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缺爱,我个人的理解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你的重要他人是否能主动的给予你一些爱的信号,包括行为动作和语言;第二、你的重要他人是否能及时的对你发出的信号,给予回应。
这种与重要他人的互动,从我们生下来的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母亲能否对婴儿的需求及时作出协调性的反应,会让婴儿产生不同的依恋模型。
好的“母亲”总是能够很顺畅的将自己的节奏与婴儿的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在他需要拥抱时给予拥抱,需要食物时给予食物,对于孩子的需求他们是接受而非拒绝,合作而非控制;其他的一些“母亲”,或是会主动地拒绝婴儿想要的联结请求,表现出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以及在实际身体接触时的粗鲁和唐突;或是不稳定的,时而做出协调性反应,时而又表现出拒绝,或微妙的,或不那么微妙的阻碍婴儿的独立;
这种互动可以推及到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以及与其他重要他人的互动中。我在这里姑且把拒绝型的互动模式称为缺爱,这样的婴儿/儿童会发展出回避型的依恋模式。
对于这样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抑制关于依恋需要的沟通才是适应性的——当自己的需要受挫时,这样做不仅回避了自己被拒绝的可能,而且也躲过了想把“母亲”推得更远的的这种让自己害怕的愤怒。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收集这种“他人是不可靠的、他人是不能及时提供帮助的、他人是依赖人的”信息,而发展出一种“自我是强大的,是不需要依赖和保护的”,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所以他们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除非能将自己的脆弱和需求“重新放置”在他人身上,而他们把这个人体验为懦弱的,麻烦的,令人讨厌的角色。他们膨胀的自尊,只有在自己所依赖和爱的人身上找出缺陷,并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时,才会感到安全,否则,他们无法依赖和去爱”。
所以:
l 他们可能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会不断的鞭策自己去成为更强大的人
l 他们很难向他人求助,有困难也会咬牙坚持,因为那样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
l 他们很难相信有人会无条件的爱他们
l 他们通过理想化自己的重要他人,来回避真实的感受和冲动,当痛苦的回忆威胁到这种理想化时,则通过将这些缺点进行“合理化”和重构,来支持自己的理想化
l 他们总体上会把对感受的觉知,特别是与依恋有关的感受的觉知,降到最低,所有散播出来的消息都倾向于“他们是好的”,他们坚强、自给自足、独立
l 他们否认自己的需求、脆弱和愤怒
l 他们在子女的抚养上面可能会重复自己的依恋模式,更难与孩子建立起安全的协调式反应
……
02
但是好的消息是,这种依恋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尽管过程可能缓慢而痛苦,借助心理治疗,以关系的/情绪的/反思的进程为核心的依恋聚焦的治疗,能促使他们整合各种被否认的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出一个更一致的和更安全的自我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供思考:
1. 有意识的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梳理,去发现这样的模式是如何一步步生根发芽并壮大至今的;早期的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收集信息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因此这其中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试着举一些反向的事例,更公正客观的去看待这个成长过程;
2. 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因为关系而产生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回到关系中去处理,在当下的亲密关系中,应随时保持对自己回避状态的觉知,尝试着去信任和依赖他人。可以先试着在一些小事上去放手,逐步建立起“他人是可以信任,是有能力的”的新认知;
3. 学会去表达自己,我们对情绪情感的体验并非总是糟糕的,每一种情绪本身就有其适应性的作用,试着去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研究表明单是通过对我们的情绪命名,就能使我们的情绪感受下降30%。
通过对负性信息的处理,能减少我们自身心理能量的消耗,减少攻击性,让我们变得柔和;而通过对正性信息的传递,能让我们身边的人更深刻的感受到我们的爱,从而发展出更亲密和健康的关系。
4. 试着换位思考,有句话说:“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父母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有时并不是不愿意给我们足够的爱,而是他们的方式可能是在当时他们所能唯一了解到的表达爱的方式,试着去理解去包容,才能让你们在接下来相处的时光中,更可能感受到真正的健康的爱。
对于一个人群怎么样了,我们很难去真正的概括,环境不同,个人特质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最后的结果就会有差异。但是不管怎么样,能改变现状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