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措施、采取行动,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成效显著。但在有的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更名换姓”、换了“马甲”、出现“变种”,使得基层干部对减负的获得感并不强。
在精简高效上用力。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政务App功能流于形式,白白消耗行政资源,徒增基层负担,有的App过度追求“留痕”,甚至成为某种考核方式,基层苦不堪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形式在“指尖”,根子却在“脑袋”。上级部门对政务App的效能要科学评估和精准衡量,对功能冗杂、意义不大的要坚决去除,确有保留必要的可集成为统一的信息平台,推进政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有关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应强化责任意识,对基层形式主义的变种升级保持警惕,通过自查和外部监管相结合,防止形式主义卷土重来,切实为基层减负。
在严抓常抓上用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能因为暂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就放松了思想警惕,而是要在严抓和常抓上持续用力。“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如果稍微有一丝一毫的思想松懈,就可能导致“四风”问题卷土重来。各级党员干部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出现的各种苗头性问题,要提高思想敏锐度,做到抓早抓小、抓牢抓实。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四风”问题新形式、新变种、“新马甲”,要注重源头治理,精准聚焦,做到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不能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在“落地执行”上用力。基层减负成效最终要落脚在基层干部的幸福感、群众的获得感上。通知着眼于解决基层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问责多等堵点痛点,旨在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作为,让基层群众有更多实惠。这就需要树立结果导向,在通知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减负落实情况,察实情、问实效。比如,会议减少了,干部干劲是否更加充足?文件简短了,工作部署是否清晰明确?程序简化了,干部责任是否虚化弱化?以实实在在的减负成效来衡量制度落地的效果,坚决防止口号式落实,方能防止基层减负“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