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她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从那年夏天母亲离家出走开始,他们家就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全家人仿佛身处一座悬崖之上,摇摇欲坠。此前,她根本不会意识到幸福是多么的脆弱,不知道只要你不小心,就能轻而易举地推倒幸福,让它粉身碎骨。此后,她母亲的所有心愿都变成她的承诺。只要她能留下。她一直是如此的恐惧。”莉迪亚自杀前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深刻揭露了她自杀的原因。
《无声告白》以莉迪亚的死为线索,以寻找凶手为主线,描写了詹姆斯一家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个家庭以爱为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压制孩子的个性,以至于内斯到哈佛大学上学以后,莉迪亚找不到能理解自己的人,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让她窒息,最后,选择了离去。父母的爱加速了孩子的死亡,既是一场悲剧,又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父母的爱,是一把双刃剑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玛丽琳,和自己的导师中国人詹姆斯结婚了。在婚礼上,玛丽琳的母亲一直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样不对,玛丽琳,这样不对。”甚至还说:“你会改变想法的,过一阵子你会后悔的。”“想想你将来的孩子们,你们要住在哪里?你们在哪里都不会合群的。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母亲的话,为后面内斯、莉迪亚、汉娜在学校的处境和遭遇埋下了伏笔。
在母亲话语的影响下,玛丽琳一直在思考:她怎样做才是对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在母亲死去之后,玛丽琳曾经离家出走一段时间。“我意识到,我现在的生活并不快乐。我头脑里总是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我的这些感受在心底压抑了很久,但是现在,重新造访我母亲的屋子之后,我想到了她,意识到我再也不能继续压抑下去 。”这是玛丽琳在出走后所思所想。
而这个离家出走让家里的所有人都有了一种恐惧的心理,莉迪亚患得患失,生怕母亲再次出走,以至于母亲说一她不会说二。母亲希望她把生物学学好,她就努力编造学好的假象;母亲希望她当医生,她听从她的安排。承载母亲的梦想,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莉迪亚根本就不喜欢生物学,根本就不喜欢当医生。但是,为了整个家,为了不让母亲离开,她压抑个性,顺从一切。
在家里,玛丽琳和詹姆斯最疼爱的便是莉迪亚,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希望她好好学习,将来能当医生。可从来不考虑,莉迪亚是不是喜欢?
这样的父母特别像现在的中国父母。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报无数个培训班,不断给孩子加压。从精神到物质,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为分数努力奋斗。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把一切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这样的爱是不是孩子能接受,能理解的?
玛丽琳和詹姆斯满满的父母之爱如一把双刃剑,既让莉迪亚感受到温暖,也让莉迪亚感受到窒息。
渴望自由的莉迪亚
莉迪亚是整本小说的重要人物。
小说围绕她的死,以及追寻杀害她的凶手为主线,一点点地剥开整个家庭的矛盾。
莉迪亚是温顺的。不管是对待家里的亲人,还是对待身边的同学,她都是温顺的。
莉迪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压抑自己的个性,完全以母亲的愿望为先的呢?
是在母亲离家出走的那段时间里。
”如果她母亲能回家,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莉迪亚想,书页模糊起来--她一定会喝完。她会自觉刷牙,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哭。母亲一关灯,她就睡觉。她再也不会生病。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就是这样的想法,让莉迪亚的个性一点一点地被关在了笼子里。
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她总是用”是的,是的“回应着家里的一切。
终其一生,她都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坚定有力地叫嚣:医生、医生、医生。她母亲是如此渴望实现这个梦想,莉迪亚明白,她根本不需要说出来,她的心愿一直摆在那里。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图设想太阳围绕着月亮转、自然界没有空气这种东西一样荒唐。
在这样恶劣的处境下,能够理解她的内斯,能给予她同情和安慰的内斯,收到了哈佛大学的通知书。也就意味着,很快,就剩她在家里孤苦地面对着一切。再也没有人能够给予她理解和关怀了。在这个时候,莉迪亚开始反叛了。她和内斯最讨厌的杰克在一起了,至少让内斯看起来她是在和杰克恋爱。她希望用这种方法引起内斯的注意,也希望内斯会因为她的行为放弃到哈佛去,一直留在家里。可是,她的行为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内斯最后还是去了哈佛。
在莉迪亚决定离开的时候,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写了莉迪亚的心理活动。写了她的恐惧,恐惧母亲的出走,恐惧失去能理解她的内斯;写了她的反思,她将重新开始。她从现在开始,她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决心改变一切。
许下最后一个承诺的时候,莉迪亚明白了她要怎么做,如何重新开始,从头开始,这样,她就再也不会孤独了。为了封存和实现她的承诺,她一定要这样做。最后,选择了走向水中,结束一切。用一种悲伤的方式重新开始。
莉迪亚是幸福的。她拥有着父母满满的爱。但是她又是可悲的。她承载着母亲的梦想,却找不到能与之平衡的方式。对待母亲的一切,她都是无条件接受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处理方式,也成为她离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莉迪亚又是孤独的。没有同龄人的结伴同行,也没有同龄人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哥哥内斯能给予她安慰和理解。在学校的孤独,在家里的孤独,也是她离去的原因之一。这里,也反映出美国文化的排外性。因为詹姆斯是中国人,她是中美混血儿,所以,在学校找不到可以谈心的同学,也正印证了她母亲的母亲的那句话”你们在哪里都不合群“。从另个一角度来说,文化环境也让莉迪亚萌生了离去的心理。
爱是主线,压抑是辅线
整本小说,都是在讲爱。
玛丽琳母亲的爱,玛丽琳的爱,莉迪亚的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着爱。虽然,有些爱并不是对方想要的,但是只要自己觉得正确,便倾注满满的爱。可这种爱却让对方感到压抑。玛丽琳压抑,莉迪亚感到压抑,甚至连内斯、汉娜都感到压抑。这种压抑使整本小说都弥漫着悲伤的情调。
纵观整本小说,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爱,必须要用对方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阐释,才叫真正的爱。用错了方式,便出现了反效果。特别是小说中的父母之爱,要怎样爱自己的孩子,才能让她自由自在的成长?才能让爱爱得正确,爱得有意义呢?
我想,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沟通多交流,用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处理。不要总觉得你是在为她好。不要用爱的名义压抑孩子的个性。若玛丽琳能和莉迪亚多沟通,多交流,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想,莉迪亚必能接受这样的母爱,也就不会出现文章中的离去悲剧。
所以,不要用爱之名爱着孩子,要用孩子希望的方式爱着他,这样,才能让爱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