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脑喜欢结构性的东西,所以结构越清晰的知识,大脑越容易记住
大脑喜欢图像化的东西,所以如果书籍或者文章是文字图片混合,会容易引起大脑的阅读兴趣,引导你继续读下去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最好做一些标记,标记的是一些关键词,或者一些重要的内容。我们通过简单的标记,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到这些重要的内容。当我们第二遍或第三遍再去看这本书时,就能一下找到内容的关键点。这就是我特别喜欢用荧光笔在书上做标记的原因。大脑喜欢奖励的东西,通过奖励提高自己阅读的动力。
碎片阅读
碎片化阅读,就是利用自己碎片化时间,以自己碎片化理解的方式去学习碎片化的内容。时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时间内对内容的理解也是碎片化的,学习的内容也是碎片化的。
碎片化阅读针对的对象大部分都是短时间阅读的文章,例如公众号,微博,简书,知乎,新闻等小型文章。
而系统性书籍需要使用后面的几个阅读法进行阅读针对碎片化阅读,需要建立一个“收集箱”,把你所有乱七八糟的,只要能看到的文字、图片还有文章都收集进去。有了这个收集箱就意味着所有资料不会再零星分散到各处。你会统一地用一个地方对它们进行保管和处理。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提炼、链接和融合。
1、 提炼的概念,就是在练习、读取的时候,选择对我们自己来说觉得重要、有趣、有价值的部分。
2、链接就是要跟自己的经验相关联,针对内容进行联想。
3、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
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的五个关键步骤: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提问,只有学会提问,大脑才会对内容感兴趣,认为接下来要读的书与自身息息相关。在阅读之前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有没有读过类似的书?
在提问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因为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只是要知道是什么,我们更想知道为什么和如何做。预习,是指通过阅读目录和序言来大致了解某本书的结构,包括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这本书里讲述的范围,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参考,哪些内容可以略过
扫读,“秋风扫落叶式”的阅读,到了这个步骤,就是要在10分钟的时间里快速地把整本书翻一遍,翻书的同时标记(或者折页,标签)出我们重点关注的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图表、标题以及一些关键词。
因为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其实真正有用的信息,只需要花20%的时间就能获得,80%重要的信息集中在20%的内容里。切重点,扫读时引起了大脑对这本书的阅读欲望,我们要用九宫格笔记,围绕着你的问题最多可以选择9个概念填入分析。
以上操作都是为了理解概念,再尝试认知升级。理解概念是指要了解某个东西是什么意思,如果想真正提升认知,好比我们知道鱼是什么样子,但如果想要把它做成寿司,那可能需要更多的再加工技术了。复习,概念可以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定位:
1、还有哪些问题要搞清
2、还有哪些书要深度研究
3、还要读几遍
如果想记住书里的内容——让短期记忆长期储存在大脑中,那么就需要用复习的方式来强化记忆。做完读书笔记之后,再去做九宫格、RIA便签,这时需要再看一遍书和之前做的笔记,才能够记得住这些“短期内容”。分享也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在大家一起学习时,在分享我们自己制作的知识卡片时,就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你分享得越多,学习的次数也就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教授别人内容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
主题阅读
碎片化主题阅读法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我们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碎片化主题阅读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即刻”app和云笔记。“即刻”的用途是订阅我们关注的文章。只要某个大神写了跟“阅读”相关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收到通知。
第二个主题阅读法,对书进行主题阅读,从最开始书单创建之前建立一个简单的认知,到建立书单、快速阅读、扫读、建立框架,到最后基于框架去寻找答案,一整套完整的流程。
第三种,是我们基于一个主题做长期的计划,进行长期的研究。也就是用你能接触到的所有方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往前推进。可能时机不成熟,也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你一直在关注它,你就一直在学习它。
无论是最开始讲的碎片阅读还是后来的快速阅读,都需要留意和收集那些框架性的内容,因为框架学习才是成人学习的基础,如果只是收集碎片,会导致我们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的学习状态。只有不断去识别框架,认识新的框架,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
我有一次做个人品牌阅读分享时,用这张图去20多本书里寻找答案,看那一堆书对于这9个问题是怎么回答的。这9个问题就是我的框架,我可以用这个框架中的9个问题去寻找答案。
如果你刚开始学习主题阅读,对于框架还不是很清楚,也有解决办法:很多书的目录就是很好的框架。
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目录分为检视阅读、基础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四章。如果想要做一个跟阅读相关的主题阅读,可以问:如何理解检视阅读、如何做基础阅读、如何理解分析阅读、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带着这四个问题去把书读一遍,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除了书本,有没有一个万能的,什么主题都适用的简单框架呢?有,就是2W1H——“黄金圈法则”,即“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它可以精简地来解释任何一个主题。
快速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主题阅读可以提升阅读的广度,但阅读的核心必须围绕两个字——理解,要理解所有阅读的内容。
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分为三个步骤——“练兵场”。“练”指的是寻找联系,“兵”指的是发现冰山,“场”指的是多场景练习应用。
寻找联系的意思是当看到某句话或者某个概念的时候,要下意识地尝试分析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其他的现象解释。
探索冰山,去寻求概念背后的底层规律。
多场景应用,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下自如地运行该理论。
