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酒后乱性这个词在脑海中的印象停留在电视剧里这样的情节:
一个夜晚,一个男人和一个失意的女性朋友在灯光微醺的场景下喝酒,小酌两杯后,紧绷的神经渐渐松懈,甚至微醺,感觉这个世界都熟了几分。此时,男人看着旁边女人柔美的侧脸,撩起她的一缕头发凑到耳边:“你好香。”然后,轻轻的吻了上去。女人没有拒绝,闭上了眼睛,等待他的进一步动作。随后灯一暗,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不知是否是受到这些电视剧的毒害,在这之前漫长的时间里,我的脑中一直有着“酒精=催情药”的概念。
直到当我的好哥们告诉我昨天他和我们班上某女子睡在了一起的事后,我为我脑海中的这个等式划上一道斜杠,因为这是他蓄谋已久的事情。
毕业聚会那天,每个同学都互相挨个敬了酒,一轮下来基本微醺,不胜酒量的早已去厕所吐过几轮。后来有个合照环节,大家彼此间合照留念,借着酒精的作用,他一改之前四年在同学面前的谦谦君子的样子,一把搂住那个女孩的腰,合了张照片,合完照还不够,还要求和那个女生拥抱一会,然而喝傻了的姑娘也没有拒绝。在场的同学,清醒着的都看的比较惊呆,微醺的跟着瞎起哄,其余的都在旁边看热闹,而我,看着他泛红的脸颊,眯缝着的眼睛在眼镜下面愈发猥琐,面前的他简直一禽兽样。因为这是他预谋已久的,准备在毕业临别之际睡掉那个姑娘,并且只有我们四个知道。后来分开的时候,有人喝的烂醉,有人开始准备下半场活动,而有的人假借喝多早已没有踪影。最后各自都去活动了,也没关注他。第二天,他便向我们三个炫耀昨天如何如何。此时此刻,我觉得酒只是你们利用的一种工具,帮助你们的yp润滑罢了。
不管是书本和影视剧还是现实的例子,许多例子都显示酒精跟乱性容易扯上关系。
把酒和色联系在一起是有原因的。其一酒壮熊人胆,三杯下肚,可以说平时不敢说的话,做平时不敢做的事了,所以平时不敢发生的关系也能发生了。因为喝酒后,自己会认为自己的魅力值有所提升,这种对自己的误会让人更自信地去和异性缠绵。这并不是空穴来风,2013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发现,认为自己喝过酒的人,不管是真喝还是假喝,对自己魅力的评价程度都高于没喝酒的人。有这些研究作基础,似乎酒后乱性完全说得通。其二酒能让你放松,有时候,身体累了,在家里做点精致的菜肴,然后放点轻柔的音乐,小酌两杯,确实能释放压力,驱散疲劳感,增加人的兴奋感!但仅限于小酌。至于,多少的量算小酌,就因人而异了。不可否认在酒精的作用下,人确实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对熟悉的人,会觉得对方今晚特别美,再加上某些特定的场景让人意乱情迷。
但事实上,“乱性”的罪魁祸首并不在酒,身边的过来人表示:酒后乱性不存在的!真的喝多了,只会倒头就睡,动一下都觉得恶心,哪会有心思、有精力发生那事儿!自己想就想,这个锅酒精可不背!其实,早几年,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在大量饮酒之后,比较难以性唤起;而男性呢,得出结论是不管是否喝醉,其勃起状况并无显著不同。医学上表示,随着酒精的摄入,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弱了大脑和生殖器官之间的联系。
酒后大部分乱性是有预谋的。对日本的大学强奸案犯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人是没有喝醉的,蓄意装醉从而和女性发生关系。而且,想做些坏事,甚至不需要用酒精刺激自己,只要想想酒就行。在一场心理学实验中,被试男性喝下了苏打水调制的奎宁饮料,但被告知自己喝的是伏特加调酒。他们表现出了如饮酒般强烈的攻击性。随后,给他们喝伏特加调制的酒水,告诉他们自己喝的只是奎宁饮料。被试者表现出的攻击性,没达到饮酒应有的水平。看到了吧,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酒后乱性”的,只有一种情况:他没喝醉!并且,品性有问题!
提到“酒后乱性”这个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叫“品性”。这里的品性一般指酒后的言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多的处于“自我”权衡的这个阶段。而那些号称酒后乱性的人,不过是自己想干坏事,但又不想承担责任,就把锅甩给酒。其实他们清醒得很,甚至可能早已想好了犯罪的每一个细节。退一步说,真正受到酒精影响的人,只会像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不会主动去侵犯别人。
说到底,酒后乱性其实就是蓄谋已久,酒只是你用来打掩护的工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