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起窑洞,大部分人可能都比较陌生,仅存的一点印象可能也是来源于网络或者影视资料。【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摘百度百科
随着时代的变迁,窑洞的数量也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等等。窑洞的修筑材料方式也都发生了变化,现存居住窑洞大部分采用的砖土汇合结构,大大提高了窑洞的耐用性,窑洞的室内也不再是黑乎乎的,而是如楼房般的装饰装修。
2
我家位于渭北高原,远离都市的一个小村庄。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窑洞过去一度是村民唯一的居住建筑。
听年长的老人说,过去衡量一个小伙子值不值得嫁的唯一条件便是窑洞,窑洞是那个时代的财力象征。
我的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因为爷爷早早便离世的缘故。奶奶独自一人拉扯着他们兄弟四人还有两个妹妹,成人后的兄弟四人依次在爷爷生前修筑的窑洞里完婚,然后各自给自己修筑新的窑洞用于居住,为了这事父亲没少给我讲他修筑窑洞的辛苦。等到我和哥哥出生后,父亲生怕我们兄弟俩走他的老路(独自修筑窑洞),在别人出售庄基地(修筑窑洞所用的土地)时明知自己没钱还是一口答应四处借钱后买下,毫不犹豫地为我弟兄二人修筑窑洞。如今哥哥已经完婚,婚房不是窑洞,而是父亲修筑的平板房。父亲早年修筑的窑洞没有再装修,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却挺拔地屹立在我家门口偏东的土基上。
3
近年来,村里在政府的号召下种植苹果,家家户户也有了些许收入。通村公路实施,网络的连通,村里人的居住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窑洞不再是主要的居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平板房等等充斥着这个小村庄,家家户户争先恐后修筑着各种各样的新式建筑。
如今村里居住窑洞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还有家境不是很好的部分村里人。
4
父亲在给哥哥修筑婚房的时候也捎带为我修筑了平板房,里面也为我装修的很好,还买了几件像样的家具,特意放了一张床。但我在里面居住睡觉的时间屈指可数,一方面原因是我在外上学不在家,另一方面是我不喜欢平板房。虽然它看起来时尚漂亮,是现阶段的新宠,但我总感觉谁在里面不舒服,轻飘飘的,没有窑洞的那份厚实,也没有在窑洞睡着踏实。
父亲总劝我睡在平板房里,说窑洞里太潮湿什么的。无论何时回家,那个季节回家,我也总是睡在窑洞里。
我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尽管有时候窑洞确实很潮湿,但我还是喜欢住在里面。这也许是骨子里的窑洞情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