深度阅读的前提是至少对某个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讲了一个概念:分析阅读。分析阅读指的是要把读过的书的内容,具体有什么逐一罗列清楚,也就是要用结构化的形式,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分析清楚整本书讲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什么样的概念。梳理清楚了结构,才能知道作者提出某一个观点的上下文边界,才能清楚知道他的这个观点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深度阅读其实不是从头到尾地精读,而是针对某个概念进行深度阅读。另外一个误区是认为深度阅读要记住所有内容。其实只要把概念理解到位,能产生更多的关联,能在多个场景中运用书中的核心概念,就是记住这本书的内容了。
当完成一个话题的主题阅读之后,可以继续针对该主题里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度阅读,也就是像冰山一样,除了给别人展现表面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分析深层次的内容,这就需要深度阅读去挖掘背后的理论框架,生活中有哪些案例,可以通过案例让大家现场进行练习。
如何行动与应用,要把深度阅读的方法用起来,把一个概念和生活应用尽可能连接,这样才能把一个概念讲得透彻。
其他知识
提高记忆的方法
- 我们需要反复地提取和存储,才能把这些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分享、写卡片、写笔记、再读一遍等反复处理信息的方式,才能把这些内容变成长期记忆。
- 在阅读的时候提炼重点,之后会加入一些个人的观点,然后再去重构一遍内容。这个过程结束后,你就会发现你对这些内容处理了三遍,而这三遍处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重复
收集书单
- 通过豆瓣读书阅读一些书评,例如想了解时间管理,可以在豆瓣图书搜索时间管理的相关内容,能找到很多时间管理的书,然后依据评分和评论来选择,一般来说8分以上的图书内容基本上不会太差。
- 百度。在百度里输入“时间管理”,加一个空格之后输入“书单”,就能找到很多其他人在网上发布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单了。
- 还有很多大神拥有自己的平台,如门户网站、公众号和微博等。
- 书的内部链接。很多作者会在他们自己的文章里提到一些其他书
举个例子,相信很多职场人士都想知道在职场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每个技能都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书籍,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阅读的书单。我当时就是把书单里所有能找到的书籍全部找来,挨个儿进行主题阅读。
不知道要读什么书的时候,可以尝试着给自己列清单。把你现在具备的能力列下来,把之前做过的分享、拥有的经验也列出来,然后问自己这些能力中哪些需要进步,经验中有哪些没有形成体系。例如我当时做程序员,同时也做了很多项目管理工作,但是让我去讲一个项目管理的课我讲不出来,这时我可以去列一个跟项目管理相关的书单。
心流
- 当你面对压力时,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就可以慢慢进入心流状态。所谓的心流的状态,就是进入“忘我”的读书状态,忘记时间的流逝。
习惯
- 养成习惯的三个条件:提示、行动、奖励,阅读习惯可以通过这三个步骤慢慢培养起来
九宫格笔记
- 就是把快速阅读中围绕你自身关心的问题,选择最多9个概念填入,然后关注这些概念进行认知升级阅读
RIA便签读书法
- 书中的内容片段,或者个人的理解用便利贴贴在当时的页面上,容易记住当时读书所联想的知识或者想法
洋葱笔记法
- 洋葱卡片笔记法的流程是这样的:先做标记,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做各种标记;之后我们要去收集,要打开自己的思路,看看碎片化的收集和整体化的收集到底都有哪些渠道;然后我们要进行整理,建立私人图书馆;下一步是做输出和转化;最后是尝试去做应用和各种实践。最后,从书上的卡片变成我们输出自己的卡片。
舒尔特方格法
- 提高注意力的一种训练方法
工具
- 萝卜书摘,这款app可以帮你识别书上的一段话,然后利用OCR技术转成文字,这样你就可以在读纸质书籍后创建自己的每本书的书摘片段。
- 即刻,“即刻”的用途是订阅我们关注的文章。只要某个大神写了跟“阅读”相关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收到通知。
- 印象笔记,用于收集和记录知识点
讲课
在讲快速阅读的时候,我们利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九宫格笔记本。一节30~60分钟的微课要讲3~9个概念,把这些概念讲清楚,就可以形成一节微课了。在做分享的时候,如果要把一些关键性的概念讲解清楚,时长在30分钟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实际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概念去延伸,每个九宫格里的概念都可以形成一个主题方向。比如《好好学习》这本书讲到了一些思维方面的内容,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寻找底层规律……基于这些概念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主题。快速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主题。
读书会
在商业领域有一个价值主张的概念,它包含了3个S:第一个S是Jobs,指的是用户平常做的工作、日常活动有哪些;第二个S是Pains,指的是用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觉到有哪些阻碍;第三个S是Gains,就是用户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提升。
你想开一个读书会,想做一次阅读的分享,就要问自己:Jobs:听众平时什么时候会想读书;Pains: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痛苦和困难;Gains: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想得到什么,是想读得快一点还是多一点,抑或记得多一点,还是单纯地为了想通过考试?
其他
很多人看到一篇好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会顺手转发,在转发的时候要可以写一段评论,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一旦加入了我们自己的观点,这个转发的动作就成了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情景,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准备理解,或者已经理解了这个内容。
阅读不仅是学方法、学概念、学模型,更应该学习的是理解概念,之后基于概念自己设计实践方法。
我们在学习阅读方法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做刻意练习。假如已经习惯了快速阅读,这时要挑战一些稍难的书,挑战一些比较生涩的书。要学会分配固定的时间在阅读上,每天早中晚要挑一个固定的时间阅读。
快速练手
- ①看完书的“封目序尾”,写下三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②阅读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并给自己写下接下来要完成的行动目标。③分析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需要做哪些努力,把它们细化到最小行动。④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即使是一小步,但每步都算数。
我的博客即将搬运同步至腾讯云+社区,邀请大家一同入驻: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support-plan?invite_code=16ds6a9hxe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