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斯and罗伯特.普尔)读书笔记
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听了一位关于北大学生一年读了500多本书有感而发,我想,我在60岁之后,我对我之前的人生回忆有哪些,希望自己不是一篇空白。
为什么会读这本书,主要的原因是书的名字太骚气,让人不得不注意,哎,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看。好了,打开书了。
1万小时定律,这个定义我在学习缠论(一种炒股的技术)是有一个人说的,他说他已经学习了有3万小时了。当然,这里提出并不是无缘无故,原因是作者他对1万小时理论并不认可。所以提出了刻意练习。
天才是真的存在吗?很多人说有,这里的天才一般是指某些人具备普通人所没有的特质。特质的体现一般为技能。(当然,这些是我的理解)。所以作者用莫扎特的生平来说明一个问题,完美高音是他父亲培养他形成的。所以作者说完美高音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这里我问必须关注的是适度、接触、训练。然后提出天才是可以训练的,只不过训练是特殊的训练----刻意练习。
阳志平(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文库出品人)对本书做序,序中表示“1万小时定律”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那么该定律的出处有是什么样的呢?赫伯特.西蒙与合作者威廉.萘斯发表了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后来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并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月来越多,并与1993年发表关于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这就是备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格拉德威尔丝毫未提西蒙的贡献,同时艾利克森的研究强调的仅是可以练习,而非1万小时定律。阳志平认为1万小时定律存在以下几点无法解释:1.不同专业领域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2.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正比。3.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4.最后无法解释的是“沙堆悖(bei)论”。
所以序作者认为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哪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工作记忆。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四个方面,是的长时工作记忆能力提高。
但是刻意练习存在的问题是其证据多来自“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对于较高的活动(销售、管理)作用有限。认知复杂性高低之间的区别,就是在于学习活动中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隐性的知识西蒙这里又提出了一种现象,就是他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情景理性”。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刻意练习并没有否认情境的重要性。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所有现有的学习科学日益主流的观念: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
序讲完了,我们开始对本书内容进行汇总整理。
本书第一章“天才存在吗”引出了刻意练习的问题,首先提出的是关于完美高音的天赋,后面说该才华不是纯粹的音乐才华,而是人类另一种不同的才华,这里没有说,大概的意思就是练习方面的吧。后面提出的验证办法证明了完美高音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那么它就不是天赋了。所以艾利克森认为“天才”是训练的产物,依据的原理就是神经科学相信大脑天生带有一些极其固定的回路,而这些回路决定了我们的能力。同时大脑比我们想象的更具适应能力,所以采用多种方法“重新布线”,对适当的触发因子作出反应。神经元之间构成了新的连接,同时,现有的连接要么得到强化,要么得到弱化,在大脑的某些部分中甚至还生长新的神经元。而天才对于这种大脑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改变。适应能力的表现就是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能力,只有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能拥有。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开发这种潜力的方式。
为能定义这种方法论,艾利克森认为不论在什么行业和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把这种通用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第一章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持续的练习突破了极限从而延长了练习的时间,那么练习仅有目的和时间就可以了吗,还有正确的练习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逐步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从而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一些事。
刻意练习与一般意义上的练习在一开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旦某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在练习几年也不会有提高,甚至这种自动化的变现也会逐渐消失。这样一来,刻意练习的四个特点应运而生,首先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该特定目标有效的引导人们去练习,接着是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其次是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反馈的是你有什么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最后是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在有目的的练习环节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最常见的是遇见瓶颈,解决方法一般是着手做不同的事而非最难的事,目的是在遇见瓶颈后通过不同的手段克服障碍。有时你自己认为你遇见瓶颈,其实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因为你的动机不足。保持专注并持续练习是很难做到的,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是趣味性,如何保障趣味性,通常的手段是提供一套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机制。
通过上面的说法,刻意练习中有目的的练习过程是:走出你的舒适区,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并想出监测你进步的验证方法,同时保持你的动机。
上述的所有内容均没有在大脑层面开展相应的说明,这是有缺陷的,因为人们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是不同的,而刻意练习最后生成的一些能力是通过长时记忆体现,所以应该充分利用长时记忆来避免短时记忆的缺陷。
第二章是大脑的适应能力
