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第一次独立应该是脱离母体,这次独立是生理独立,距离真正的独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渴望被关注,追寻生存价值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但在行走的过程中难免徘徊犹豫,这些犹豫来源于各种声音,哪个声音大就会跟着哪个走。
成熟的人通过智慧的沉淀,经历的磨炼会慢慢听到自己的声音,跟着自己的心走下去,这个声音就是独立之音,它将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精彩的人生。
最近在教育我们家晴宝宝的问题上,我和家人出现了分歧。主要的问题是晴宝宝出现无理要求时要不要任由她哭闹,我的想法是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如果她哭即使是因为不合理的要求也要第一时间去抱她,让她冷静下来,然后慢慢开导她,可以转移话题,可以编个故事,可以送个礼物,总之不要无视她。
小孩子有想法,提要求就是独立意识的开始。她不知道什么要求合适,什么要求不合适,但如果无视她的要求,甚至责备她,她就知道只有我不哭不闹爸爸妈妈才会满足我。孩子就会以他人的感受为需求走向假自我,这样的弊端就是让人没有活力,失去创新,伪装自己。
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文化的传递都在克制我们,以满足他人为荣,以满足集体为尚,以满足自己为耻,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就像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将河水涌入大海才能激活整个水系统,造福更多人。
只有自己想独立才会有独立的机会。当然我们的独立意识会被很多人扭曲或是打压,比如很多人觉得孩子离不开父母,其实恰恰是很多父母(以女性居多)离不开孩子,他们会用爱的名义让孩子的成长停滞不前。据说,有位家长为已经上学的孩子吃米粉,而孩子已经6岁多,但孩子吃不了硬食物,经医院检查得了喉咙性肌肉萎缩(医学名字可能说的不准确),可见孩子已经被爱包围的太厚见不得阳光。
有了独立意识就应该慢慢有独立逻辑。
我们的三观是在学习中、实践中慢慢架构的,从知道什么是善恶,到什么是真假,再到什么一体两面,做什么事情就要承担什么后果的道理就会越来越清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会让我们更有成就感。人从原始的迁徙生活,慢慢顶着烈日,走过风雪,穿过山川,踏过河流,每一次选择都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下一步是怎么样,我们只有走一段总结一段,试过了才知道真正的路在哪里?
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真到河边我们就还是会像小马一样被各种绑架,甚至不敢看水面,不敢面对矛盾。恐惧毁了我们的理智,害怕遮住了我们的逻辑,我们以为躲着矛盾就可以让时间带走,其实这样更能让矛盾积少成多,越来越难以化解。
学会总结让自己看到对,看到错,又能破除对错看到中间的平衡,形成自我的判断而不是一味的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意见。据说英雄有一条路,首先是爱妈妈,与父亲争抢妈妈;其次是看低妈妈,回归到权利或是认同父亲权威;最后反对父母,成就自我。
我们要接受孩子真正的成熟就要接受他们的反叛。所以遇到问题不能躲,试着看走近它就可以慢慢化解它,这就是自我认知的再次独立。
想去独立又有独立思维就一定能迎来独立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行业归结到最后都是钱,贫贱夫妻百事哀,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独立的人生离不开赚钱的能力,有了钱才有底气让我们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有勇气向爱的人表达,才有勇气走向诗和远方,才有能力向一切不愿意说不。
独立的经济一定是在独立意识和独立思维之后的结果,拥有这三样东西就会是真正独立的开始。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一段话: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独立的人格才能让我们有勇气面对一切未知和不确定,让我们在选择求学之路、婚姻之路、事业之路上走的更加坦然,让我们在遇到瓶颈时更好的面对,用更加平静的心态接受它,改变它。
外出求学是我们一次很好的独立之旅,很多人选择了很远的学校这是潜意识的选择也是逃离父母的体现,能不能成功就看父母是否干涉过多,父母放的越多,孩子越自由,距离真自我就越近。
如果求学没有带来真正的独立,退而求其次还有婚姻。婚姻往往不是爱情的开始,而是各种博弈的开始,妥协成功则婚姻成功,妥协失败则性情大变。从结婚的当天开始就是两个人像蜗牛一样负重前行,不管是上坡还是下坡总要控制自己的节奏,让它安全的度过每一段路。
遵从自己的内心,发现真正的自我,写下一段以自我为名的路牌,需要从关爱孩子开始,需要从自己独立开始,需要从好的观念开始。
越独立越让我们有活力,越独立越让我们有自由,越独立越让我们有爱,毕竟自己的人生没人能帮的了,自己都不明白,毁掉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下一代。
文:慧眼识鱼
关注个人成长,每天记录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与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