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最重要的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即如果不经觉醒,那么你童年时在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会进入你的潜意识,让你失去真实的自我,而后,当你有了孩子,这些伤害又会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再现。因为一旦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幸触到了你的痛点,你就会不自主地用失控的情绪去伤害孩子,而实际上让你受伤的并非孩子本身,而是你自身潜藏的伤痛。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拖延症会让你大发雷霆,那么你最好审视一下你自己是不是拖延症患者,如果是,那你要意识到你真正受不了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你不敢面对的自己,如此,你就应该知道,孩子的拖延症是需要纠正的,但你中立公正地去纠正即可,而不用对着孩子发怒----当然,你还要去纠正自己的拖延症。你发怒只会让孩子受伤,如果孩子成年后也未觉醒,那么这些伤痛就只好一代代蔓延下去。
实际上,潜意识里的伤害不仅会伤害孩子,在此之前,它往往已先行伤害了我们的情侣、配偶,然而,因为孩子的幼小和无助,他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摆布,也更容易受伤。但换个思路想,如果对觉醒认识地够及时,我们其实可以在孩子来临之前,在与情侣、配偶的亲密关系中就开始自我疗伤,因为我们与伴侣来自不同的家庭,如果我们的伤痛点恰好不相同,能通过沟通互补疗愈对方的伤口,那是再好不过的。然而有时情况并非如此,也许宝贝在你觉醒前已降临人世,也许你和对方的伤痛点几乎一致,也许你的配偶已经帮你治愈了一部分心结,然而更深的部分还隐藏在你的心中,直至孩子出世。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孩子来为我们疗伤,因为刚刚出世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最原初,也最本真,借着这面最纯真的镜子,通过努力觉醒,我们也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通过孩子找到真实自己的具体做法有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尊重孩子”,但实际并不一样,“尊重孩子”是我们拿捏着家长的权威,有意识地去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行发展;而书中“觉醒”是指在精神层面上完全让孩子自由发展,家长只观察和陪伴,却不以权威去指导孩子什么。请不要误解,这里说的自由发展指的是精神层面,如果孩子的具体行为有偏差,那么父母必须及时纠正,比如你的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比如偷东西,不按时睡觉等,那你必须立刻马上拿出家长的权威,当即制止。而在面对爱好、专业、信仰及伴侣的选择时,你应当相信孩子的本真,相信他们会选择最好的,不要让他们丢失真实的自我,并通过观察他们找回自己的真实,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之间觉醒、良性互动的长幼关系。
实际上,在我看来,对于专业、信仰及伴侣的选择是可以通过从小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慢慢引导的。你可以在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告诉孩子每个专业大致是学什么的,对学习者有哪些要求,以后可以做什么,发展前途在哪儿,如果转方向大致又可以转向哪里,等等。而对于伴侣的选择,他青春期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多少观察下周围的亲戚朋友,看他们的夫妻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有些人是非常幸福的,有些人却只能以分道扬镳收场,有些人又是貌合神离,这样孩子到了婚龄至少不会受骗。至于宗教,你当然也可以告诉他它们好的地方与不好的地方,然后让他自己做选择。
“我们接纳孩子的程度同接纳自己的程度成正比”,接纳孩子,就是接纳自己。挑剔孩子,实则挑剔的也是我们自己。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事实上也是我们对自身错误的应对。
正如作者例举的,无论是对于我们“形象的、完美主义的、身份的、规范的、渴望控制的”种种的自负感,还是面对孩子“幼年期”、“可怕的两岁”以及初中、高中的挑战,父母的觉醒能够使得孩子与父母的视线由对外在的关注与需索,走向内心的宁静与强大。
现实就是现实。无论好坏。世上不存在“好运”与“不幸”,“生活中的一切境遇都是在为精神的进化提供条件”。
“生活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战斗和逃避的。”
当我们能够超越“有所作为”的生活形态和教养方式,不在汲汲于茫然的忙碌中时,不执着于生活“应该怎样”的时候,生活的真相就渐渐浮出水面,与孩子一同享受、感受当下的幸福就来了。
而孩子,具备强大内心与精神动力的孩子,终将找到真正的自己。
悟到此节,如作者所言,书中的后半部分的应对策略反而不重要了。大乘在前,小乘就任意撷取罢。
父母觉醒的一刻,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和谐相伴的宁静从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