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道健身的重要性,却还是忍不住甜甜圈,冰激凌的诱惑,更养不成去健身房的习惯。
知道熬夜的危害性,却还是一上床就习惯性拿起手机刷微博,逛朋友圈,恍恍惚惚就到了夜间2点。
知道拖延症正影响你的生活,却往往还是在规定日期的前一天匆匆完成任务,完全忘记自己多少次因为质量不过关挨批。
看了那么多文章,学了那么多道理,深深明白习惯的重要性,自己的生活却一如惯常。那么多故事说明习惯改变生活,却很少人讲讲“习惯”背后的运行机制。
所谓两军交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习惯工作机制的有限认识,势必会成为你个人成长的强大助力。
02.
那么习惯是如何产生的?
《习惯的力量》里说“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行为。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的,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越来越自动化,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习惯诞生了。”
或许有点拗口,但以初中生物学的知识来解释,习惯在身体里的“长相”就是:一旦某个习惯指定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部信号触发(即暗示),脑中就会有一个电荷沿着这条通路放电,然后你就会有一股想进行这项惯常行为的强烈欲望,然后去实施该行为(即惯常行为),最终获得某种满足感和充实感(奖赏)。
举个例子:假如你有每天一醒来就有洗澡的习惯,那就会有一个神经通路和洗澡这个行为关联。你一醒来(触发或者叫暗示),这个“洗澡神经元”就会放电,然后你就会自发的去洗澡(惯常行为),最后身心舒畅,期待美好的一天(奖赏)。
如果还有人不理解,那么恐怕我得搬出麻省理工学院曾经进行过的老鼠迷宫实验,实验大概如下:
研究人员将一群颅腔被植入检测装置的老鼠放到了T行迷宫中并在迷宫另一端放了一块巧克力。迷宫的设置是让老鼠先待在一隔板之后,隔板打开时会产生咔嗒声,之后再观察老鼠的行为。实验显示,老鼠听到咔嗒声后,隔板消失,之后在走廊游荡一阵,嗅嗅各个角落,挠挠墙壁,最终闻到巧克力味并成功找到它。
研究人员不断重复这个实验,最后老鼠熟悉了路线形成了习惯:听到咔嗒声,随即穿越走廊,左转去吃巧克力。
之后,研究人员把巧克力拿走或改变位置。再把老鼠放进去,咔嗒一声,天啊,老鼠的老习惯又出现了....。研究者将这个过程用一个回路来表示(就是前文说的过程):
这个回路越来越自动化,习惯就形成了,也就是大脑里产生了一个神经回路与行为的关联。
03.
这个实验测试也揭露了一个事实:大脑将一系列有意识,事先会进行思考决策的行为变成一种无意识自发的惯常行为,这就是习惯形成的基础。
也就是说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在完全参与决策,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去做其他的任务。
这回你明白了吧,为什么你起床不经思考判断就去刷牙洗脸,为什么出门穿鞋时,脑子里想着待会吃什么早餐,却能自发的先绑左边鞋带。为什么现在开车想都不用想就上路,而之前刚学完车的你却是全神贯注思考着:打开车库,开车门,调座位,插钥匙,看看后视镜,看看周边有无障碍物,心里估算着待会的道路情况.....。这一切都是习惯的力量。
既然习惯是由暗示(触发),惯常行为,奖赏这一回路构成的,那么是什么在驱动这一回路?
是渴求,由习惯创造出的神经渴求。
这个又涉及到著名的猴子喝黑莓汁实验(这里不过多描述实验过程)。实验表示:习惯只有在猴子看到暗示,开始渴求黑莓汁才会出现,一旦渴求存在,猴子就会开始行动,按照习惯回路行事。
想想吸烟者,他们看到暗示或受到触发,比如一包烟,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渴求尼古丁的味道,开始渴求吸烟带来的感觉,从而无意识的打开烟盒。
再看看健身爱好者,只有他们在渴求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由大脑分泌的物质,具有止痛和产生快感的功能)的分泌或者运动带来的成就感,或者预期自己拥有好身材从而受到异性关注,这样他们才会自觉的换上运动装。
所以,如果你想更长期更持续的培养某个习惯,不妨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渴求是什么。
这就是习惯的整个运行机理。了解了它的运作原理,明白了它的回路结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调控它。
现在你对习惯“知己知彼”了。
总结: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暗示(触发),惯常行为,奖赏构成回路,然后一种渴求驱动这一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