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盼种田,娃儿盼过年
一大早,苏跑到地里摘了一篮子葱和元须,要大家一起动手把沙子洗净,再去除黄叶和杂质后,用稻草扎成一小撮一小撮的,让二娃提到街上去卖。
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还没卖完就散场了。二娃听到有人放鞭炮声了,确定已经中午了,她只好提着篮子回去了。
母亲元芬坐在灶台门前烧火,苏霸王站在灶台背后切着菜。
“怎么样?都卖完了吗?”
“还剩了几撮,街上都没人了,我才回来的。”
二娃放下篮子,身手从裤兜里掏出钱,递给了苏霸王。“这么多钱呀!”苏霸王惊讶地问。
“怪的怪,都没人讲价,叫五分就给五分,只有个别人给四分的,比平时多卖了好多钱。”
“我就晓得,今天这东西好卖。”苏霸王得意的说道。
“离吃饭还有一会儿,你去屋基湾抱一捆柴回来,明天烧。”
“要得”二娃应声身出去了。
二娃的堂哥老四养了两个猪在他们家的猪圈里,房门交由老四家负责关锁。二娃像平时一样去老四家里取钥匙,老四家正在吃年饭。
老四的妻子刘利芬见到二娃,立刻起身为她加了一副碗筷。
二娃正准备推辞,老四已经走到了门外,拉着二娃的手说:“听话,先坐下吃饭。”
当地习俗:吃年饭时家里有人来,象征着来年家里要添人进口。
主人家会非常热情的把客人请上桌子一起吃饭,客人是不可以推辞的。实在不想吃,出于礼节,也得去桌子上坐一会儿,吃几口东西才可以走。这道理二娃懂,二娃什么话也没说,随四哥坐上了桌子。
刘利芬把儿子苏波抱到了老四的坐位旁边,示意二娃靠自己坐下。
二娃坐上桌子那一刻,简直惊呆了——两张桌子并在一起,正中间放着一大碗粑粑肉,左右两个大鱼盘,分别放了两条大鱼。
有甜烧白、咸烧白、夹沙肉;有香肠、腊肉;猪耳朵、猪嘴巴、猪舌、猪心、猪肝、猪肚、猪蹄、猪尾巴;有白切鸡、鸡肉炖粉条,还有各种炒菜和烧菜。
二娃眼都花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大家纷纷往二娃碗里夹菜,二娃右边靠着刘利芬,左边靠着老四的岳母。
老人家一边给二娃夹菜,一边亲切的对她说:“在四哥家里就跟自己家里一样,不用客气,大胆吃、称热吃、多吃点,想吃啥子就夹啥子,晓得不!”
二娃点了点头,轻轻的拿起筷子,再左右看了一眼。
上方从左到右分别坐着苏大大和王大妈,还有老四的岳父岳母。
左边坐着老五的妻子刘家春和小侄子苏斌。
下方坐着老四老五老七和侄子苏波。
那一刻,二娃觉得自己是全世最幸福的人……
吃饱喝足后,二娃扛着柴火回到保管室的家里,碗筷已经摆好了。
桌子正中放着一盘炒花生米,一条红烧鱼,两盘蒜苗炒回锅肉,一盘清炒莲花白。
四周整齐摆放着八副饭碗,每个碗上面都放着一双筷子,每个碗里都装着小半碗糯米稀饭,分别撒上一小撮白糖。
“快来盆里洗个手,马上就吃饭了,就等你一个人!附子(纸钱)都棚好了,我这就叫老人。三儿:你把鞭炮点燃一下。”苏霸王一边吩咐,一边在洗脸架上的脸盆里洗了洗手,接着甩了甩手水,然后在洗脸架顶端的帕子上面擦了擦。
转身站到桌子旁边念叨:“苏家的老人伙些啊!这又是一年到头了啦!今年建了房子手头紧,饭菜相对简单了些,望老人们原谅!求老人们一定要保佑我们家大人娃儿都没病没灾的,喂畜牲肯吃肯长的,家里顺顺当当的,来年一定请你们吃一顿好的。”
二娃站一旁心想:“老人会吃你的,早在四哥家里吃饱了。”
念完就蹲到附子跟前,划燃火柴烧起了纸钱。
嘴里接着念:“我老爷爷老奶奶一人两个,我爷爷奶奶一人三个,我爹五个,我妈十个,还有我岳父和王妈陈妈……”
紧接着,由大到小到桌子的一角,恭恭敬敬的对着桌子作揖。
礼毕后,坐上桌子,开始吃糯米稀饭……
二娃心满意足的告诉大家:“我在四哥家里吃饱了,他们家团年,非让我先吃饭,才肯给我拿钥匙。”
大家都低头不语,三娃和小四偷偷的看着二娃,递过了羡慕的目光。
那天,让二娃很震撼……
自打二娃出嫁后,她平时再怎么省吃俭用,每年的腊月三十最后一天,都会烧一桌好菜,把父母弟弟们接到家里一起过年。
直到一九九六年,那年的冬月二十八日二娃的公公刘三爷去逝了。料理完后事没几天,就过年了。
二娃上一年才送走了母亲,当年又送走了公公。二娃感到身心疲惫,考虑到两个弟弟如今也都大些了。她提前几天对苏霸王说:“爸,今年就个吃个吧!我不想做饭,太累了,家里也没啥子好煮的。”
苏霸王沉默了一会儿,不急不慢地说:“要我说,这顿饭你还是要煮,你煮好煮歹哪个晓得?你要是不煮,别人就该说闲话了,那老头在的时候,两家人年年都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过年。这不,那老头前脚刚走,连年都过不起了?”
更多精彩,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