刻意练习的理论基础就是大脑的结构与运行都会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而得到改变。即使大脑有无限的适应能力,但是因为成人的大脑内部的“布线”相当固定,为了破坏这种固定的布线,通过大量的联系,可以改变某些神经元在原有布线的作用。
人是一个整体化的结构,身体也会体现某些特点。其中身体偏爱稳定性的倾向导致大脑自动生成所谓的舒适区,主要原因在于身体需要各种反馈机制的支撑,而反馈机制着力于维持现状。如果我们走出舒适区后,身体对体内平衡的渴望会让大脑产生新的舒适区,这样一来原有的系统被打破后形成更强的系统。利用这样特性,通过不断的、长时间的练习形成一套成长体系。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太过超前,这也是生理特性决定的,因为大脑对出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有目的的练习或者刻意练习均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但是其中的细节需要注意:1.是年纪越小,练习产生的影响越大,主要是因为大脑的适应能力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断降低的。2.是超长时间的练习会发展大脑的某些部位,同样也会导致某些部位能力的衰减。3.是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保持,一旦中断,他们会开始消失。
因为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所以从一开始是以不同的视角思考人类的潜力。刻意练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且要构筑它形成新的潜力。
第三章心理表征
因为艾利克森是从各种心理表现获得刻意练习的理论知识,所以这里开始从心理进行验证,前面的都是生理的特点。
在人类的记忆中,如果记忆是有意义的,那么他们会更高效,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记忆中存储了我们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就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果,或具体或抽象。
而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但是不同的领域之间的心理表征的细节有极大的差异,对于所有的心理表征,有一点是相同的:尽管短时记忆存在局限,但他们使得人们可以迅速的处理大量信息。这里就体现了一种特点,通过练习改变大脑回路,形成高度专业的心理表征,从而改变短时记忆的局限。
心理表征优势有1.有助于找出一系列事物的规律,造成的现象就是预测未来和无意识决策。2.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把它保存在记忆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3.有利于组织信息,即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4.有助于制定高效的计划,表征越好,计划的效果也就越好。心理表征的应用方式,以写书为例,通过创建心理表征,然后调整心理表征。杰出人物运用心理表征来提高技能水平,监测并评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时调整心理表征,使之更加有效。5.有助于高效学习,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是一个良性循环,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就越能有效的联系并以之磨炼技能。
第四章黄金标准
刻意练习与一般练习的区别十分关键,首先,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起草,需要一位能够布置训练工作的导师。
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的特点:1.对于绩效的测量有客观评判方法,针对评判的结果改善训练方法;2.往往具备足够的竞争性,以至于有充足的动机来训练和提高;3.已成规模,相关的技能得到长时间的培养;4.该行业或领域中,一些人以导师的身份发展训练方法,技能的提高与训练方法的发展是同气连枝的。
通过音乐技能练习得出的结论是行业或领域中最优秀的一批人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练习时间最长。
刻意练习与其他有目的的练习的区别有两个方面:1行业2.导师。
得出了刻意练习的特点:1.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训练的方案应当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或监督,他们既熟悉杰出人物的能力,也熟悉怎么样才能最好的提高那种能力。2.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要求持续不断的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尽管并不让人心情愉悦。3.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一旦设定总体目标,导师或教练将制定一个计划,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微小的改变积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改进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使得从业者能够看到他的表现已经通过练习得到提高。4.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她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的遵循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还不够,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作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5.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的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5.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符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的水平提高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的怎么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些是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的不对以及怎么来纠正。6.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后来能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刻意练习是非常专业的练习形式,所以需要导师或教练来教你练习的方法,同时这些导师或教练必须和好的理解,哪些方法是传授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如果所处行业或领域刻意练习可以,就采用,如不是,那就要尽最大可能应用刻意练习。通过一些客观的指标衡量人们的表现,对比他们的能力后找出行业中的杰出的人物,要记住,理想的情况是找出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以便前后一致的从普通从业者中选出最优秀的从业者。找出后就需要发现这些优异者与普通人这件的差别有什么,一般存在的现象是心理表征的高效性,但这不容易观测,好在我们只需要考虑是什么让他们的训练方法与其他人的不同就可以满足。记住这些操作的目的是让你有目的的联系,并为你指出更加有效的方向。而这一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教练。
