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被誉为千年之都的古都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他去拜访这位哲人一探究。全书记录了两人五个晚上展开的辩论。
从粘性的角度分析,开篇哲人的观点就打开了读者的认知缺口,制造了一个意外,抓住了读者注意力。
持不同观点的青年要拜访哲人,角色冲突也让身为读者的我产生持续的好奇,将会展开怎样的辩论呢?
这本书很薄,全书以对话的方式写成,读起来不费劲。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我几乎一鼓作气把书看完。
本书主要是介绍阿德勒的心理学。把其中几个对我触动较深的概念拎出来,颠覆常识的观点还真不少。
1.选择论
1)观点:世界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的心智选择给客观世界赋予了主观意义。
论证:井水大体上是恒温的,哲人家附近的井水常年17度左右。为何人夏天喝觉得冰凉,冬天喝觉得温润?
17度井水是客观的,人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喝出了冬暖夏凉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真实的,是人赋予的。
2)推论:过去的经历也是客观的,欢乐和痛苦都是人自找的。
论证:同理,人过去的经历也是客观,无所谓好和坏,是人的解读赋予了其幸福或痛苦的意义。
举例,同样对于半杯水,有的人关注杯子上面空气的部分,只剩半杯水了;有的人关注杯子下面有水的部分,还有半杯水呢!
同样面对车祸,双腿被截肢,有的病人很庆幸能够活下来;有的病人痛苦得死去活来,抱怨为什么不幸的偏偏是自己。
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内心欢喜,看到的世界就欢喜;你内心悲痛,看到的世界就悲惨。换句话说,你的欢乐和悲痛都是自找的!
到了这一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乐观解读,有的人却选择悲观的解读视角呢?即,人为何会自找不痛快?
答案是选择偏好。
3)观点:持续的历史选择偏好造就了人当下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可以被重新选择。
举个例子。垂钓者坐在池塘边,水面平静如同镜子,连波纹都没有。忽然,池塘的右边跃起一条鱼儿,然后湖面重归平静。
请问,是否一切都恢复如初了呢?
不。如果现场有脑磁扫描仪的话,就会发现垂钓者的大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脑神经细胞被分配到关注池塘的右边。
鱼儿跃起来之前,垂钓者的注意力可能平均分配,鱼儿跃起来之后,垂钓者的更多的注意力偏向了右边。这就是选择偏好。
长期持续的选择偏好造就了人当下的心智模式,导致了他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是偏悲观的人还是偏乐观的人。
到了这一步,就会自然而然提出问题:既然心智模式是选择的结果,那么心智模式是否可以被重新选择?
答案是可以,但是很难。难在哪里?
难在多数人缺乏改变选择的勇气。下面介绍的“目的论”会进一步颠覆你的认知。
2.目的论
1)观点:人做任何事情都蕴含着某种目的,决定人当下状态的是你选择的目的,而非过去的原因。
与目的论相对的是原因论,认为决定当下状态的是过去发生的原因。这是典型的因果思维方式。
活在痛苦之中的青年列举了种种原因,从小不被父母关爱、有个优秀哥哥、上普通的大学、长相中等偏下,这些是造成他自卑的原因。
阿德勒明确否认原因论。首先因为过去无法改变,纠结无益;其次过去是客观的,赋予过去何种意义取决于当下的你。
用目的论来解释青年的情况,青年首先有了维持当前自卑生活的“目的”,然后再“捏造”种种借口来说服别人和自己当前生活状态的合理性!
读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惊讶:这说不通啊,为啥青年要维持当前自卑的生活状态呢?
因为是这么做有反常识的好处。
人宁愿选择维持现状,也不愿意面对未知的改变。哪怕现状是痛苦的,它是已知的、熟悉的,人也因此具备某种掌控感。
一旦要打破现状,人就要被迫面对不确定的未知。那些想改变现状而又止步不前的人,虽然嘴上抱怨,但终究缺乏选择改变的勇气。
2)推论:情绪也是根据目的来选择的,所谓的愤怒、悲伤不过是达成目的一种手段而已。
上面的观点太过颠覆常识,青年一时难以接受,他试图举例说明并非所有事情都能用目的论解释。
青年性格温文尔雅,有天他衣着得体和朋友去咖啡馆,结果服务员把咖啡撒到新买的衣服上,于是青年勃然发怒大骂服务员。
青年认为,在这个例子里,他发怒是身不由己的。因为他被冒犯了,弄脏了刚买的衣服,因此产生了愤怒。这是原因论的解释。
哲人辩驳了这种观点。目的论认为,人的目的发生在前,情绪发生在后。是青年先有了压倒对方的目的,才产生了愤怒。
认知标签理论认为,外界的刺激会唤醒大脑,大脑会分析唤醒原因并贴上认知标签,认知标签决定了人的情绪和身体反应。
青年的目的就是大脑选择贴的认知标签,他的目的是威慑冒犯他的服务员,因此他选择了愤怒。
我们换个假设场景,假设弄撒咖啡的是青年一直爱慕的女神偶像,他是否还会发怒呢?大概率不会。因为他的目的变了。
他的目的是找机会靠近女神,弄撒咖啡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天赐良机,他心里很可能会窃喜。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的情绪服务于其目的。所谓的愤怒不过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重要的是你选择的目的。
阿德勒的心理学充满了顿悟的味道。说到这里,就不难理解本书开篇哲人的论断“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3.自卑与超越
1)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想要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孤独发生在被群体疏离时。
没有人际关系就没有所谓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必须依靠社会意义。没有社会,钻石只是只石头,钞票只是废纸。
让我们感到自卑或骄傲的是我们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必须依托于社会意义,因此人的一切烦恼源自于人际关系。
2)自卑感向人逼问自身价值。
把人生看做赛场,势必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当自我价值判断较低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因为自卑感会向人逼问自身存在价值,人必须予以回答。
下面是三种不健康的面对自卑的策略:
有的人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当做借口来使用,让自己维持现状,阻止改变。
自卑情结发展到极端情况是卖惨,借助自身不幸来压住别人,夸耀自己的不幸来彰显特别。
有的人会产生优越情结,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通过打压他人彰显自己的优越,其本质也是自卑。
3)正确使用自卑,选择自我超越。
健康的自卑不和他人对比,而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跟目标比,发现差距,不断地超越自我。
唯有停止与他人竞争,才能对他人的成功给予真挚的祝福。因为他人的成功不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他人不再是敌人,而是我的伙伴。
4.自由与课题分离
1)寻求他人认可意味着失去自由。
寻求他人的认可意味着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把自我价值的定义权让渡给对方意味着失去自我。
问题是,为什么人总是倾向于寻求他人认可?
