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写于1981年,作者史铁生。
教读这篇课文,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读文章,说说“我”的生活态度有哪些变化?勾画出相关词语。以“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过渡,顺势引出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母亲从始至终是怎么对待“我”的?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理解母爱的内涵。
学生很快发现,一开始“我”是“暴怒无常”的,母亲第二次提出看花时“我”虽然不耐烦但有所缓和,最后母亲去世,“我”和妹妹要去北海看菊花,要“好好儿活”(乐观坚强)。这种态度的转变和母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么母亲是怎么让儿子走出人生阴影的?找出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1、面对儿子的“暴怒无常”,母亲表现出的是隐忍、理解、宽容、担心。
在这里我补充介绍了史铁生瘫痪前的身体状况、瘫痪后多次自杀的情况。借助这一资料,学生很快理解,“双腿瘫痪”后“我”内心的无比痛苦以及“我暴怒无常”原因。学生的原话是:他不能接受自己双腿瘫痪的事实。是的,不接受现在的自己。这是史铁生当时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现在我们许多人面临的普遍问题,不接受,又无法改变,所以痛不欲生。
也理解了母亲看着人高马大多才多艺的儿子变成也眼前这样——瘫痪加颓废——内心的双重痛苦。可是,母亲努力掩饰起自己的情绪,一心一意要带着儿子走出人生的低谷,这就是超越了一般母爱的地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只是让他吃饱穿暖,更要让他在面对磨难时有活下去的勇气。从“她总是这么说”的“总是”,可以看出母亲从未放弃拯救儿子,儿子就是他的一切,即便是瘫痪了,也是一块“宝玉”,因为缺了角,就更值得珍惜。
一个小细节,值得记一下。我读:“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语气小心翼翼。学生会意,接道:“不,我不去。”语气坚决。我再问:“我带你去看看花吧?”还是小心翼翼。学生再答:“不,我不去。”不耐烦,声音更大。如此,我问了六七次,学生答了六七次。我的语气里是征询、期待、请求、小心,学生则是冷漠、烦躁、愤怒、排斥。
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母亲的柔韧坚持和耐心。不管儿子拒绝多少次,还是一再提出“看花”,带儿子散心,走出困境。
在此,我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经历,比如,在你生病的时候,在你犯错误的时候,想想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在你遇到磨难的时候,要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怎么对待自己的家人。
2、 面对儿子一时的松口“什么时候”,母亲表现出的是喜出望外,絮絮叨叨。
有一个地方学生提出来,母亲还记得“我”小时候爱吃豌豆黄儿,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说明母亲非常细心非常爱“我”,连“我”小时候的生活细节都记得这么清楚,“坐在我身边”这个动作说明母亲很亲切,对我很慈爱。
是的,这是文章中少有的温馨的情节,可是紧接着后面就写到母亲病重去世了。这里的场面越是温馨欢乐,后面“我”的心情就越沉重悔恨。先乐后哀,愈见其哀。
我让学生回忆,你的父母跟你讲过小时候的事情吗?提到过有哪些细节,课下可以写一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母亲,理解自己的母亲。
3、面临死亡,母亲那句没说完的话,后面究竟是什么?
学生的补充:“需要人照顾,请你们帮我照顾啊”,这是“托孤”。“我放心不下,没了我,他们可怎么办啊?”这是“难过”。“他们要好好儿活下去啊,告诉我的女儿,一定要照顾好哥哥。”这是“特别的关照”。总之,学生可以体会到,面对死亡,母亲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对子女无尽的牵挂与不舍。
至此,儿子终于从自己的“悲剧”中走出来,“看到”了母亲的痛苦,母亲的艰难,回忆往事,满是愧疚和悔恨。母亲的“死”,犹如一道惊雷,意识到母亲的痛苦其实在“我”之上,“我”只顾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完全忽略了母亲的感受。最后,“我”终于可以“接受瘫痪的事实”,可以按着母亲的遗愿“好好儿活”。这才有了后来文坛上的作家史铁生,而不仅仅是残疾人史铁生。他的身体虽然无法站立,他的精神却屹立不倒。
苦难是人生永恒的命题,怎么面对苦难,这是篇绕不过去的文章。
母亲用她的宽容、慈爱、隐忍、坚强、细心、睿智,引领儿子走出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儿子在母亲去世后,怀念母亲,追悔莫及。
这样的文章值得带着学生一读再读,不仅是读懂母爱,更是读懂对生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