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声的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三次,这次读书是在下半年IP热终于有了稍微的冷却之后。
实际上,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作者从IP的视角去重新解读一些产品和运营案例,比如VICE、Keep等。IP理论究竟是旧瓶装新酒,还是真的是互联网商业的一个变革?
另外一些相关思考也很有意思,比如作者提出任何企业都必须有完整的独特内容生产能力和持续运营的承接体系,这在下半年的商业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但是低成本流量却不是从网红入手而大部分转向了线下。
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呢?作者提出,超级IP必须具有连续性而非断点断层,本质上是一个基于顶层设计的系统方法论而不是寄希望于一种偶然性。也就是说,任何不具备持续性影响力或者用户黏性的IP都不是超级IP。
生成内容的过程,是形成超级IP的能力和丰满内容价值的过程,不断地创造新的内容表达方式、获取新的客户、形成新的情感连接能力。
故事只是铺垫和对新场景的重新定义,真正的价值在完整的内容体系梳理和建设。
内容要富有叠加性和层次感:层层递进、层层叠加、不停解构、持续反差、不断重构、充满矛盾。
强用户运营能力、良好的互动机制是提高社群活跃度的关键。
将产品定义为流行文化,并可持续地运营和迭代,具备生命力去自生长。
IP簇:积蓄力量,制造话题,集中引爆。
我们来看看作者对“凯叔讲故事”的这段描述:“每发售一款产品,相当于持续在鱼群中抛下鱼食,能进一步活跃社群的用户,甚至创造新的流量,形成自我扩张”,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
事实上,互联网商业一直在寻找社群的真正模式,而不是依靠于微信群或者QQ群去聚集流量和活跃用户,也不是通过社群再开发APP的模式,跨平台自带流量的超级IP确实是一条值得想象的途径,但是否有更加值得摸索、更加具有可行性的模式呢?
使用一个新概念去解释旧世界的商业逻辑固然可以,但是我们终究是需要一个在新世界可以执行的方法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变化太快,如何像浪潮一样起起伏伏而从容矗立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逻辑思维,一直以来逻辑思维都是谈及社群就必然会谈到的标杆案例,现在IP也是。逻辑思维基于知识社群的口碑传播和垂直运营为成长焦虑的人群提供治愈系解决方案,某种意义上是基于边缘社群文化进行产品化甚至是分发平台的过程。
场景、社群和IP三位一体,互相反哺:场景为社群提供能量,社群孕育IP,IP带动社群流量。
但必须注意的是,IP并不是产品自己臆想出来的,一开始就设定好的,而是在不断地迭代过程中与用户共同铸就的。比如本书案例中,有不少的案例在目前阶段还在伪需求的阶段,小而美并不意味着可以活得小而美,如果一开始只是听从部分用户的优化建议而选择性屏蔽了其他用户的建设性意见,那么选择的路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关于本书对于2016年新场景的12个预测,上半年以分答为代表的语音问答产品,下半年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分别验证了超级IP的流量变现,以及“基于场景的市场网络迭代社交网络,凭借交易速度和满意度提升的撮合效率,跃升为共享经济新引擎”。
我们拭目以待,场景社群才会是最终的互联网商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