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把两辆同一车牌、同一型号的汽车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一个星期后安然无恙;而另一辆,他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不到一天时间就被人给偷走了。后来,他又把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敲碎了一块玻璃,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依照这个实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社会上出现了不良现象,对其不管不问,那么这种行为播散开来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常言道:“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就是这个道理。
“破窗理论”虽说是从犯罪学的角度提出来的,但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同样有借鉴意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在外面偷了一个馒头回家给他母亲吃,母亲不但没有批评孩子,反而表扬他很能干,知道疼人了。得到表扬之后的孩子很高兴,经常偷人家的东西回家,偷的次数多了,胆子越偷越大,长大后偷成了江洋大盗,终于被捕快抓了起来,要砍他的头。行刑那天,孩子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想再吃一次妈妈的奶。”监斩人员同意了,这孩子狠狠地咬住妈妈的奶,把妈妈咬死了。监斩人员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是妈妈没有教育好他,如果妈妈从小教育他,偷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他可能不会成为阶下囚。
生活中,我们也听到父母说,孩子在家不听话,完全管不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情况可能和上面故事的孩子如出一辙。比如:有些孩子脾气大不讲道理,很可能是平时一次次放任的结果。当孩子身上出现了不良习惯之后,我们应该及时做处理才能去到好的效果。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描述的是孩子在幼儿园用午餐时候丢撒饭粒到桌上的情况。同样的幼儿用餐撒饭粒的情况,一个班级的保育员是在孩子全部吃完之后,再擦干净桌子,对吃的干净的表扬,没吃干净的批评;而另一个班级的保育员是只要发现桌上有脏东西,就马上去擦干净,并把骨头放到盘子里,然后对做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经过了相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前一个班级的孩子用餐习惯依旧不如人意,而后一个班级孩子的用餐习惯已经基本养成。
看似极其相似的处理方式,却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个班级的保育员,对孩子发生的乱撒饭粒骨头的情况,没有及时制止,也没有及时清洁桌面,这会给幼儿暗示性的纵容:桌面反正已经弄脏了,再弄脏点也没关系。而第二个班级的保育员,对孩子发生的不良习惯及时制止,并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这会给幼儿正向的引导,应该始终保持桌面干净,所以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就如同一棵小树苗,可塑性很强,引导得当能够成为参天大树;如果引导不当,也可能长成“歪脖子树”。我们不要因为孩子偶尔出现的缺点而疏忽,因为有可能那扇不经意的破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