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正面管教》,你听说过吗?
让我们来还原一下大部分人听说《正面管教》的心路历程。你即将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你还不知道如何教育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或者你有一个"不听话"的熊孩子,你用尽洪荒之力然后精疲力竭陷入不能好好教育孩子的自责内疚着急的深渊中无法自拔,几近放弃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你听说了《正面管教》,这个在一经面世就被奉为育儿"黄金准则"的养育方式直接被你当做了救命稻草。你迫不及待的学习和应用它,非常有用啊!然而在最初的欣喜若狂以后,很快你又感受到失望,重新跌回原地,甚至比之前感受更糟。
这是怎么回事?
在践行推广"正面管教"三年多的今天,我以为答案是:正面管教绝不仅仅是育儿的"黄金准则"。
第1幅图 正面管教的冰山体系
正面管教不仅仅是一个准则,它还是一个体系。
《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和琳·洛特是两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太太。(这个世界貌似老太太都很厉害啊!嗯,成为厉害的老太太可以列为人生目标了。)
尤其是简·尼尔森,刚刚度过她的90岁生日,仍然在身体力行的传播推广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以下简称PD)整个理念体系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冰山模型。
个体心理学
它的全部理论基础来自于冰山最下层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建议你可以读一读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作《超越自卑》。阿德勒认为人终其一生奋斗成长的目标就是为了超越自卑。人,生而自卑,我们带有自卑的基因。这种自卑感也许是来自于作为单个个体在浩渺宇宙存在的渺小若尘埃的深刻体验。祖祖辈辈,于是留存在了我们的基因中。
为了超越自卑,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让我们能够持续蓄能,并对抗自我渺小的感觉(人多力量大啊);价值感让我们体验个人的能力感,是直接超越自卑的心理源泉。
所以对阿德勒来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根本不成立,因为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即便就快饿死了,也是有这个追求的需要。
PD核心理念
PD就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核心理念。用人话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翻译。(此处应该有掌声)
它的核心理念包括:和善而坚定;错误是学习的机会;感觉好才能做得更好;不完美的勇气等。
当初《正面管教》让我醍醐灌顶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人们只有感觉好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当然也包括孩子们。
而"和善而坚定"可以说是正面管教最重要的理念,所有的方法和工具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实现效用。
PD工具
老太太们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不仅有理论基础,不仅有核心理念。重要的是她们开发了一套工具,你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不必成为一个个体心理学专家。
因为说到理念,放之世界有多少差异呢?我们都希望培养独立自信乐观快乐有能力的孩子。问题就是:怎么可以做到呢?
PD提供给你工具,而这是其他理念所欠缺的。
在它的所有工具中,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重要的,我以为是"破解密码"这个工具。不仅是因为这个工具的有效性,还在于它在PD的三个使用场景中都同样有效。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底层工具,是使用其他工具的指引线索。
"破解密码"是指破解对方行为背后的错误信念,这个错误信念形成于行为人的成长阶段,以为1)只有别人围着他转,2)只有他自己控制一切,3)只有报复别人,这三种情况下他本身才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或者是4)自我放弃。认为自己完全不可能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行为人的"不良行为"都来自于这四个信念。破解了这个密码,才能有的放矢。
第2幅图 PD的应用场景
PD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三个:在家庭,在教室,在职场。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它不仅是一个育儿的"黄金准则"的重要原因。它事实上是涵盖了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法则"。
PD在职场
在职场中,我们可以应用PD收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它也是我们提升领导力的利器。最近我正在研究设计将PD融入领导力的领导力提升课程。受益匪浅。然而PD在职场应该是国人最陌生的吧。所以才更加任重而道远。
PD在教室
PD在教室是一个典型应用,帮助教师管理课堂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要知道天才毕竟是凤毛麟角。学生的学习成绩70%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就是学生的情感与社会技能。PD可以帮助学生自律,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减少校园暴力和欺凌。最终当然可以实现优异成绩。可惜的是目前国内认识到PD在教室价值的学校还很少。
PD在家庭
PD最为人熟知的应用场景就是在家庭了。然而人们熟悉它运用在亲子关系中,却未必熟悉它还可以用于亲密关系中。夫妻之间使用PD也可以提升亲密度正走在被大家认识的道路上。
PD作为一个体系,不管是理论基础,核心理念还是工具在三个场景中都是适合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理念自不必说,老太太们对工具进行了适用场景的变更和定制,让每一套工具都更适用于具体的使用场景。比如有亲子教育的工具,也有亲密关系的工具,还有教室使用的工具。
第3幅图 我知道PD很好啊,但是……
故事又回到了开头,很多人学习了将PD用在亲子关系中,一开始觉得效果奇佳,很快就会抱怨"没有用"。这种抱怨的本质是"臣妾做不到啊!"
这就是我说PD不仅仅是育儿"黄金法则"的第三个原因:它更是一种自我觉察自我疗愈自我修炼自我成长的过程。
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条鸿沟!
PD不是一个知识理论体系的学习,它是一种技能获得和习惯养成的学习。
如果你只学习了知识,了解了它的冰山体系和应用场景,然并卵。
作为一个技能,你需要练习和反馈。
作为一个习惯,很抱歉这个无法传授(不过作为一名学习体验设计师我可以尽力帮助你,但是通过学习设计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你得学会用新习惯来替换旧习惯。
除了这些阻碍以外(这些都可以通过良好的学习设计轻松改善),更为重要的是PD挑战着你自己的冰山系统(你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你得观己观心,向内觉察。找到自己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信念。首先你要疗愈自己。这才能给你持续的跨过鸿沟的能量。否则迟早,你会感叹"臣妾做不到啊"!
不管在哪个场景使用,说到底都是自我的修行。取决于你自己是否愿意抓住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而将PD使用在亲子关系中也许是对你来说最能激发你自我成长动力的时刻了。
站稳了!穿越从知道到做到的这条鸿沟吧!
不过这样一来,PD就完成了自证系统的完美构建。PD肯定是有用的,如果没有用,那么是你自己做不到。
不具备证伪的可能性,那么还是科学吗?
我想重点在于我们不是要证明它是科学,它是正确的。重点在于它多给了我们一个选项。还是拿育儿为例。
你之前也许只有选项A)惩罚,选项B)奖励,选项C)放弃。现在你有了选项D)正面管教。
怎么选,由你来决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