增上生心的人天果报,虽说不落恶道,而且是向上进步。但进步又进步,终究在三界以内流转,并不能到达究竟地步。如生天的,从欲界而色界,从色界而无色界,一直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再也不能上进。一旦业力享尽,又开始堕落。由此深刻理解,感觉得『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而发起出离三界生死的志愿。能这样发心,修集出世的法行,那就能了脱生死,得「涅槃」的「解脱乐」。解脱乐,是从离去烦恼而得到的,与世间乐的乐极生悲,乐去苦来,完全不同。这是彻底了脱生死不再流转,比起下士的人天善果,彻底究竟得多!这里面,又分二类∶一、声闻乘,二、缘觉乘,合称为『二乘』,发心与结果,大体相同。上面说过,发出离心的,虽修大乘胜法,而充其量也不过证得小果。反之,如发出离心而不修出离行,或者造作非法恶行,那又是业力胜过愿力,连人天善报也不可能呢!
「最上」品人,发的是大「菩提心」。梵语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如来果位的一切功德,称为『无上正等菩提』,是以大觉为中心而统摄一切功德的。发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的大志愿。中士的出离心,虽说是究竟的,但还不够高上。这犹如船舶在中途失了事,大家落在水里。如有人不顾一切,尽力游登岸上,望著水中的难友们,无动於中,自己舒适的躺下来休息。从脱险来说,那人是成功的;从人类的德性来说,这人是不圆满的。所以,有人不愿独善其身,不愿个己解脱,而发愿来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能与一切众生,同登彼岸。但这要怎样才有可能呢?惟有佛,能完成此一大志愿;佛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才能彻底的救度众生。这样,就以佛为榜样,而发成佛的大志愿,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发起了,修菩萨行,自利利他;到究竟圆满时── 成佛,有大「悲」大「智」,能得最极「究竟」的大涅槃「乐」。本著这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目标,而发心修行,才是佛法中的上上发心,上上品人。希望学佛同人,大家能以此为目标而修行!
思考题:
1、什么叫下士?下士主要是追求什么?
2、什么叫中士?中士包括哪二种?
3、什么是上士?
作业:背诵——下求增上生,现乐後亦乐。中发出离心,涅槃解脱乐。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