这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相关,奖惩教育塑造孩子从小认可父母师长,长大后认可上级和权威。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我们,自然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追求他人的认可而非内心的价值。
阿德勒说,寻求他人认可的人还没学会课题分离,错把别人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来追求。
2)实现课题分离的三个重要原则
①谁承担最终责任结果,这就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领回去。
例子: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非父母的课题。要让孩子承担100%责任。
②不让他人干涉自己课题,干涉等同于操纵,坚决捍卫自主权。
例子:结婚是子女的课题,而非父母的课题。父母催婚是越界干涉,势必遭到子女反叛。
③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干涉意味着剥夺了对方的自主权。可提供援助,即鼓励,绝不能干涉。
例子:宁可看着队员把问题搞砸,也决不可把项目夺过来自己上。否则TA永远成长不起来。可提供援助,但必须让TA来做。
3)自由就是找回自主权,意味着不再寻求他人认可,意味着拒绝他人,哪怕冒着被人讨厌的可能性。
课题分离意味着拒绝,拒绝意味着被讨厌,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没有勇气拒绝是因为你还没有意识到你所捍卫之事物的重要价值。人只有觉得自己有价值时,才会获得勇气。
5.共同体感觉
1)人生课题的修炼
阿德勒认为有三大人际关系课题要修炼:“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最终达到“自立”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通过种种借口(包括捏造他人缺点)来回避这些人生课题的人,都缺乏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而选择相信自欺欺人的谎言。
课题分离是实现人际关系自由的起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寻求“共同体的感觉”,与他人和谐相处。
2)寻求共同体感觉
所谓的共同体是指群体,我和你是最小的共同体,再往上有同姓、同窗、同事、同民族、同地区、同信仰、同物种。
要建立共同体感觉,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有三个修行步骤,缺一不可:
①接纳自己。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弄清楚哪些是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部分。
②信赖他人。把他人当做伙伴而非敌人对手。我选择信赖是我的课题,对方是否接受是他的课题。
③聚焦贡献。幸福即贡献感!当个体对他人产生贡献时,就会生出价值感,即幸福感。
6.认真活在此时此刻
道理都听懂了,接下来要如何实践呢?阿德勒给出的建议是,认真活在此时此刻。
阿德勒认为,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纠结过去,关注未来,而没有活在此时此刻中。
生命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刹那之中,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就爬山而言,登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爬山的过程。就旅游而言,抵达目的地不是关键,过程才是。
不要幻想未来会改变,当下即是未来!认真活在此时此刻最重要。
最后的总结
世界是客观的,无所谓复杂好坏,心智选择赋予客观世界以主观意义,人的欢乐和痛苦都是自找的。
心智模式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选择的结果。心智模式可以重新选择,难在缺乏改变、直面未知的勇气。
目的论认为决定人当下状态的是人选择的目的,而非过去的原因。情绪也是人选择来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
一切烦恼源自人际关系,价值判断依托于社会意义,价值判断高低带来了烦恼。
自卑感向自身逼问存在价值,正确面对自卑,唯有停止与他人竞争才能真诚给予祝福,跟自己比才能不断超越。
人生需要修炼的三个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最终达到“自立”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目的。
寻求他人认可意味着活在他人期望之中,失去自我。学会课题分离是自由自主的起点,自由的代价是被人讨厌。
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寻求“共同体的感觉” 。通过接纳自己、信赖他人、对他人产生贡献,收获幸福感和归属感。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纠结过去、关注未来,而没有活在此时此刻中。当下即是未来,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最重要。
Wilson Jiang
20220628
Madrid
北京时间每周日下午2点到3点半组织线上视频交流读书收获,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