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周,每一门课都进入了结课阶段,离别的情绪蔓延开来,老师们似乎也变得絮叨了许多。向来以讲课为主的曹院长在最后一节课上也变得柔情多了,他脸上也多次浮现出难得的笑意。
谁要问这学期我最喜欢哪一个老师的课,我肯定会毫不迟疑地答道:安娜老师!她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我这学期唯一没有翘过课的课。回忆扑面而来……
一、
第一次见到安娜老师时,她身着民族风的长裙,脚穿一双清新舒适的布鞋,长长的辫子随意地从肩上垂下来。
“哇,美女老师!”
“好有气质!”
“她是少数民族的?”
安娜老师走上讲台,整理衣服,别上话筒,还没听见她说话,耳旁先传来同学们的轻声议论。我也忍不住议论起来,捂着嘴巴悄声问室友:“嗳,你有没有觉得这个老师有点像……刘涛?”“嗯,有点吧,侧脸有点像。”我们相视一笑,然后听到了老师推荐的歌曲《夜莺》。
自我介绍之后,安娜老师向我们提问了几个问题,印象最深刻的是——“你和语文相爱(过)吗?”看到这个问题,我有点纠结。爱?爱过?相爱?相爱过?不爱?单相思?表白了又放弃了?哎唷,这个问题好难呐,干脆不想好了。没想到后来这个问题逐渐清晰,答案是“感情培养中,从来未放弃。”
“真是个特别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室友们都在感叹,“完全不一样的教学风格!”
二、
有次上课,安娜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坐在旁边的室友听着听着眼泪就止不住大滴大滴的落下。那个故事很简单,却好像又不只是个故事。没过多久,宿舍里就开始流传一本书——《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个适合大人和儿童阅读的绘本。
三、
似乎安娜老师总能在我需要一些答案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无形之中拨开我眼前的迷雾。
有段时间我曾一度困惑于读书的意义,读那么多作品我们究竟想要得到什么?那天课上老师恰好讲到鲁迅的《故乡》和朱自清的《背影》,帮我解开了累积多天的疑惑。
鲁迅在多年之后重回故乡,发现那些印象中的故人早已变了模样,就连少年时的玩伴闰土也变得落魄,口口声声地叫他“老爷”。朱自清回忆起父亲的背影,少时骄傲自大,后来则多了些对父亲的怀念与愧疚。
她说,这些作品的可贵之处就是能让我们每个人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寻求普遍的意义。读《故乡》让我们感受到像鲁迅一样的人心中“故乡”的消失,读《背影》则让我们看到儿女的成长,父爱的成熟。
我恍然大悟,读书的意义不正是这样吗?每个人都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找到心灵的触动,这就是意义所在。
前些天看了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后特别喜欢,那些青春里的阴差阳错构成了回忆里的点滴美好,影片中的某些情节也一度让我热泪盈眶。可是,这些俗套的情节为什么就能够让人感动呢?
安娜老师上课无意间也提起这个电影,那时候她正在讲板书设计,她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火车,教我们有关板书的奇思妙想。她说,就像《我的少女时代》这部电影,正是后边的故事——徐太宇悄悄为林真心做的种种——为我们展现了观察的不同角度。如果提前把这些东西抛出,恐怕就没有那么感人的效果了吧。“所以,叙事方式很重要啊!”
就这样,我的心结一次次解开,眼前出现一片明朗。
四、
安娜老师的课从不点名。本班的学生很少逃课,蹭课的人却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每次上课前都要经历一场抢座大战,就像刚上大一那儿会,脑袋只充斥着几个字:占座!占座!占座!如此这般为何求?
她曾为参加说课决赛的同学修改PPT到深夜,调整每一个图片,每一句话,每一种色调搭配,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花纹;
她曾在讲课之余让同学们在窗边看散落一地的梧桐花,告诉大家要善于观察,用心感悟生活;
她会在课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所得,或对某个好电影而大加赞赏;
她会在每节课之前向同学们推荐一首歌,告诉我们要善于积累素材;
她会在课堂上推荐优秀的教育资源、新颖的教学模式、更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及一些有情怀的学校;
她也会在讲课之中穿插一些有关家庭、有关父母,有关宝贝、那些温情的点滴瞬间;
偶尔呢,她也会吐槽一下对课程安排的不满,那时候就像一个小愤青,然而之后还是会高高兴兴地上课……
就是这样,我看到了一个不乏激情、活力四射的年轻女教师的担当与情怀。
室友们闲聊时也常常谈及安娜老师。室友Q满足地说:“每次上完她的课,我都感觉到强烈的冲动去当一名老师!”室友S则相反,她有点失落:“每次上完课我都深受打击,感觉离当老师的距离怎么那么远!”我没有接话,心想或许成功的课堂能让学生有所启发,而安娜老师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