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养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

关键词: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是清朝的李毓秀,依据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一句很重要的教诲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参照朱熹《小学》里面重要的内容,举出七个纲目编撰而成,三百六十句,每句三字,共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它是一部讲述人如何落实德行的养德教材。人们都希望能够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引路人。许多人都说《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就多少有点轻慢之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但是要知道《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大人、父母更应该学。孔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哪个不学养德?

《弟子规》分为总叙和正文两部分。总述就二十四个字“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序

学习《弟子规》的人,乃至研习中国文化的人,对“圣人训”这三个字要用心揣摩。“训”是训导、教诲之意。但“圣人训”决不是哪个圣人坐在那里,想一些条条框框要我们去照着做。圣人所训的决不是自己自以为是的奇思妙想,圣人借自己的口所训的是“道”,是自然法则。在中国“圣人”是指那些已悟道、明了自然法则的先知先觉。孔子说自己一生是“述而不作”,“述而不作”不是说夫子一生只说不写,都由子弟们记载整理。“述”是说夫子所说的,所教的都是上古圣贤所说的“道”和一直都在的自然法则,“不作”是说夫子在“述”这些“道”和自然法则的时候没有掺杂自己的任何想法。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也说自己一句话都没有讲,他没有讲自己的话,那讲的是什么?当然是悟得的“道”和自然法则了。

夫子在《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首孝悌”也就提到做人做事的根本,德的根本在哪里?就在孝弟,在尊敬长辈,在友爱兄弟的爱敬存心上。“首孝悌”也就是“百善孝为先”,所谓的修身养性也就是修“孝弟”之本,一个人修好了孝弟的德行,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历史最悠久,国运最昌盛?周朝八百年基业是果,因在哪里?就在孝悌。我们也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很优秀,只看结果对自己没有帮助,一定要把原因找出来,我们才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迪。

周朝因文王、武王、周公而立国,国运长达八百年之久。文王的祖父叫太王,太王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泰伯、仲雍、王季。王季生文王,文王生武王和周公。当初太王看到孙子文王诞生时,觉得文王有帝王圣主之相。大伯泰伯透过父亲脸上的喜悦之色,了解到父亲有把王位传给老三王季,往后传到孙子文王的手上的意思。泰伯善体父亲的心境,不声不响趁着要帮父亲采药的机会,跟二弟仲雍相约,两人上山采药就再没回来。因为他希望能让父亲不用顾忌他是长子,传位给他的三弟王季,再传给文王。

文王图

这一让成就了哪些德行?首先是孝道,善体亲心,孝养父母之志。其次是弟道,兄友弟恭,兄弟友爱,让出了孝弟。所以孔老夫子对泰伯、对仲雍的赞叹是“德之至也”,没有这样的至德绝对做不出这样孝弟之举。

《弟子规》中“晨则省,昏则定”说的就是文王的故事。他对父亲是早中晚一天问候三次,从不间断,才有了“晨昏定省”。看到父亲的气色、进食很好,他就非常欣慰;反之就很是担忧。上所施下所效,武王、周公也深得真传。有一次文王生病,武王服侍在侧,十二天没有宽衣解带,连帽子也没有拿下来,真正践行“昼夜侍,不离床”。

一家孝,一国就兴孝,除了武王承传文王的孝道,周公也承传了他的祖辈泰伯、仲雍“兄弟友爱”。有一次武王生病了,周公就在祖宗的太庙,写了一篇祈祷文,祈求折掉自己的寿命,让他的兄长可以延寿。周公祈祷文念完,至诚感通,周武王身体就好了起来。

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由周公辅佐。周公帮周成王选了几位老师,太师是姜太公,太保就是周公。成王成年后,传出了一些谣言,都说周公要篡夺天下,周公不等他的侄子说话,就自请到山东去。结果周成王走在路上,突见天有异象。以前的人很有反省的态度,看到天有异象,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人心与天地万物是有交感的,人心善就会风调雨顺,人心恶,就会灾难连连。成王看到这个现象反躬自省,想到是不是让叔叔离开这件事做的不对,也到太庙去跟祖宗忏悔。成王在忏悔的过程中,刚好看到周公为武王写的祈祷文,看到周公不惜向天祈求折自己的寿时非常感动,马上以天子之身,亲自带文武百官去把周公迎请回来。周朝因为制礼作乐、孝弟相传,绵延八百年。

一个家庭有孝弟可以绵延多久?中国历史上,孔老夫子的德行最好,他的德行感化了他世世代代的子孙,家风两千多年不衰。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由此可见孝悌的根本是“礼敬”二字。由礼敬自己的父母、兄长而礼敬天下之人。所以《弟子规》才要我们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胸襟。

“孝悌”是长养我们对长辈、兄弟的态度,“谨信”则是长养对待自己的态度,包括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谨慎有礼,为人处世如何诚实守信。

“谨”是教诲我们从谨慎中锤炼自己克己作圣的功夫,从谨慎当中蓄养自己“谨言慎行”的优良的品德,这才有了“诸葛一生唯谨慎”。不惟诸葛,所以成大事者,所有作圣作贤者,没有一个不谨慎的。毛泽东主席还谆谆教诲我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信”这是讲我们做人必须有信用,如果人没有诚信,将不能立足于社会。如果问在中国哪个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一定是“狼来了”的故事。当每个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给他们讲的一定有“狼来了”的故事。“狼来了”的故事告诫我们诚信则生,失信则亡。

