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第三篇,我听课记住了凤头、豹尾、猪肚。
我们常常做着自己讨厌的工作,只是为了我们买不需要的东西,所以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看到国威在朋友圈发我给他上完线的球拍,那就是我的一个标签,从走线到打结到磅数检测,会让国威这样的受众,体会到我做事情的态度。做到这样当然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但是有的事情却不给你足够时间打磨,你想做好、甚至逆袭,靠的是当今社会最好的品质“靠谱”才行!
从陪读开始到一模、二模、三模、高考、报志愿、等结果、出结果,这就是这几个月对我来说最核心的事情。
时间调回到两天前,这是闺女最终去哪个城市、那所学校读大学出来结果的前夜。
时间再回调到一个月前,闺女成绩高考成绩出来了,属于正常浮动范围的下限。开始报志愿我没在唐山,按照她的成绩我给选择了一些学校发给了她。要她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简单介绍一下报志愿权重高的家里人:我岳父大学教授退休、我小姨子硕士毕业大学助教、我小舅子大学的办公室主任、还有我媳妇中专讲师。我嘱咐闺女把我们选择城市的思路告诉姥爷他们,不要让人做无用功。家里面查城市、查学校、查专业,再讨论,还得答复亲戚朋友向家里人咨询如何填报志愿,那场面不是一般的热闹。
闺女交志愿的前两天我回家,这是我该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选择的时刻。志愿填报我用的是计桥,里面有过往三年高考的数据,主体思路是按照排名填报志愿,最后检测梯度值。我最终策略是在家里人选择冲的第一所学校之前加了六所学校,三所南京,两所成都,一所苏州的。然后是两所应该能走的学校,一个是成都的,一个是合肥的,后面是海南、湖南、成都的三所学校。
当时我的思路是,南京我和闺女最想去,成绩差得多,成都其次,成绩有点悬,最有把握的是合肥的学校,后面的意义不大。
在全国一片追星北上广、包邮江浙沪,填报志愿首选城市呼声中,时间来到两天前。首先查到的是第七所、第八所学校比闺女的成绩高30多分,我当时感到心已经上移了。看来志愿报高了,这要是等到志愿征集咋办?(想起闺女说姥爷知道最终报的志愿后,不满意的表情;想起岳母说的话:这经常帮别人家孩子报志愿,到了自家孩子却伸不上手。)
昨天早上查到的最有把握的第九所学校,第一志愿差14分,第二志愿高4分,但是没取上(先问了学校的招生办,解释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被之前的学校取走了,再问两位计桥的老师答案也一样),这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难道真的是逆袭成功了吗?
昨天下午查出了结果,被金陵科技学院录取了,居然冲进了南京!接下来闺女在电话里和我说的最多话:爸爸,我好紧张,这是咱俩的背水一战啊!
报志愿无怪乎两点,其一兜住最有把握的学校尽量少浪费分数;其二就有勇气向前冲。
接下来有人问我孩子以后就业咋办?我的回答是,能有这样的结果,于天、于我,于孩子已竭尽全力了,就业真的是她自己的事了。
记住去了南京不要想着回来!这是我对闺女重复三遍的话,也是对自己这段靠谱、逆袭经历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