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有点纪念意义的一个时间,微信发布了小程序。当天晚上朋友圈就炸了, 拉了无数的小程序群, 然后就是各个群炸了。。。场面太混乱,图就不截了土匪那天因为某些方面的事失眠,正好一个个巡查,看到3点,大致发现大家都在做什么小程序, 都在关注什么问题了。
先说结论吧,这个和 keso 今天发的文章《别瞎忙活了,小程序不适合你》,观点基本一致, 小程序的红利不属于营销,属于那些兢兢业业做业务,只是信息化和便捷性还不够的那些公司。
当天大概有100多个小程序被传出来,我大概用了十个左右,有一些基本上看标题可能就不想用了,比如什么计算器啊,看新闻之类的,腾讯自己家的几个像自选股,大众点评,还是可圈可点,不过这几个对于我来说是相对常用的,肯定还是会用app, 毕竟小程序路径比较长,而且体验肯定没有app好。
所以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应用需要用小程序呢?反正目前用的一个我都没打算用,不知道你们觉得呢?
具体哪些是小程序的主力方向,keso说的比较明白,说的真的非常好,我就引用一下
小程序的相关词应该是“场景”和“服务”,而不是“流量”和“红利”,这让很多开发者感到不适应。我断定,赶上第一波浪潮的这批小程序,能持续活在用户的场景中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会很快被用户遗忘,真正做到了让用户“试完即走”,没有第二次。
没有场景就没有小程序,这正是目前大多数已推出的小程序的命门所在——它们没有合适的触发场景。所谓场景,就是你只有走进了一家餐馆,在餐桌前坐下,你才会扫码点菜;你只有走到了一个公交站牌下,你才会扫码查看下一班车几分钟后到达。离开了这样的场景,你就跟那家餐馆以及那个站牌再无关系。在这样的场景下,小程序可以帮餐馆节省服务成本,帮公交公司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帮用户节省时间、提高体验。双赢。
所以,小程序实际上是企业在合理的时间,合理的场景下合理地满足用户的合理需求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出发点在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而不在营销和获客。很可能,我们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摸索期,企业去寻找最合理的场景,用户去习惯新的自服务的方式,就像我们今天越来越习惯扫描二维码,甚至不记得没有二维码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过的。
土匪的建议就是,对那些埋头实干的, 不管现在搞还是没搞小程序的,真不要着急,好好的自己做好自己的业务,某一天看到有合适自己的小程序样本, 学习一个可能更靠谱,这个没有啥网络效应,行业不同人家也不会介意。
对于那些想toVC 的,抓紧时间快速猛干, 能不能赚钱不好说,但总有人会上当的。。。(开玩笑了)另外一个现象就是, 就像当年移动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思维玩法一样,一拨人开始搞小程序培训了, 估计赚的比各位都多, 可以听,可以听所有人忽悠,但别被自己忽悠了:)
交流加土匪个人微信:tufei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