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 Dweck非常痴迷于对“失败”的研究。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好像做什么事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很无助,生活中有不断的失败吗?
Dweck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她下定决心要找到其中的原因。于是她开始观察小孩子,并企图从两组不同的小朋友中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问题的答案。
1978年,Dweck跟Carol Diener一起做了一项研究。她给小朋友出了不同难度的习题,并记录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话语。
很快地,那些无助的小朋友便开始责备自己,其中一个说道:“我晕了。”另外一个孩子则为自己辩解道:“我的记性一直不好。”
但是,问题还在继续,而且越变越难。“现在一点也不好玩了。”有些孩子叫嚷道。但是他们的抗议没用,Dweck还是不断地向他们抛出难题。
最后,这些孩子终于受不了了。他们一直说:“我不做了我不做了。”然后他们开始讨论起别的话题,想借此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刚才刁钻的难题轰炸中解救出来。
“这周末有一个才艺展示,我会扮演秀兰邓波儿。”其中一个女孩说道。但即便是这样,Dweck还是不肯罢手,她给他们抛出了更难的题目。
这个时候,你猜发生了什么?
这些孩子开始犯傻了,他们表现得好像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努力答题一样,试图掩盖自己的失败。
比如,有一个小男孩已经被多次告知自己的答案——棕色是错误的,但他还总是要选它,而且嘴里还振振有词:“巧克力蛋糕,巧克力蛋糕。”
这样的结果也许并不令人吃惊。假如你曾经试过跟一群小孩玩棋盘游戏,你可能就见过他们做这样的傻事,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Dweck似乎遗漏了这一点,他们拿起棋盘直接扔到地上摔得到处都是,然后尖叫着跑开。)
但是,真正让Dweck震惊的——并由此改变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是那些成功的小朋友的做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这些榜样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为你指明了方向。”她后来这样写道,“这些孩子就是我的榜样。他们显然知道一些连我都不知道的东西,但我下定决心要弄明白。”
Dweck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像很多成年人一样,假如Dweck自己碰到了上面的情形,她会学着把自己的沮丧和愤怒隐藏起来,然后礼貌地答道:“我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要玩下去。”而不是弄翻棋盘。
她以为,那些成功的孩子会跟她表现得一样——他们有处理失败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被它打败。
但是,事实跟她想得非常不一样。那些成功的孩子不仅仅能够接受失败,而且他们喜欢失败!
当题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开始责难自己;他们舔一下自己的嘴唇,然后说道:
“我喜欢接受挑战。”
“题目越难,我就越应该努力尝试。”
当题目变得越来越难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并没有抱怨游戏变得不好玩,相反地,他们还会给自己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说:“我就快做出来了”或者“我之前就成功做出来了,我还可以再成功一次。”
还有一个孩子,当他被给到一个非常非常难,几乎就不可能解出来的题目时,他也只是抬起头看看实验者,然后说道:“你知道的,我还想着你能给我点线索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Dweck发现,这些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Dweck先前一直以为:“一个人的天赋是确定的。你要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假如你失败了,也就意味着你不够聪明。”
这也是为什么,当那些无助的孩子开始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接受现实了——因为失败仅仅是告诉他们,他们弱爆了(自己是那么容易就困惑,自己的记性是如此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当然也就变得不好玩了——谁会愿意被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呢?也难怪他们会开始转移话题。
Dweck将这种想法称为“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即认为你的能力是确定的,这世界只是一系列的测试来告诉你你的能力怎么样。
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观念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有趣的挑战来帮助你学习成长。Dweck将其称为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碰到更难的智力拼图时会那么兴奋——因为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具有挑战性,他们从中也学不到任何东西。但是那些难题就不一样了。这些题简直太棒了——可以让他们发展一个新技能,或者征服一个新问题。
而在之后的实验中,孩子们甚至要求将题目带回家,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它们。
一个七年级的孩子还这样跟她解释道:
