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乡村,“互”共赢——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就后胡村暑期社会调研
7月27日,围绕山东省乡村建设,深耕“美丽乡村”发展现状,延续“互联网+乡村振兴”模式的社会实践,硅小蒜科技助农团来到黄河沿岸的后胡村,深入当地,展开实践调研。实践团顺应数字化时代浪潮,通过“线上”加“线下”模式,以镜头记录该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村民农业生产现状,通过文字的形式为乡村基层建设建言献策。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走进后胡村,村庄干净整洁,房屋排列有序,宽敞笔直干净的水泥巷道通往家家户户,处处绿意盎然,整个村寨呈现出一派悠闲舒适的景象,而这只是后胡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查发现,后胡村村内常住人口约600人,这是其基本信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关注后胡村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后胡村内休闲娱乐设施
洪涝灾害威胁农业生产
硅小蒜科技助农团通过随机走访调研的方式了解到,近年来黄河流域附近一到汛期便阴雨天不断,降水量的增大导致黄河流域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加之后胡村村民们所分到的耕地地势较低,许多村民们的耕地受黄河汛期影响,玉米地被水淹没约20—30公分,不仅对于玉米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更是使庄稼人犯了愁。科技助农团随机采访的一位老人这样描述:“我们看到村里种的玉米受洪涝影响很大,一些玉米“趴”在水里,叶子已经枯了,庄稼人心疼啊“。为了减少洪涝灾害对于后胡村种植农业的影响,避免成熟的玉米在田地里发生霉变等情况的发生,后胡村采取了抢收抢种,抽水排水等措施尽力补救,力图保障当地农业状况的稳定。
洪涝灾害严重
土地分配不均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
据了解,后胡村内土地分配不均现象普遍存在,硅小蒜科技助农团通过采访得知,采访人家中有六口人,但是只有一亩半耕地,导致这位村民家里的吃饭问题难以解决。而另外仅两口人的家庭却有六亩耕地。加之去世的人不减土地,新生儿不增土地,致使土地分配不均现象加剧;接受助农团采访的另外一名村民表示,很想念以前种水稻的日子,“村内土地大部分被国家旅游局征收,用来建设黄河特色景区,一年补贴800元。还有大约130亩土地被个人承包,每人分到半亩地用于种植,一般都种小麦,留着自己家吃”。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后胡村不仅耕地面积少,而且由于临近耕地的黄河水较为浑浊,无法使用等原因,目前存在耕地用水困难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了该村农业发展的痛点问题,需要人们的关注。
采访当地村民
硅小蒜科技助农团有话说
通过本次实地走访调研,我们从城市走进乡村,在美丽乡村中感悟到全面小康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调研过程中该村庄存在的问题,我们深感痛心。切实解决农民无地种、种地难等问题刻不容缓。后胡村的振兴之路离不开村干部、村民们的奋斗,离不开胸有大志、心有大爱的社会企业家,离不开后胡村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将以振兴乡村、技术兴农为宗旨,将创新技术更多的惠及村民,为乡村振兴助力,让村民们一起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一起奋进乡村振兴的美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