“信”还包括信念,就是人生必须有志向、有目标。有一天子贡请教孔子,他说一个国家具备了哪些要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孔子想想说第一要兵,就是军队、警察,我们说国家机器;第二要食,就是食物、粮食,让人民能够生存;第三是信,人民要有信念,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信念不行。子贡又问,假如这三者必须要去除其一,先去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其兵”,一个国家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军队、警察,但是如果大家能够衣食温饱,民族有信念,它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子贡继续问,假如再去除一条是什么?再去除一条,那就是食。百姓可以没有防卫的工具,可以没有粮食,但是不能没有信念,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注定要灭亡的。所以孔子才说“人无信则不立”,没有信念就立不起来,人如是,民族、国家亦复如是。

“泛爱众”泛是广泛,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要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泛爱众的意思。精致的利己主义总是把你、我、他分的清清楚楚,而且把你、我、他看成是对立起来的零和游戏,这样自私自利也就理所当然了。“泛爱众”则告诉我们,人类、自然是一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你、我、他是众生国土的完美互补,不是零和而是双赢。如果对完美互补不好理解,那么爱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好理解吧,想想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你的环境,我、他是不是你的环境?一花一树是你的自然,我、他难道不是你的自然?如何才能和你的环境自然和谐相处,当然是要“泛爱众”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泛爱众”的最好诠释。

  “亲仁”就是对于有仁德、有学问的人,我们要去亲近他,向他们学习,使自己“德日进,过日少”,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学问。这样就能体悟到“能亲仁,无限好”。

“有余力,则学文” 出自《论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不是说做好了前面六条,有多余的力了,才开始学文,这样理解就南辕北辙。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要想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那你还得要学文,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否则就会“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补注》里头讲到这条时也说,这条不是说你先做前面六条然后才学文,应该是力行和学文要同时并举不可偏废。这样才能知行合一,解行并重。

古往今来,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林林总总,归根到底不外乎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够行稳致远。面对人生的疾风骤雨、大风大浪,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在哪里?当然在德行里。故《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们常说修身养德,好的德性不是天生的,是靠养成的,《弟子规》就是养德修身的良药。

看看现在的孩子的那些毛病,《弟子规》能不能给他们对症下药?

现在老师家长比较头疼的就是孩子的叛逆,原来父母的 “一言九鼎”,到孩子那里就变成了“一言九顶”,你说的他都能给你顶回来。叛逆是结果,你得找到它的原因,叛逆是现代病,古代是没有的,几千年的中国史书上,你找不到叛逆两个字。古时候孩子从小就被言传身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孝悌已经根植在他们的血液里,演化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的孩子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诲,孝道没有立起来,缺乏起码的恭敬、敬畏、仁爱存心。再者父母也没有以身作则演绎孝道,上所施下所效,你要孩子有礼貌,却对爷爷奶奶讲话很随意,他恭敬你? 你看手机电视却让孩子在你旁边做作业,他服你的气?当这些不服气慢慢积累到哪一天他跟你一样高,拳头跟你一样大就叛逆了。要治好孩子叛逆的病,重要的是重拾圣贤教诲“养子使作善”,为孩子立孝道,自己行孝道,以身作则当孩子的好榜样。

自私也是现在孩子的通病,孩子的自私一定是父母不明道理养出来的。佛经上一句话说的很含蓄却也深刻“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直指病因。看这样的情况多不多?父母孩子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父母爷爷奶奶争先夹起的第一口菜给谁吃?标准答案是孩子。但是这第一口菜产生效果你看到了吗?在这个家庭里谁最大?谁是天王老子?谁该享受最好的服务?孩子!如此种种、长此以往小皇帝、小公主在大家的爱心催化下成功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标签便是“自私”。这里没有对错,只能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孩子养成自私,原因是父母不明道德,自己的孝道没有立起来。人生处处是学问,小地方大学问,每个动作做出来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当你第一口菜给的是爷爷奶奶时,孩子看到的是孝道、孝心、孝行,立的是孩子的孝道、长养的是孩子的爱敬存心。爱要建立在道上,不能为情感所左右,否则上演的就是“慈母多败儿”。《大学》里面也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做事先后顺序对了,这个道才建立起来。你夹对菜了,就是教给孩子正确的为人子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晚上我们迎来了第15次家庭会议,里程碑式的变化是我们调整到晚上7点半开始了。 大家一起唱了三首歌。爸爸之前推荐...
    24的豆芽阅读 170评论 0 0
  • 12.13学习弟子规第六周复讲 12月13日,根据学习《弟子规》第六周要求,复讲如下: 学习总叙的解释 弟子规:弟...
    耿科阅读 453评论 0 1
  •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https://www.jianshu.com/c/da968ae2d498] 上榜絮语...
    张成昱阅读 569评论 0 15
  • “养德促学”成就幸福人生 王中熙 人生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理论上讲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现实却如了凡先生所言“...
    君子无器阅读 301评论 0 0
  •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甘棠书院阅读 2,4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