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了解并远离抑郁症,罗伯特·戴博德写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该书以蛤蟆先生抑郁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秃鹫咨询师的引导,回顾蛤蟆先生的早期经历,使得蛤蟆先生一步步从自己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最终拥抱美好生活。
此书的作者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上市后更是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此书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广大读者从逐步递进的故事情节中,悟出了纠结于自身的缘由,受益匪浅。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整本书并未讲述心理学理论框架,而是通过通俗的故事叙述浅入浅出,但其中蕴含的理论却很完善。当前同样受大家欢迎的P.E.T.父母效能训练具有简单而完善的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透过P.E.T.的理论来看蛤蟆先生的案例。
P.E.T.父母效能训练是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1962 年创建,并推出的一套简单、实用的父母训练课程。P.E.T.所倡导的核心观念是一致性沟通,而所谓的一致性沟通,指的就是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1、不越界
界限,即人,人的疆界。在一个人的界限被过多的侵犯时,就像泄气地气球,严重时会自我“放气”。没有了疆界,也就没有了自我。提倡疆界,无非是尊重他人的权利与需求,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负责任,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蛤蟆先生从小就没有自己的界限,一直被侵犯。他无法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也没有选择的权利,一直被家里操控着,无法成长为自己的模样。什么样的行为、学习什么、在哪里学习、学成什么样子都是被规划好了的。这一切的主导者便是蛤蟆先生的父亲,由于过分的期待,蛤蟆先生的父亲越界了,而且是严重而强势地越界了,这也是导致蛤蟆先生最终抑郁的根本性原因。
2、不评判
不评判要求双方都从感受与需求出发,从真相出发,从心出发。而态度,是非评判的。
不评判,不是指单纯的不批判,也包括不赞美。赞美会让孩子偏离自己的中心,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
蛤蟆先生的父亲一直用较高的标准衡量蛤蟆先生的行为,只要蛤蟆先生有所偏离,父亲便会批评与惩罚。父亲是那么固执地认定是非对错,又远比孩子强大得多,蛤蟆先生只有屈服于力量悬殊的能力之下,不断的认错。而这种认错并非是蛤蟆先生发自内心的,无非是想取悦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蛤蟆先生意识到他生活得没有自我,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正面评价而活,因此他就算有情绪也不敢发怒,因为发怒会招来恶意的评价。
秃鹫咨询师说,“在道德层面上,是没有‘错’的。心理分析不做道德评判”。也是说的“不评判”。
3、负责任
P.E.T.中所说的负责任指的是给孩子以独立自主的权利,父母适当放手,并自我成长。
蛤蟆先生想要的,是不被父亲允许的。父亲很多时候都是在替蛤蟆先生决定事情,小到细枝末节,大到未来的人生规划。蛤蟆先生从小就被期待成为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于是蛤蟆父亲就按照这个目标设计蛤蟆先生的生活。
时间久了,蛤蟆先生已经渐渐习惯了不需要为自己负责,反正都是父亲说了算。而这个习惯一旦养成,蛤蟆先生就变得有些依赖。
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负责任和爱,爱无关责任。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父母越来越成熟时,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成为孩子的榜样。蛤蟆先生的父亲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他却不是蛤蟆先生向往的目标,没有成为他的榜样。
严格意义上来讲,蛤蟆先生的父亲是不够负责任的,他从没有给予蛤蟆先生选择的权利,而是对他的事情进行包办,对双方都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父母要接受,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孩子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4、无伤害
无伤害:放下攻击,带着爱。
绝大部分人在与人相处时,行为和语言充满了攻击性,如“你真笨”,“你错了”,“都是因为你”……
蛤蟆先生的父亲对待蛤蟆先生很严苛,只要蛤蟆先生做得不好,便会受到父亲的攻击性语言,利用奖罚对蛤蟆先生的人生进行操控。
P.E.T.强调,在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做到及时回应孩子,不带攻击性地跟孩子表达,尊重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将会以爱为基础,孩子也会带着爱回应这个世界。
反之,则会抑郁。于是,蛤蟆先生抑郁了。
爱,不是道德绑架。
克里希那穆提《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中说,爱无法思量,爱无法培养,爱无法练习。练习爱,练习手足之情,这些依然在头脑的领域之内,因而并不是爱。当这一切都停止,爱就会出现,然后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
美好的关系是彼此看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彼此间不过分依赖,独立而又有联结。
自我调整,自我成长,成长即意味着不再逃避痛苦,不再逃避愤怒、悲伤、恐惧、焦虑等。蛤蟆先生正是在通过自我调整以后,经历了人生蜕变。他并没有忘记伤痛,而是选择勇敢的面对。
用海灵格的一句话结尾:你是受过伤,但你不是受害者,即使带着伤痕,你仍然可以生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