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向杨绛先生倾诉了自己的人生困惑。
杨绛先生给他回了信。
信里写有这样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作为巴菲特的导师和人生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既然读书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怎样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呢?
1.为什么要读书?
《深阅读》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观点: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丰富精神,深化思想,升华精神,那么,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就能变强。
具体的包括三大意义:获得信息、消遣、丰富精神。
网络时代的年轻人精神力量很弱,因为年轻人是以自己的兴趣来关注信息,这样的思想就容易困在信息茧房。
一旦不幸遭受了挫折,像挂科、失恋、失业等,很容易被不良的情绪控制了自己。轻则变得平庸,重则变得极端。换一个词是缺乏逆商。
书有很多类别,每个人出于不同的目的读书,大体可以归为三类:
(1)为求新知。
我将其纳入蓝色图书和红色图书。也就是让自己拓展视野,解决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
(2)为得消遣。
我将其纳入绿色图书和黄色图书。也就是让自己享受读书的乐趣,与现实世界并不强相关。
(3)为砺精神。
我将其纳入白色图书。也就是让自己过得清楚、明白,有助于自己计划、复盘和多视角思维。
2.如何选择图书?
读书最大的成本是阅读图书的时间,在选定读的对象之前,其实很重要的是选哪本书来读。因为有很多书可以供你读,每天都有很多的新书上市。下面三个方法供你参考。
(1)多在书店或图书APP上逛逛
相较于网上书店,去实体书店买书当然更好。因为只要自己多走走就能看到许多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而且自己还能把拿起来翻一翻,确认里面的内容,而不是仅仅依赖书名或书评。
如果不能去书店,那么去数字阅读的APP上,也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新书、畅销书和类别书单。我自己比较常用的有微信读书、网易蜗牛阅读。微信读书只要一直读,就会一直送无限卡;蜗牛阅读每天可以领取免费阅读时长。
当然,除了这种偶遇法,你还可以找你身边特别熟悉的爱读书的朋友,为你推荐。
(2)顺藤摸瓜寻找“下一本书”
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可以尝试读完全系列的书,可以是丛书也可以是作者的其他作品。我们每读完一本,会由衷地产生一种成就感,因此也就会更喜欢阅读。
在书店,同系列的书往往是排放在一起;若是网购,我们可以看到“经常购买的商品”“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购买”等相关介绍;你还可以看这本书是否在某个丛书里面或者电子书平台里的某一个套装书/专题里面。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我们针对某一主题做到深入具体的了解。这些书相互关联,互成体系,将形成一个结实而又庞大的知识网。到那时,将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思维坐标。
(3)充分利用“书评”和“书单”
公众号、APP等多个地方,其实都有不少的长短不一的“书评”。因为它们是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所以这些“必读榜单”还是很有大参考价值的。
京东、当当、亚马逊、知乎、微博等平台也常常会为用户推荐一些必读书目,并附有相应的推荐语。
一些大V也常写一些“读书感悟”,虽然有带货之嫌,但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字,判断其书是否值得我们阅读。
3.如何养成持续读书的习惯?
《深阅读》这本书里提到了五个方法:建议“自问自思”;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光有书架不就能变聪明;“一天一本”;“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我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分享其中三个:
(1)要充分运用感官来读书。
除了眼睛看字外,我喜欢用耳朵来听,用嘴巴来读,用纸笔摘抄。因为多感汇聚,精神自然而然就会集中。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感受书的魅力。
(2)一天一本法。
我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要读一本书,可以是读一本新书,也可以是重新温习一本书。不同的书速度是不同的,有的书1个小时不到就能读完,有的书10个多小时才能读完,有的书可以数月才能读完。平均下来是1天1本左右。我会专门设置读书的时间,也会随时随地读书。
(3)“输出”来倒逼“输入”。
说到读书,大家标准不一。以前我说自己读多少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先质疑,为了避免无谓的解释,我现在不会说自己一年读多少本书。我对于自己是否读过一本书,衡量标准之一是:是否能用自己的话将书的内容/精华讲给别人听。而形式就是尽量每天做到输出一篇书评,有的时候也许就是讲一个点。
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就如河水的浊流一样,如果只是漂浮在信息的表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认识不到问题的关键和本质。而人类思想的智慧,就如河水的清流一样,在河的底部,很深的地方,需要深潜下去才能找到。这就需要深阅读。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