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归来仍是少年

——读随园散人《一声狂笑半个盛唐:李白传》


盛夏炎炎,蛰居一室。因对诗人李白十分敬仰,于是重读《一声狂笑半个盛唐:李白传》,想着对他了解的更多一些。这是一本关于李白的传记从前曾经大致的翻阅过。喜欢随园散人优美灵动,情感细腻的文字。更喜欢傲岸不羁、浪漫洒脱的诗仙李白。且将这盛夏的光阴交给它,让心灵在诗意文字中去重温诗人的风雨人生之路,去触摸诗人赤子之心。

                                                                          一

记忆中的李白,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煌煌流光溢彩,在那里有着群星璀璨的诗人群体,如同夏日星空般闪耀。像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等,他们才华横溢、快意人生,以诗之名,让那个时代成为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回首这诗意纵横的时代,李白成了最耀眼的存在。他为诗而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关于李白的故事,总是在千古流传。关于他名字的来历,说法不一。但是我更喜欢那个清雅的故事。李白七岁时,父亲李客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那日,于庭院散步时,见春日里树木葱翠,繁花似锦,李白父亲先吟出两句:“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随后李白母亲补上一句“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心知父母在考他作诗的能力,于是在盛放的李树前站定,手指满树洁白的李花续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欣慰之余,就取此句首尾两字,给儿子起名“李白”,希望儿子做个风雅高洁之人。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极聪明且刻苦,据说,他家住在阴平古道边,商旅不绝,人声喧杂,父亲为了让他静心读书,将他送往离家十多里的小匡山上。入山以后,他不仅白天读书,夜晚也要点灯苦学,每到夜晚,人们都能望见山上的灯光。因此,当地人又将小匡山称为“点灯山”。少年李白流连书籍之中,自然地与诗结缘,年幼时就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写下《夜宿山寺》等诗。

因为才华出众,十五岁那年,李白得到不少社会名流的欣赏与奖掖,开始从事干谒活动,做了昌明县衙的一名小吏。在这一年,他开始学习剑术,自此多了一份任侠之气。笑傲天涯,行侠仗义,纵马江湖,狂放不羁。

李白胸怀大志,却不愿意走科举之路。他希望实现理想的方式: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他始终相信,那个清明盛世不会让他的才学埋没。年青的李白在开元十二年(724),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故乡,仗剑远游。他寻山问水,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设想由此进入仕途。

虽然他远游天下并非只为山光水色,却是在不经意间,为所见之风景,留下了诗的注脚。《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登瓦官阁》《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首首诗诉说着漫长旅途中的草木春秋,相聚和别离。

开元十八年,李白初至长安。虽然他说自己有管仲、乐毅之才,却无人赏识。只能在终南山上,遥望长安城的繁华。尽管现实中难以叩开庙堂门扉,但李白依然怀抱理想,他始终相信,有云开月明的时候。

几番春秋,几番风雨。新途成了旧路,憧憬成了过往。四十岁的李白,仍在人生的路上求索。等了十多年,终于如愿地走入了庙堂之门,进了翰林院,担任翰林待诏。他以为凭自己的才智,能建立千古不朽之功业,可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皇帝给他的不是谋划江山、起草诏书的天子之笔,而一支粉饰太平、润色王业的词臣之笔,这支笔无法画出他的壮丽人生。一年之后上书请辞,玄宗批准了李白的请求,并赐给李白不少金银盘费。李白终是带着失意离开长安,他走了,带着他的诗,一人,一剑,一马。

长安之行惨淡收场,他只能疏狂的生活中寻找些许安慰。想及时行乐,又想求仙问道,想退隐林下,双想裘马轻狂。看似自在,其实很矛盾。但长安的失意,对于他思想和诗歌的创作,却并非坏事。经过砥砺和痛楚。他的诗完成了嬗变和升华。

李白以痴迷之笔,画秀水青山,本以为可以醉卧山水之间,可是盛世之梦的破灭,奸佞当道,百姓流离,让他忧心忡忡。他发誓绝不同权臣同流合污,也不再事奉昏庸帝王。从天宝三年到天宝十年,李白游历踪迹遍及河南、山东、安徽、江浙等地,主要借游山玩水、寻仙访道来释去内心的痛苦,也不乏寻找政治机遇的愿望。毕竟,他的内心从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寻。

天宝十年,李白入幕边军,决定投笔从戎,以此实现平生抱负。遗憾的是,他有匡世之心,却无辅君之门。他有心济世,满腔的报国之情,却不能上达天听。李白能做的,也只有觅个地方,独善其身。天宝十二年(753)年,带着沉重的叹息,李白南下宣城。五十三岁的李白,鬓发如霜,带着叹息和失望,归隐林下。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北上去接妻子儿女。被困沦陷区内,与妻子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长安。希望能觐见玄宗,献上自己的灭敌之策。然而他纵然真有救国平叛之策,也是无处言说。在战争的缝隙里,他无奈地回到了南方。

