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起练球的队友,一个活泼的小姑娘,决定停止乒乓球、钢琴的学习,去私立学校读书了。于是又多了一个“小时候我也学过某某的”孩子。这种半途而废并不少见,浪费了大量时间之后一事无成,不能说不可惜。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半途而废发生在生活之中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一直坚持的有始有终安在兮?
造成这种的原因很多,让我们慢慢梳理。
首先是盲从选择。孩子适合做什么本应该是选择学习方向的主要因素,而目前却被家长期望孩子未来的样子取代,因此就会有这样的论调:女孩子学舞蹈将来气质好,男孩子学跆拳道将来不吃亏。学画画将来考大学可以减分。
把一切学习都给予了交换的意义功利性过强的教育会把孩子的爱好燃烧殆尽,而随时用算盘计算得失。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这么多的大学生,但是我们没有培养出几个大师。
再次,一切为了上大学也是半途而废的推手,到了初中,就为上大学储备能量。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又一次的向后腾挪,也不知道这个起跑线到底是从小学还是从大学开始计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着恐惧,如果表现极端的话,那就是不优秀的人就没有过着的意义。
而人生如果能成就一件小事情。比如一辈子只会做一件工艺品,或者只会做一道美食。在这个小事情上有所成就,其实也并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