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把新知识,跟学生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背景知识,就能够理解到新知识。
理解,是在背景知识基础上面所进行的推理。
理解是一种感觉,当我们对知识有一种不需刻意证明、合情合理的感觉的时候,就代表理解了。
我突然顿悟到,什么是传销、什么是宗教了。
当我们被强制灌输某种观念,达到不需刻意证明,以为本该如此的时候,就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的了。
这种感觉一经产生,这种观念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常识了,你理解了,变成了你认知结构当中牢不可破的一部分了。 一想到这一点,我感到不寒而栗。
理解是一种第六感,当我们觉得某样东西,比如说我们时常讲的待理解的知识点,是不言自明的时候,就意味着理解了。
理解有两种机制,一种是常识处理机制,另一种是背景知识处理机制。
前者讲的是,我们把待理解的知识,当作常识来处理。那要怎么样做呢?比如说机械式的记忆,反复的背诵,或者呢,我们要去亲身经历一下,体验一下,或者做个科学实验,原来不理解的就变成不言自明了,因为,我们要么就亲身经历了,要么就是通过实验验证了。这里要注意的是,通过反复灌输,也可能把一些原来不理解的东西变成常识处理,然后接受下来,这就是所谓的洗脑。传销或者是宗教传播,往往就利用这种机制,通过机械式的反复灌输,然后让某种观念变成被灌输者的某种常识,强制被接受下来,让他们信以为真,这就是不言自明的,无需证明的东西了。
后者讲的是我们通过背景知识,去理解待理解的知识点。以背景知识理解结论,这是理解的基本模型。 当学习者遇到新知识,就会产生不理解的感觉。这个时候他有两种选择,一是机械式记忆,二是理解性学习。 理解上的因果关系,并不等同于客观上的因果关系。因为x,我们理解了y,原因是合情合理,并不一定意味着客观上是因为x导致y,而只是理解了y。 从背景知识理解结论,可以看成是:因为背景知识,所以理解结论。也就是说,因为背景知识,所以感觉结论是合情合理的,不言自明的,不需证明的。
关于“认知结构”
(1)什么涵义?
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 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2)怎样形成?
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其重要的能量或因素。格式塔学派的德国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分化、概括化与再组织三种方式。
(3)什么作用 ?
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越高、可分辨性越大、稳定性越强,就会越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