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都是由游戏贯穿其中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长时间被剥夺情感依恋的婴儿会面临不可逆转的技能衰退,这意味着情感剥夺可能致命。
而在成年人身上,这种剥夺可能会引发短暂的精神病,或至少引起暂时性的精神错乱。
《人间游戏》的出版,它轻轻松松就登上了畅销榜,诸如安抚、游戏、扭曲、沟通,以及“儿童”“父母”和“成人”这样的词语,迅速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伯恩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肯“成全”一段人际关系,任由不良沟通作怪,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艾瑞克·伯恩,美国精神科医师,人际沟通分析学创始人。在心理治疗、教育、管理以及各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田宝,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01.结构分析
心理学家曾奇峰在10种不健康的家庭中写道:无条件的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你拥有了什么。功利化的爱是,你必须会弹钢琴我才爱你,或者说,你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爱你。这也是游戏的一种。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个体,都是一组行为模式。一个孩子从幼婴儿长至成年,都是在父母的自我状态下成长的,这种自我状态很容易复制成自己的自我状态,也就是说,“每个人内心都带着他的父母”。
在新的状态下,适时激活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有成人自我状态”。所以也可以说,“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男(女)孩”。他们可以在不同境况下,适时切换。
这张图描绘了个体的完整人格,包含了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是生存必需品,在规范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的活动,在二者之间进行客观的调解。
父母自我状态有大功能。它使人能过像其现实生活中的父母那样有效地行动,从而促进人类生存。例如:婴幼儿期陪伴孩子成长、互动、喂食、爱抚、拥抱、眼神交流等等,对孩子以后人格形成方面起到至关重要决定。
因此,人格的三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只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自我状态扰乱了健康平衡时,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组。
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看似不想关联其实随时可以相互转换,会惠互利。
02.游戏
这里所说的游戏,是自我或人我之间发生的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游戏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互补式隐藏沟通,朝着一个明确的、不可预测的结局发展。
人与人的沟通和相处,是由各种游戏构成。
所有的游戏都具有以下几点:目的、角色、心理动力学、范例、沟通范式、步骤、获益等。
目的:选择自己最有意义的能达成自己目的游戏。
角色:游戏主角(“它”)的角色,以及从谁的角度来讨论游戏。
心理动力学:与目的一致。
范例:童年玩过的游戏,生活中的例证。
沟通范式:简明扼要说明游戏在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的交互作用。
步骤:可自由发挥。
获益:内部心理获益、外部心理获益、生理获益、存在性获益等。
所有的游戏是迭代更新传递下来的,大多数是用父母辈或祖父母辈。
传递过程中,可能被淡忘或改进调整,即便是同一家庭的后代玩的游戏也不会是同一种。而游戏之间也存在强烈的内在关联。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教他们玩什么游戏的过程。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喜欢不同类型的游戏。
社会交往中,一些闲暇的时光被游戏填补,与消遣形成互补,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了相处时的尴尬处境。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这光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从自己的生命的深处焕发出来的,他不会引你走向大多数人所行的路。它是孤独,是叛逆,更是真正的自我,是人生值得。
所以好好成全一段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深入理解游戏背后的真实心理需求,让自己的人生趋于理想中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