第五章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在工作中的刻意练习中,反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其中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指出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即参与者摈弃了一切照旧的习惯才能实现,而这涉及到三中固定思维的的错误思想。第一种是认为某人的能力同床收到基因特征的限制;第二种是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事,一定会更擅长;第三种是想要提高就要努力。刻意练习的心态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二室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而边干边学是一个好的出路,他是人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
在运用刻意练习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准确的判断最杰出的人做了什么,是的他们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
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区别,正式发展专业技能的传统路径与刻意练习的方法之间的核心差别。传统的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
在职业领域和商业世界中始终存在一个现象,重视知识,不重视技能,主要的原因是传统和方便。所以在专业或商 业的背景中涉及提高绩效和表现时,正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改进相关技能”,而不是“我们怎样传授知识”。
改进技能就涉及到新的方法。首先辨认出谁是专家,其次方法中具备及时反馈,以及高效的心理表征。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首先需要找到一位好导师,导师的其中一项作用就是在你的心理表征存在问题时向你提供解决方案。而个人在刻意练习一开始的过程中,心理表征是有缺陷的。注意,导师只能引导你到达他们或者他们学生曾经到达过的水平。所以在选取导师时,应当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当然专注和投入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专注,练习没效果。因此制定明确的目标,将练习时间缩短,是更加迅速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现在多与多数人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好的导师。这种情况下需要自己动手设计练习方法。尽管互联网提供了很多,但未必有效,为了寻求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需要一定的创造性。
个人练习方法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反复做一件事,目的是找出不足,并聚焦于已取得进步的方面。然后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个人方法中,心理表征的建设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作者提供了所谓的“3F”。及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通过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然后反复练习,通过有效的分析、确定不足后,想尽办法解决。
所有的练习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消极状态----停滞期。就是一开始进步神速,某一阶段进步停滞下来。此时如果停止不前,就不能进步甚至会倒退。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新的练习方式挑战你的大脑和身体。停滞阶段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导致练习不能进步,最好的办法就是稍微逼迫一下自己,但不要太狠,通过自己在超出正常水平的状态下会将“停滞点”展露出来。
所有的练习贵在坚持。保持长时间的练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一开始的动机。这里大多数人都有所谓的“新年决心效应”。存在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目的的练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难以坚持,即使你仍在坚持练习。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概念----意志力。艾瑞克森说无科学证据证明这世间存在一种可在任何情形中运用的一般的“意志力”。所以保持动机的优先级进一步提供。注意动机和意志力是两码事。
如何保持动机?这里首先要解释动机是什么因素构成的。对于那些长期保持有目的的练习或可以练习的人,有一件事情与之相似,即通常通过培养各种习惯,帮助自己前行。所以保持这种此类机制运行下去的动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继续前进的理由以及停止前进的理由。所以有目的的弱化停止前进的理由,就是多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那么如何增强继续前进的倾向?因为动机一般表现的形式就是强烈的渴望,可能是完全内在的,也可能是出于使用的外在目的。通过刻意练习并看到相应的效果,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动机的一部分。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动机,这是内部你自己给你的。还有一种外部动机,也是最强烈的,就是所谓的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的强有力主要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群居生物。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有非常好的运用效果。通过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聚集清理,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到达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一种孤独的追求。那么通过精心设置的目标,可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他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到达一个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奖励,给自己的无限前进的动力。
第七章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套路。第一阶段就是产生兴趣。通过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之间强烈的互动,是形成对该事物充满热情的第一步。第二阶段就是变得认真。第三阶段就是全力投入,第三阶段这里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年龄和适应能力的关系。首先身体适应能力受年龄影响最大。心理适应能力比身体适应能力更强。第四阶段就是开拓创新。
第八章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艾瑞克森在所有的演讲中,一直坚持一个基本的信息。那就是杰出的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的杰出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第九章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世界
艾瑞克森列举了刻意练习在多种行业及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不关心所以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