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有言,不知有秦,无论魏晋。讲的是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有秦朝的存在,更不要说之后的历史发展了。简言之,他们隔绝于世,不仅仅失去的是与外界人群的沟通,最关键的是失去了时间的概念。时间在他们的隔绝之后依然存在着意义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间是人们安排作息的依据,规律的生活总是看起来有利于人类的长期发展。时间在桃花源中依然存在着价值,只不过它又回到了最原始的位置。我们普遍意义上称时间的意义应该是将其作为历史的标度尺,比如1949年10月1日这个时间点对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间点因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与有荣焉。但是人类的生长寿命之于人类发展史,人类发展史之于地球变迁史又是沧海一粟,天地中一蜉蝣。我们无法直观的体会到时间的历史价值,反而会对3600秒有更直观的感受。
昨天早晨,查了自习室,发现并没有全天开放的,索性给自己放一天假。在准备aps之后接连上了德福班又去参加考试,难得有时间去书店逛一逛,恰逢《地下铁道》发售,打算去蹭完这本书。前一天晚上手机并没有充电,也便潇洒地放了手机,轻轻松松去书店看书,离开宿舍时8点多。
天朗气清,北京有这样的好天气着实不易,清晨的五道口与一天中的大部分并没有什么两样,汽车缓慢行进,各种自行车在汽车的缝隙中闪转腾挪,也许是最近共享单车的普及导致的自行车数量的爆炸性增长,行人仅仅能在汽车和自行车挤剩下的狭缝中再找出路,不管你来自于哪里,只要来到了五道口,你是不会看红灯的,因为大家貌似都这样。
来到了三联书店,转了一圈想看的新书一本没上。出于最近对于日文化的狂热,选了两本日本作家的书找个空位坐下来慢慢读,分别是是枝裕和的随笔集和吉田修一的《同栖生活》。是枝裕和的随笔集200页出头,每篇随笔最多一篇半,在短时间内可以看许多小故事,偏爱这种书。是枝裕和的电影我是看过一部的,麻酱演的《海街日记》,很治愈吧,从书中看来,阿是是一个温柔细腻的人,对父亲,母亲,女儿,妻子,搭档的演员,都是投入了交往的感情。他会对关系进行思考,这也许造就了他作为导演编剧二合一身份的职业敏锐感。书中谈到了福岛核电站,前段时间看了gakki的“奔跑的小马sp”,讲的是福岛核电站后,相马县人民如何灾后重建的。以前一直以为日本作为地震频发国,对于地震的防护以及心理疏导已经很成熟了,地震也许不会对日本人有那么大的伤害。福岛地震不仅仅是地震那么简单,海啸作为次生灾害同样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此外还有核电站核辐射问题,土地荒废了,就连动物,甚至人在社会认同感方面也会大打折扣。政府给出的建议是尽快忘记,貌似日本在某些事情上习惯使用忘记,痛苦什么的尽快忘了吧。这句话真的就像是鸡肋一样啊,就算灾民们忘了,周围的人还是会记得呀,邻国还会在不断提醒你,请日本管好你那些被辐射的海产品,不要出口到我们国。日本政府说过,我们希望用奥运会来振奋国民,怎么想都很别扭啊,没有逻辑关系的事情。棘手的事情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去解决,毒瘤永远会在那里戳着。有点扯远了,是枝裕和也是这样看的。
之后看了吉田修一《同栖生活》,讲了两男两女的合租生活,封面一句话很有范儿,这屋子虽然住满了,但依然有很大的空隙。也许是看了一半的缘故,我觉得这句话言过其实,有招引眼球之嫌疑。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就应该有距离的,你没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透明人,让别人对你了如指掌,我非常反感别人总认为会很了解自己,我对别人的私事并不那么感兴趣,缓冲带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摩擦起来才不会那么疼痛。谁说合租在一起的人感情必须要好,成为莫逆之交?这都是惯性思维罢了,总以为水到渠成,但事实上你可以选择拒绝。诚然,人总有倾诉的欲望,告诉别人心里的苦水,但不一定是同栖者,还有朋友,家人。由于这本书并没有看完,不做更多解释。
吉田修一的书看了一半不自觉有了慌乱感,在书店里找了很长时间的表,未果。不好意思打扰别人,但是对于知晓时间的渴望伴随着莫名的紧张感愈加强烈。放下书,赶紧走出书店,街上的人成群向饭馆走去,应该是到了中午吧,看书竟然看了那么久?拐入北语西门的巷子中,在满街的便利店寻找带有数字的圆盘,依旧未果,下意识的抬头看了太阳并没有到达正顶。之后来到了北语校园,学生们三两成群走进食堂,我拐进了他们图书馆,听说全场五折,终于看到了表,12点15,感觉又回到了人类社会。
不知道时间真的会给人一种社会错位感,感觉自己成为了平行宇宙的,别人并不能看到自己,强烈建议街上安装一些报时装置,这样没有手机的人也不会那么焦虑。
这个姑娘貌似偏爱粉色,寒假在自习室见她的时候,还是一件黄色的棉服外套。书包是粉色的,应该是布料,有两个肉色的固定带,粉色的杯子偏紫色了。希望以后回学校还能见到她,她才大学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