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今天教育的模样,是明天中国的模样。”
(一)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出自任正非)
第一,教育有广度国家才有力度。
☞ 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越高,人均创造力就越强。
第二,教育有高度国家才有境界。
▲ “仅拥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具有情怀、道德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爱因斯坦
☞ 一个国家需要有一大批有良知、有境界、有价值感、有信仰的人。
第三,教育有活力国家才有创新。
☞ 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育怎么把个人的内在能量激活、把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和张扬。有活力的教育就在于要结合每个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到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内在能力。
☞ “独特性”是评价教育非常重要的标准。
☞ “扬长的教育”与补短的教育“”是两种教育的方法论。应当更重视抓实“扬长的教育”。
【思悟1】 一所学校的教育独特性在哪里?为什么要建构这样的“独特性”?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在哪?如何培养有独特性的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理想,是基础,关注、支持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是体现人才“独特性”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必然是足具“独特性”的人才。“扬长的教育”如何做?一方面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另一方面必须做好课程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建构起基于学科拓展、学科复合、项目化、研究型的校本课程体系,注重培养“T型人才”、“拥有创新自信的人才”和终身学习者。
(二)“阅读是教育的基石”
第一,阅读的过程是精神发育的历程。
第二,阅读能力是教育水平的标志。
第三,阅读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
【思悟2】 要致力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为阅读创设最贴心、最用心、最舒心的环境条件(阅读空间、阅读书籍、活动氛围)。
(三)未来来自今天的创造
第一,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更需要谦逊的品质。从谦逊开始,以合作为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第二,校长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
☞ 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在教室里“我说你听,我做你看”的过程,而是大家(师生间、亲子间、同伴间)在一起——一起做、一起学、一起研究、一起做项目的过程。
【思悟3】 只有校长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才能示范引领带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必须持续努力地打造学习型组织。同理,只有家长的终身学习能力,才能示范引领带动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孩子的父母,也必须持续努力打造学习型家庭。
☆ 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教育需回归本来,才能面向未来。”
☞ “教育”应更注重“育”——对学校而言,“育”更突出在那些非课程方式(隐性课程)的培养,熏陶、化育、育人。如:师生关系、生生互动、各种校园的规则与程序、隐喻、无意、日常、隐性或显性的各种学校生活经验,经常而又有效地在“育”。
☞ “器识”——人之器量(眼界、胸襟、情怀、信仰、气度、格局)和识见(眼力、脑力、笔力、脚力)。
▲ “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乃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菲茨▪杰拉德
☞ “远见卓识”——“卓”意味着不群,卓尔不群;远见和卓识大多情况下来自悟性、阅历基础上的信念和热爱。“多数人因为看得见而相信,极少数人因为相信故而能看得见。”极少数人这种因相信、凭器识而“看得见”即远见,即卓识。
卓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变为组织和社会的共识,对拥有它的领导者而言,就意味着一种充满风险的担当。卓识变共识,对领导者和他所在的组织、行业来说绝对是惊险的一跃,而对社会、对世界来说,这是改变历史进程、让人类向前进步的重要一瞬。卓识变共识,需要靠人际之间的激发共鸣。共情力与故事力让领导者那些富有前瞻但缺少证据支撑的愿景,能够成为追随者所共同向往、愿挥洒拼搏的梦。
☞ “我和我女儿这一代在毕业时所得到的赠言勉励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这一代人得到的赠言经常是‘find a job’,也就是‘找一份工作’;而我女儿这一代毕业时被社会寄予期望‘define a job’(定义一份工作)。”——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作者)
☞ 在器识力决定高下的未来,我们就得靠器识去开创以前根本不存在的工作,并营造一种让人更像人、而非让人变得像机器的工作环境,升华那些无法用最聪明的计算机取代的工作,丰富那些人性本质深深嵌入其中、无法被简化为算法、异化为机器的工作。
☞ 未来教育的要领——有温度的“育”,育出人的“器识”。更加看重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人性本质、情感联系和人文关怀。
☆ 约翰▪汉尼斯(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硅谷创新生态的重要塑造者之一):“未来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种特质。”
第一类,T型人才。竖线代表深度,代表在一个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本人理解: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度、深度、厚度)。横线代表合作的能力,代表与其他领域人才进行合作的能力,代表思考大事的能力,代表学习新东西的能力。(本人理解:跨学科复合的知识、思维、视野、胸襟、情怀)。
第二类,拥有创新自信的人才。创新自信意味着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意味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意愿,也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一个问题或困难的意愿。如果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就要有创造新事物的意愿,并且也要有不惧失败的勇气,要将创新自信和勇气结合在一起。
第三类,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意味着拥有探索和掌握新兴领域的能力,意味着不断进化。要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 优秀的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领域总是怀有极大的热忱、付出热情和精力、对专业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会激发学生们对所学领域的求知欲。
☞ ( 斯坦福大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尝试的机会,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方式。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自己主修的专业,还会鼓励他们涉猎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让他们参与艺术活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开发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向他们教授设计思维,教他们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集思广益,如何阐释新事物。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入很多可以实际操作的环节,要求他们不仅要理解概念,而且要学会如何应用。他们必须将想法带到实验室或者其他地方去亲自实践。从与不同文化背景同伴的交流互动中学习,从辩论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06.04第04版)有删减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