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乔迁喜宴,好好一个家竟让岳母给分了……
很多人,想必都受过亲情之累。
最常见的是“索取”,借着亲人的名义,一次次地向你伸手,剥得你叫苦不迭,无以招架。
这一种,大家司空见惯的。
然而,世上还有另一种“亲情”,它不是剥夺,而是“强塞”,你是否遇见过呢?它所造成的伤害,比之无度的伸手“索取”,也许更能令人打寒噤!
1、■这样一种“亲情”,它不是索取,而是向你“强塞”
我有两位表兄,其中的二表兄三十多岁,为人有些腼腆,跟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那种。
他岳母长住他家,并且平时比较爱管事,久而久之,也就有点反客为主,俨然一副主人样。
去年5月,表兄家新居落成,四层楼房。他们兄弟尚未分家,但在产权上约定兄弟两各占两层。
普通人家子弟,家境本来不甚富裕,建房子的钱很大部分是向银行借贷。为了节省,表兄的妈妈就提议进宅时简单摆几桌酒庆贺一下就可以,请客除了自家的叔伯,就是两个儿媳妇的一些娘家人。核算一下人数,桌数不会超过十桌。两兄弟都纷纷点头称是。
没想到开席那天,亲戚朋友竟来了不少,大大小小不下八十人。作为主母的表兄妈见了这场面也觉得懵了,有些人竟素未谋面。
一问之下,二表兄岳母说出了原委,原来三分之二都是她邀请来的,济济一堂。并且来人都特给面子,送来的冰箱、空调、实木沙发等高档家私堆了一整屋,全是送给二表兄的。
而大表兄的岳家人按照约定,只来了岳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七八个人。因为听说只是简单聚餐,所以也就没送来什么家当。
看在眼里,憋在心上,两厢映衬,大表兄、大表嫂早已满肚子窝火。
酒宴开席,十人一桌。场地有限,只能轮着坐席。
由于来客比原来约定多了好几倍,事先没有作安排,所有亲朋好友只能是随意搭配,很多亲戚相互间并不认识,却坐到了一桌。
喜庆事嘛,这本也属稀松平常。
只不过二表兄的岳母,住在这个家里久了,就有点那个。眼看着席位有限,自家亲戚很多尚未入座,心里就有些发恼。
于是急匆匆地凑过去,以半个女主人的口吻发话,硬是把席上部分不相识的客人叫了起来,却把自家来的一班亲戚硬塞进去,占了席位。
屋内场地本来窄小,被她这么一轮搅和,一大群人无处落座,只好纷纷站到屋外马路上。
也就那么凑巧,被撵的恰是大表兄的岳家人。遭到这般无礼对待,心里那个气啊。
大表嫂见自己娘家人遭欺侮,再也气不过,对着正在指指点点不亦乐乎的那位外来“女主人”使劲推攮了几把,双方当场撕破脸打闹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好好的一场喜庆事,转眼间竟然演变成双方亲戚的一次“全武行”!
进宅不到三天,两位表兄便分了家,各过各的日子了。
以亲情的名义,结果强塞给你的,却是一枚最苦涩难噎的恶果!
一个人,如果不幸被这样的所谓“亲情”俘虏,那你就别想再有宁静和安详,它太残暴,也太虐心,可以把你家庭的天平完全打翻倾侧,揉碎。
现实中,不知有多少人“享受”过这等亲情的“虐爱”。
我有一友,家境本不宽裕,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
按照他美满的设想,本是要在为之奋斗了近十年的城市寻找一个小小的落脚点——买一套小公寓。
他的职业是码头搬运,风里来雨里去,辛苦打拼,好不容易攒到了30万,够给一套普通房子的首付。
去年夏天,他正美滋滋地畅想将在这个城市过上“有家”的日子,一边由中介带着到各个楼盘晃悠了一大圈,看中了一套小复式,正要下订的时候,他妈妈就来电话告诉他,老家农村的宅基地被他叔叔打起了主意,如果空在那里不建房,没准哪天就被人家占去了。为着你们兄弟的将来打算,还是先得把房子建起来。
听了这话,他一阵苦恼。
跟老弟一商量,老弟向着他妈,说:“还是先在老家留点根基吧,在城里买房,咱还有机会。”
意见上“二比一”,他成了“少数派”,而且他也耳根软。
事情说定,老家的房子建了起来,兄弟两各掏20万。房子建得很光鲜,但我这位好友的荷包瘪进去一大截。
梦想了十年,要在城市“有个家”的日子,又被无限期地压后了。
看,也是一句轻巧的“为你好”,强塞给你一栋几乎无论是空间和时间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就把你的梦想掐灭了。你除了糟心,却不能怪罪谁。
以亲情的名义,结果强塞给你的,却是一副你本来没必要承担的重担子!
2、■轻轻一句“都是为你好”,便是致命伤。
这类亲情,很多是因亲人出于对你的私爱、偏爱,但你未必有福气消受得了,因为既然是带“偏”和“私”,就必然有损天道和人情。
这种强塞式的关爱,古往今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不鲜见!它们共同的口头禅,无一例外就是“为着你好”。
因为陆母对儿子说的一句“都是为你好”,南宋大诗人陆游本来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就变得悲催。
因为母亲的一句“为着你好”,伟大的圣哲——我们可敬的鲁迅先生也未能免俗,千不愿万不愿地接受了母亲送的一件“礼物”——第一任妻子朱安,从此让一位圣人孤寂了大半生,也同时毁掉了一名无辜农村女人本该拥有的平凡而完整的家庭生活。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你柔肠百结,犹豫不决,成了俘虏;在亲情迷雾的笼罩下,你逐渐被蒙住了双眼,一次次地迁就,退让,直至跌下无底深渊。
台湾作家柏杨在他的小说《丑陋的中国人》里,以“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大酱缸里,谁离了谁都不能活”来形容中国社会亲情乱象,论及家长里短的烦扰,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苦水相倾。少妇埋怨父母如何软硬兼施,逼迫自己与不爱的男人结了婚;崇尚丁克的年轻夫妇,说起父母想抱孙子的话题,内心也充满了纠结与烦恼……亲情的肆意“入侵”和“强塞”,使得每个人的生活处境变得微妙且尴尬。
因为彼此熟悉,所以不必遮遮掩掩,因为过分亲近,所以毫不客气。一旦被反抗,那种看似美好的初衷便化为一根利刺,时刻让你感到内疚、自责,于是,很多“听话的孩子”无奈选择了妥协,而这成为最致命的武器。
3、■你被“亲情”灼伤,因为你心太软!