至德二年初,李白入了永王幕府。期望能够“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笑谈净胡沙”。却不知,他已身在政治漩涡之中。他因追随永王,背上了附逆之罪,平定内乱,建功立业的理想注定成空,暮年竟有牢狱之灾。幸得故友之子宋若思的努力,将其营救出狱。战乱平息之后,李白诗赠张镐,等待被起用,可惜等来的却是被流放夜郎的消息。

五十八岁的他,依然要沐雨栉风,独自上路,经受人生最后的磨难。乾元二年(759),李白获赦,又有了长风破浪的豪情快意。依稀仍是从前鲜衣怒马的少年。可天不随人愿,疾病缠身的李白,驰骋疆场的愿望也破灭了。宝应元年十一月,李白于当涂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二

在随园散人动人的文字里,我的心随着诗人一路走来。见证了少年李白的聪颖,青年李白的豪情壮志,暮年李白的拳拳赤子之心。李白是天才的诗人,亦是任侠的剑客。可以把酒揽月,可以纵横四方,可贵的是他一直怀抱着济世的理想,保持一颗赤诚的初心,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从仕途来看,李白不算成功。华美的开元盛世,留给李白的却是漫长的叹息。他因才情而走入皇宫,却也只是个舞文弄墨的御用文人,未能实现安民济世的理想。即使人们为他的傲世不群添上了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这样的典故,他的政治生涯终究是晦暗甚至是苍白的。

对于李白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完成辅弼天下的抱负。不管怎样,他的理想始终在心里从未破灭。那是行路上的灯盏,照着山高水长。他为之终生奋斗,无怨无悔。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雨飘零,他仍旧倔强地立着,永远不折不挠的模样。 

可是人生有得就有失,诗酒在手,李白便可风流千古。李白的这颗少年诗心从未停下对自由美好的追寻,从未停下游历的脚步。对他来说,诗是现实之外的别有洞天,有了诗,便有了看不尽的水净山明。

李白的诗,豪迈飘逸,大气磅礴。无论是古体诗,歌行体……诸多体裁,李白的的诗歌发乎自然,清水芙蓉,一派天真质朴的情怀,一如他的人。相信,诗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山高水远,月白风清,愿意与之深情对望,心底亦能刹那花开。李白只是随意地吟唱,飞鸟、溪水、新月、繁星,都不由得轻轻地与之唱和。对于李白的诗,喜欢的太多太多,这里只想说一说最喜欢的《渡远荆门外》和《忆东山二首》。

《渡远荆门外》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他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路经荆门驶向楚国。挥手青山外,无尽平野来。年青的诗人兴致勃勃。二十四的李白第一次走向外面的世界,想着去实现治国安民的伟大抱负。船出三峡,过荆门,顿时豁然开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群山消失,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原野,江水奔腾,流入辽远的原野。让人顿觉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夏夜晴空,夏月圆满,印在水中的月影如明镜般耀眼;天空高远,灿烂云霞,变幻成海市蜃楼般奇景。荆门一带的异乡风物让人喜悦,远方的召唤让他豪情万丈。只是离开故乡也有不舍。毕竟那里盛放着他的年少时光,盛放着纯粹的快乐。于是诗尾一句“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便勾勒出一抹淡淡的乡愁,是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

《忆东山二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写这首诗时,李白正在长安,玄宗对他礼敬有加,官至翰林。然而却没有给他大展雄才的机会。李白一生向往东山,仰慕谢安。渴望能够在社稷苍生需要时,出而为世所用,但他绝无眷恋权势禄位之心,向往谢安式的东山之隐。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辞”,洁白云朵,皎皎明月是何等的淡泊,正如李白洁净的初心。达则兼济天下之时,清正淡泊;独善其身之时,心系社稷苍生。

一轮月,一壶酒,仰天大笑,身有傲骨,终身为理想奔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是大唐煌煌盛世中最璀璨的星,任谁也无法取代。他永远是飘飘洒洒的诗仙模样。他有入世之心,也有出尘之念,命运多舛,却从未舍弃过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 纵然现实阻隔,壮志难酬,但他从来没有忘记怀抱的理想。纵然匹马天涯,寄情山水,与诗酒为邻,也依旧旷逸乐观,拥有一份真性情,故而,千年之后,人们亦深深喜爱他自由浪漫纯真的气质,还有那瑰丽天然的诗风,他是人们心中不老的白衣少年。踏遍万水千山,归来时怀抱洁白的初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白作品年表序列 时间 背景 作品 710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 10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
    彤同妈妈阅读 12,341评论 0 7
  •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好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河中莲阅读 1,288评论 0 5
  • 1 钱可通神 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
    汉唐雄风阅读 25,822评论 2 16
  • 发散思维,有关新手麻麻能想到的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一. 待产阶段 1.如果预产期是两个季节的交接时间,准备待产包时...
    顺时针转啊转阅读 164评论 0 0
  • 这几天感觉人和人说话的方式不同,面对和处理同样一件事时,就会出现正反两种结果,自然让不同思想和性情的听众,对发...
    王宇歌阅读 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