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者,其先齐人也。”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因破齐有功“拜为内史”(京城最高行政长官)。蒙恬出身将门,胸怀大志,善于治军,“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秦统一天下后,派蒙恬率军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南部)”,渡过黄河,夺取阳山。“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堑山堙谷,通直道。”“暴师於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巡视途中病死沙丘。赵高、李斯和胡亥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捏造罪名令扶苏、蒙恬自杀。扶苏死后,蒙恬觉得其中有诈,不愿自杀,请求复诉,被囚于阳周。赵高执意灭掉蒙氏,挑唆胡亥先杀了蒙毅,又派使者前往阳周杀蒙恬。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曹操评价这句千古名言说:“孤每读此二人(另一人为乐毅)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陛下。”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处死,从临洮修筑长城到辽东,挖沟渠一万余里,这期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就是我的罪过啊。”于是吞药自杀。唐太宗有一次对众臣说:“朕想向上古的尧舜学习,励精图治,不使本朝出现冤案。之前的历朝历代冤死的将相太多了,你们说说死的最冤的是谁?”众人议论纷纷,有说伍子胥,又说白起...,唐太宗摇头说:“朕观最冤的是蒙恬”。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蒙恬长期带兵在外作战,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过了几天,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三支竹杆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再用胶粘牢。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可见,这支秦笔的制作已采用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较之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大有进步。《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实际上,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先秦书籍中没有“笔”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现了。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后世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又叫“毛锥子”、“中书君”、“龙须友”、“尖头奴”等。
有文献记载或有现存遗址的蒙恬墓共有四座,包括山西省代县蒙恬墓,甘肃省正宁县蒙恬墓,陕西省咸阳蒙恬墓,陕西省绥德蒙恬墓。
山西代县蒙恬墓遗址,位于县城东上门王村,距县城30里滹沱河北岸平坦之处,遗址没有墓冢,有墓碑残片,可辨认出“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确定为秦代古墓,考证依据未见公开。代县人民政府于1981年将蒙恬墓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民间传说,门王村原称“蒙亡”,以记蒙恬亡故之地,后因村名不雅及村人为王姓,改称门王村。晋惠帝时,县令刘琨从径北(今浑源县)迁回崞县(今原平县),便开始筑城,但进展缓慢。农历四月十八日夜里,蒙恬托梦给筑城人说:“我是秦将军蒙恬,愿护佑一方”。在蒙恬神兵帮助下,崞县城池迅速筑成。人们便将农历四月十八日这天定为崞山大王庙会日,每年定期祭祀,迎神接福,祈愿平安丰顺。
司马迁《史记》载,蒙恬含冤而死于阳周。唐代张守节注解《史记》说:“阳周,宁州罗川县之邑也”。宁州即今甘肃省正宁县。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正宁县志》记载,蒙恬墓“在县(罗川)北二十里”。位于今正宁县永正镇友好村蒙恬洼组的南沟畔原场院处,现有面积约200平方米。据当地的老人回忆,在20世纪50年代,蒙恬墓冢高10余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周围长有巨大的楸树和白杨树。1958年,生产队砍掉墓地树木,在墓冢上取土,盖起饲养室。1960年,蒙恬墓冢被夷为平地,至今没有修复。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蒙恬祠在西北十五里”,说明咸阳县在唐代有蒙恬祠。宋代《太平寰宇记》载“蒙恬墓,在县东北二十里”,这是目前见到最早记载蒙恬墓冢的历史文献。唐代文献记载蒙恬祠在咸阳县城西北,宋代文献记载蒙恬墓在咸阳县东北,说明祠与墓相距比较远,先有祠后有墓,不是祠墓合建。遗憾的是,如今看不到咸阳县蒙恬墓遗存,具体位置也不能确定。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蒙恬冢,在州西大力川上,去州二里。”明万历年间,祁光宗编纂《关中陵墓志》记载“按绥德古上郡,扶苏监蒙恬军处赐死葬绥德,地有呜咽泉,当是。又有蒙恬墓在州城西南一里。”现陕西绥德县第一中学校园内的蒙恬墓,墓冢高大如山,现存遗址情况与宋代《太平寰宇记》所述一致。清代顺治18年间编印的《绥德州志》记载,蒙恬墓封土原为馒头形,高20多米,当地民间传说是由数万将士用战袍兜着泥土堆垒而成。1984年,文化部门考古勘探蒙恬墓冢,清理出秦代的夯土层。此墓原有两块清代石碑,其中一块高1.42米的石碑已经断为两截,为清乾隆年间绥德知州张元林所立,碑上镌刻的“秦将军蒙恬墓”六字由前任知州江土松所书。这处古墓遗址,除清代墓碑之外,至今也没有出土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相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