一个人的生活,就象一把多条秤杆穿插在一起的复杂天平,需要在各个方向纬度保持同样的重量,天平才会平衡。
很遗憾的是,我们心目中的这架天平,却屡屡被一些纠缠不清的亲情所打破,乃至生活被它撕扯得支离破碎。
原因在于我们过于迁就,不忍拒绝。
因为是你的父母,骨肉相连,无论他(她)想什么说什么,总之是为你好,所以你从未提出异议。
因为是你的兄弟姐妹,血脉同根,无论他怎么想怎么做,让着点就是了,又不是外人,总不至于有恶意。
因为是你的叔、婶、舅、姨,亲戚份上,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太分彼此,几句话弄得大家不尴不尬,这又何必?
因为是你的……
够了,这就是你成了俘虏的原因——心太软,有的人却浑然不觉。
情面,尤其是亲人之间的情面,往往最具杀伤力。
我丝毫不怀疑亲人之间所付出感情的真挚、良善、崇高,但过于沉溺,就会产生毒素,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面对的真相是:亲情本身无法分辨是非啊!
如果你父母因为缺乏远见,却偏偏喜欢刷存在感,拿出家长的身份为儿女作主,作出一个可能将会对你影响终身的错误决定,你还会无动于衷吗?
假如家里的什么人,明明见识少辨别差,却天天热心地为你张罗一些不靠谱的事情,你还会听之任之吗?
亲情给你带来的尴尬和麻烦,往往是因为太盲目,太固执。
亲人的关爱,也许感觉很甜蜜,但如果没有兑现关爱的能力,也就成了最盲目的“侵略”,只要你心软,只要你迁就,最后灼伤的一定是你自己!
4、■在亲情“入侵”时,你忍心结起防卫的铁篱笆吗!
十七世纪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亲人之伤,就在于彼此亲密无间。”
在“亲情入侵”面前,你忍心结起防卫的铁篱笆吗?
如果他是一个外人,如果他以满腔热情替我们做了一件不大靠谱的事情,我们可以说他“帮倒忙”,
但如果他的身份换为你的亲人,身边人,你就没有勇气说不了吗?
亲情之伤,正是出于这样的“不忍心”,“难为情”,如果你毫无分辨地接受这样的“好意”,那么,最后伤的不仅仅是你,也包括你的亲人。
我的一位好友,他独立经营着一个手表配件厂,事业有成,家境富裕。
他的父亲是个房地产包工头,靠着年轻时代的打拼,前些年攒下了不少的财富。功成名就,他便相当自信,认为建筑房产是个赚快钱、大钱的行当,由此相当看不起儿子经营的手表配件厂,曾以命令的口吻告诫儿子“别浪费青春”,强行要求他卖掉手表厂,加入自己的房产开发。
我友是个相当冷静独立的人,他对房产行业有自己的判断,认为目前不宜再在这个行业作大规模投资。他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断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把他父亲气得七窍生烟。
就在去年,他父亲投资房地产失败,资金链断裂,工程全部停顿。
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听取父亲的“好意”,独立自主,最后保存了自己。
这个世界,亲人未必比你更强大,干吗要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呢?
当亲人的见识明明不及你,而他又偏偏不自觉,忘乎所以地对你发指示的时候,你还会保持“沉默是金”吗?
真正的亲情,它不是靠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或“听话”来维系,而是在明辨是非基础上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重感情的人,对亲情寄托了过多的期盼,甚至幻想通过这样的情感联系,来收获一点意外的惊喜!
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亲情,往往没有惊喜,只有伤害。
因此,我们不妨成熟一些,甚至“冷漠”一点,在此类“入侵”式亲情面前扎起一道铁篱笆,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也同时为了保护亲情。
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思辨能力很重要。
亲人为你好,心甘情愿地为你付出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爱很伟大。
但是,如果亲人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却乐于为你张罗一切,那么,这样的爱很受伤!
想必一个有智慧的人,对生活有足够经验积累的人,都能看清楚这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别人热情的给予保持适当的理智。
其次,稳固的人生屋厦,需要我们竖立起几根信念的支柱。无论是谁,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原则。一个原则分明的人,只要他信念的支柱不发生偏侧或坍塌,那就谁也没资格对你指手画脚,哪怕亲如父子也不行。在此,不要忌讳人家说你“好心当成驴干肺”,因为“好心”有时候并不比“驴肝肺”更管用。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资格被称为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再次,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亲密无间的并非亲人,而是一团粘腻的糨糊,置身其中,谁也不会感觉到舒服。
亲人之亲,是需要界限的。因为彼此离得太近,往往不是相吸,而是相斥。
真实的家庭生活必须带一点距离感,因为距离才会产生美。哪怕你们是夫妻,也是如此。
所以,即使至亲的人,我们也要敢于给他画界线,只要逾越了界线,哪怕是一片好心,也得明确地拒绝。只有战胜了这类过分的亲情,才能捍卫你的生活,捍卫你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