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月亮——从地球上看绝对看不到它的背面。听说了这点以后,我就开始想些有的没的,月亮背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真有意思,是什么样的呢?”
“什么样的呢,不在上面住上一住大概是无从知晓的。”
月亮的背面始终没有朝向地球,但就在最近,中国航空工作者们不但亲自到月亮的背面登陆考察,还带回了月亮背面的土壤,以供科学家们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所以,月亮的背面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过是那些死去的环状火山坑罢了,但在漫长的时间里,普通人对于月球的想象却是丰富多样的,人力的想象力赋予了它多种多样的假设和可能。就如人类自身。本书的作者也借助了这一意象,探讨了当今时代一个很现实的关于人性的问题。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是一本悬疑小说,它并没有产生任何的命案,但是一件围绕着求职产生的恶意事件严重影响了事件当中的几个人,也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在当今这个浮躁的、信息爆炸却又良莠难辨的年代,去评判一个人,是如此的容易,却又是如此的草率和愚蠢。
特别喜欢书中的这段话:
当然,他们可能都不是毫无瑕疵的好人,却也绝非十恶不赦的坏人。
或许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因为收养了流浪狗,所以是好人。
因为闯了红灯,所以是坏人。
因为捐了善款,所以是好人。
因为乱丢垃圾,所以是坏人。
因为参加了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活动,所以肯定是圣人。
因为明明四肢健全,却一点也不客气地坐了爱心专座,所以是大恶人。
绝对没有比单凭一面评判他人更愚蠢的事情了。不是求职活动让大家原形毕露,暴露出真实的自我,而是在求职过程中心绪混乱,做出了莫名其妙的举动。在小组讨论上,大家或许确实互相见识了彼此丑恶的一面,但说到底,它就只是月亮背面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小说中的“幕后黑手”,出于一种对求职公司和人事部门的报复心态,以及对同伴的一次误解,而决心挖掘出每一个的黑料,以证实自己的判断,这些被筛选出来的“精英”其实都是“人渣”。而被害人在半年的消沉后,却选择去寻求真相,从而推翻了“幕后黑手”的判断,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理由,看起来是“人渣”的行为,其背后就有着或高尚或不得已的原因。即使被爆出“黑料”,错失了这次求职的机会,但仍历尽时间而不改,能够坚持初心,那些小小的善意正表明了这些“人渣”是真正的“好人”。
——看起来无视公共道德占据爱心专座的爱慕虚荣的陪酒女,其实是自己的男朋友买的奢侈品包包,其行为是为了让身有残疾的同伴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坐一坐。
——看起来用暴力欺凌别人导致自杀的棒球队队长,其实是维护正义和公平,保护低年级学弟,爱护儿童的学长,而被欺凌的人才是那个欺凌学弟的人。
——看起来参加保健品公司诈骗老人退休金的人,其实是误被广告宣传引导,而去兼职,却在发现不对后,就毅然离开公司的有正义感的学生。
——看起来是幕后黑手,策划了这一切,却在二十年后仍然记得同伴残疾,特意把车停在停车场的残疾人专用位的体贴的人。
而女主的哥哥,一个备受人喜欢的明星,也因为吸毒事件,被翻转又翻转。
“那些通过新闻报道得知哥哥犯了错,猛烈抨击他的人;那些了解了来龙去脉,发现哥哥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骤然转变态度的人。我也一样。我也做着和他们一样的事,一路走到了今天。”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人类本身就是最复杂的生物,他们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多重的人格特质,有人认为这是面具,是伪装,心理学上认为是心理防御,而我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化的一部分,是人格完善的体现。正是这些不同的人格面组成了完整的“我”,同一的“我”。无法完成整合,就会出现多重人格障碍、人格分裂;只有一面,就退行成了婴幼儿。
现实中的人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光明面越大的人,其阴影部分自然就会越大。仅凭一时的表现或者单一的事件来判断一个人的全部,太愚蠢了。
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一个人能超越简单二元对立思维,能够从更多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和事,这才是我们成熟的标志。
可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片面性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就急于做出判断和行动。而且人们往往倾向于搜集符合自己预期和立场的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形成对某人或某事的全面看法。这是为快速消费而生的内容模式所必然带来的引导和趋势,但也正是如此,让整个网络文化变得浮躁和粗俗。甚至不止网络文化。在学校里经常看到的人际问题,校园欺凌,往往都是这个原因:我听说某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所以某人背刺我,或者某人在使坏,所以某人是坏人,所以我要报复回去。人和行为是分开的,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希望每一个信息的受众,都能在接收信息的同时问自己这句话:
“再怎么努力搜罗信息,得到的也只是一小部分表象而已。收集几条方便拿来解释的信息,把它们拼接到一起,就自以为了解了那个人的全部,这是不是太过草率了点?”
最后,对小说中的那位矢代小姐,我非常欣赏她的朋友给她的评价:就是因为对学校这个世界的 “狭小”“逼仄”感到愤怒,她的视线才不断过多地朝着外界拓展。她的兴趣不在于和其他人搞好人际关系,而是多学学、多看看、多出去开拓视野。
也许,这是所有面对人际困境、关系欺凌的人,最好的应对方法,去拓展自己。
——廖木空青
2024年7月2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