“我觉得智力这东西是需要你自己努力争取,而不仅仅是被赋予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确定答案的时候都不会举手,但是我会经常举手。因为,假如我的答案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被纠正过来。或者,我会举手问道:‘这事我不明白,你能帮帮我吗?’这么做我就在提升我的智力。”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证明你自己有多棒。努力是一个不好的预兆——假如你需要努力尝试,还要不断地问问题,那显然说明你不够优秀。而当这些人找到了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想着重复做这件事,以显示自己对这东西有多么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成长,而这当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会成长。当他们对某件事情已经非常擅长的时候,就会把它放在一边,并继续找那些更有挑战性的事情,这样来保持持续地成长。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在自己不犯错误的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在自己为某件事苦苦挣扎,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时觉得自己很聪明。
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前者会埋怨整个世界,而后者会想着如何改变自己。前者会害怕努力地去尝试,因为一旦他们失败了,就说明他们是一个失败的人,而后者永远不会惧怕尝试。
而且,随着Dweck对研究的持续展开,她在各个领域都发现了上面的这种差异。
在人际关系中,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伙伴,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只愿意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人(而一旦双方之间有什么冲突,就会演变成非常可怕的争斗)。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CEO会不断地寻找新的产品,并不断地寻找优化的方法,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CEO就会缩减研发经费,然后希望从旧有的成功产品中挤出新的利润。
即便是在运动领域,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运动员都会通过不断地训练让自己越变越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运动员则会将自己不断萎缩的技能归罪于周围所有的人。
不仅如此,Dweck还发现,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即便是一些很小的干预——比如说告诉学生做得很好因为他们很努力地尝试了,而不是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很聪明。
诸如此类的做法影响非常大。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她还发现自己可以将那些原本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改变成积极的,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而她自己也改变了——从一个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以证明自己有多么聪明的思维定势者变成了一个寻找新的挑战的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这很困难:
“因为我开始承担更多的风险了。有的时候,我会回头看看,看看自己犯下的所有错误,遇到的所有挫折,然后,我会觉得非常痛苦(就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这时候你真想一头从这种状态中冲出去,然后往自己的脸上贴一层金。”
但是,她最终抵挡住了这个诱惑,并成为了一名业内领先的心理学家。
变得更好的第一步是相信你可以变得更好。在她的书《Mindset》中,Dweck解释了如何对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进行心理暗示。
固定思维的人会说:“如果你失败了呢?你会是个失败者。”而成长型的人会说:“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一路失败来的。”
而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成果的时候,我就想:这很不错,不过我早已经这么做了。我坚定地相信智力是可以改变的,才能是可以被习得的。
确实,我敢说我是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但我还是发现有些方面我有着固定的思维模式。
比如,我过去认为我很内向。每个人都告诉我我是一个既不外向也不内向的人。但从小我就很害羞,喜欢一个人读书,所以很显然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但是我现在长大后发现,这不是故事的结束。我开始善于主导话题,或者讲个笑话把大家都逗乐。我喜欢在聚会上讲故事,或者冲进一个房间向大家打招呼。
这方面我大有进步!当然了,我还不是我所知道的能主导聚会的那种人,但是我已经不再认为我们可以纯粹地贴上内向或者外向的标签。
成长型思维模式已经变成了我和我的同事的口头禅。每当我们感觉到有谁对工作有点抵触或者因为”我不擅长“而拒绝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说”Growth mindset!“然后试图解决问题,把它看作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测试自己的水平。这不再让人感觉恐怖,只不过是另一个需要投入工作的项目。
正像生活本身那样。
这篇文章翻译自Aaron Swartz的博文——Believe you can change,是Raw Nerve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关于此系列的介绍以及第一篇文章请查看我的历史文章:退后一步。
文中提到的心理学家Carol Dweck在TED上做过一次演讲,谈论的正是这个主题。
我也读过一本相关的书籍,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成功,动机与目标(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
作者是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Heidi Grant Halvorson)
关于这两种思维模式,涵盖了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