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上课我已经慢慢可以适应了,了解了老师的习惯,想说一说我的一些感受。
关于课程形式
课堂上老师经常会有一些有趣的快问快答小游戏,可能和课程相关,也可能无关(kahoo)。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线上课程可以随时在聊天区域提问,老师还会有一个平台可以匿名写下自己所看到的内容,所写的内容所有人可见,大家可以匿名讨论,畅所欲言,老师会点评,好处在于不会那么尴尬,而且又能有表达的机会。其实,需要表达的内容也不难,就是在vedio中看到了什么,不用去在意表达得或深或浅,只要勇敢地写下就可以。老师的课堂不会很无聊,视频很多,老师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而且讨论很多。每节课前都有很长的阅读材料,基本看不完,和我过去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和文章几乎没看过类似,完全是我个人的原因,努力进步中。
关于课程内容
在本质主义、普遍论、进步主义、存在主义、社会重建主义中,中国做得最好的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本质主义和普遍论,这样的教育偏重基础与一般规律,中国以自身独特的国情创造出了应试教育的体制,努力将本质主义和普遍论在学生身上贯彻到底。缺点是过分的纪律性使学生渐渐失去创新的想法和能力,以及缺乏对社会复杂的真实情况的适应性等等。优点是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基础知识牢固,力求“以不变应万变”,相对公平等等。尤其在K12教育中突出表现,在这套哲学支持下被教育了多年的大学生往往不自觉地带有木讷的气质,大学也受到社会主流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较重的教师中心的色彩,也可能是适应学生需要的一种表现。
但是,站在全球的视野上看,本质主义和普遍论还是很有市场的,甚至在一些我们认为自由的国家,这两种教育哲学曾影响了他们的过去,现在仍然有一些残余,孩子以为,他们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当然,可能因为孩子被这样教育了十多年,莫名其妙就认同了它的某些价值,并且像井底之蛙一样觉得它无可替代)。另外,我们还要看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进步主义、社会重建主义和存在主义在中国的大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甚至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K12教育中也开始渗透了这些教育哲学,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作为范例。比如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是进步主义的实践,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群高中生做的黄浦江研究,这也可以算是社会重建主义的典例。再比如咱们有很多蒙特梭利幼儿园,可以是进步主义的典范,同时也是存在主义的典范。
所以教育哲学很难孤立地存在,至少在地区不平衡的中国很难。我们要做得恐怕是大胆尝试,多元结合。一定要注意哦走出思维定势啊!否则我们永远只是在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