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网络乱象丛生。
有人在短视频里面大放厥词,挑战常识,满嘴跑火车,可偏偏就有人信了,期中不乏一些有学历有文凭的人。如果你不是一个盲从者,不容易被带节奏,甚至敢于质疑,恭喜你,说明你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人。
谈到批判精神,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甚至所有中国人都欠他一句谢谢,这个人就是中国民族之魂——鲁迅先生。
对中国人而言,无论是文学意义,还是思想与精神层面,鲁迅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狂人日记》、《彷徨》、《呐喊》等等文章,无论是有名字的“主角们”,还是没有名字的“配角们”都是旁观者,带给人的都是无穷无尽的窒息感,批判文字像凌厉的尖刀,扎在了读者心上。
自小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出现在我们的课本里,只是,当年只是觉得那些文字生涩难懂,难以下咽。年少的我,读不懂鲁迅,成年后再读鲁迅,《民族魂 鲁迅传》,不禁满眼泪花。
这本书的作者,陈漱渝是《鲁迅全集》编辑修订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假如鲁迅活到今天——陈漱渝讲鲁迅》、《本色鲁迅》等书。整本书是以鲁迅先生的重要生命历程为主线,以时间为序,娓娓道来鲁迅这一生的故事。作者朴实的文笔,以记实性为主,对鲁迅各个阶段的经历介绍详细,就一些引起争议的事件做了考证,比如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失和的前因后果给出了考证后的推测,为我们了解鲁迅先生本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
《民族魂:鲁迅传》对于鲁迅的早年生活,讲述得十分详尽细致。了解鲁迅先生,大多数人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中,主旨概括为:以“百草园”的快乐童年与长大后的“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做出对比,揭示了封建私塾教育对孩童天性的残害,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童真童趣的少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如果我们只有标准答案,以此来定义鲁迅先生,定义他的童年生活,这是对鲁迅先生天大的误解。
读鲁迅,我们必然也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读。
在百草园中,平平无奇的菜畦、石井栏、叫天子,在好奇心强的鲁迅眼里,却另当别论。百草园是一个无人为的教育干预、无明确教育内容、更谈不上教育目标的天然游乐场,而是化外之地,是一个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寓教于乐的学堂。在小小鲁迅的眼里,那里的动物植物玩物,可听可吃可触可玩,是一种沉浸式的娱乐。
反观今日,公园草坪上,有“不可踩踏”之警语,花木有围栏,一切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现在的家长们,虽说也会以开阔孩子视野之名,带孩子外出游玩,但往往要么走马观花式打卡,要么思想教育式观光,放手让孩子们在园中过多地玩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最后都是“强迫”他们进入学堂,这才算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了,若是鲁迅先生看了今日孩子们的内卷现状,会不会一声叹息,再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
在教科书中,三味书屋是无趣的,只知教授八股文章的寿镜吾先生是令人讨厌的。百草园是童年乐园,对比之下,三味书屋必然是“失乐园”了。当我们深入历史迷雾去看,鲁迅先生在文中用“方正,质朴,博学”写尽对寿镜吾先生的敬佩,鲁迅与寿老,关系极为融洽,他去南京、东京等地求学后,告假回绍兴,比看望寿先生,在外地也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寿先生仙逝后,他还专程前往吊唁。
按说鲁迅先生最讨厌封建的老学究,以他叛逆的性格,却从未反抗寿先生?一个严格的老师,不是动不动就用怨言恐吓、规矩束缚、动手惩罚来控制学生,也不是以责任为名,用上课、作业,甚至对作业也提出极其琐碎而平庸的要求,从而占据课上课下所有时间。而是有着内在的学问和人格,有着由内而外自然流露的威严,允许学生有三分悠闲和顽皮,使其小小的个性得以发展。
读鲁迅,潜移默化中读出来一些批判思想,他的教育观点和对社会的批判与警示,时至今日,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良知和自主性,而不是简单的去灌输知识。
他强调,人的思想解放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思想的解放,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批判与警示是他一直以来的重要使命,鲁迅跟他们家儿子周海英说,这一生啊,不必光芒万丈,不必成为别人,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即可。鲁迅把这种独立性放在了每一个角落,在鲁迅先生的放纵之下,儿子周海英在反复拆卸玩具和电器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让孩子拥有一个自由探索世界,拥有愉快的童年吧,顺其自然的背后,其实是尊重和平等,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孩子做自己,才是作为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疼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