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13:@解字篇(东学西读岛主版权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
上海城隍庙的记忆
很多城市都有城隍庙。岛主的第一个城隍庙是上海的豫园,里面人山人海,印象中有九曲桥,九曲桥下有红金鱼。城隍庙里小商品琳瑯满目,老太太们的针头线脑,男孩子爱玩的刀枪剑戟, 还有我的少年文化启蒙,印章毛笔之类。各种吃食丰富多彩,南翔小笼,梨膏糖。不一而足。作为历史,有著名的江南园林豫园,其中有太平天国上海分舵的指挥部,小刀会的点春堂。还有房屋飞檐上的砖雕人物关羽赵子龙。
可是一直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城隍庙,庙在哪里?只言片语的传说中的土地公公或者城隍老爷什么的在哪里?
直到最近一次回上海,才发现了在那一片整个都被我认为是城隍庙别名豫园的商业地带中的一角,真的有个庙,叫城隍庙,里面供的是伏波将军什么的,还有城隍老爷夫人。但我最终也没搞清城隍和伏波的关系,好像仙界的体制和人脉也挺复杂的。
《绛县志》中关于城隍廟的说明
最近,由于偶然的原因,读起了善本的山西《绛县志》,看到其中明朝人对于城隍的注解,发现:原来仙界的城隍老爷还真是体制内的,是皇帝老子封的。
《重修城隍廟記》 [明] 喬汝舟
按: 城隍之名實肇於李唐而盛於宋元,其來遠矣。是
以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於臨御之初, 即肇稱殷禮,懷
柔百神,廼敕封監察司民,城隍適合周禮司民之祭,
遂著為令,使與長吏分幽明之治, 蓋禮以義起者也。
矧絳縣城隍其受於天者聰明正直威靈丕著而萬
古不泯,福澤溥施而羣生咸若,所以保障生民捍禦
外內,其有功於絳邑非默然助其治而已。自國初迄
於今,其間修建不一而所以崇奉之意則固無不一。
--光绪版《绛县志》
城复于隍
上六 ,城复于隍 ,勿用师 ,自邑告命 。贞吝 。
--《周易泰卦》
情怀之后言归正传。岛主上天入地的考问城隍的涵义,是为了读懂《周易》。城隍在汉语里是个组合词,指城市。城隍庙就是城市的庙。但是当初,城和隍是两个东西:城和隍。
今天我们管一片地方叫城,而周朝的时候中管围起那片地方的墙叫城, 城指的是城墙。
城=土成,
因为墙是土作的。土, 是就地挖的。筑成一圈城墙,墙外就自然挖出一道沟,那道沟就叫
隍。
当然你还可以灌上水,让隍变成护城河。但隍不一定都有水,先秦的时候工程能力没那么大,筑了城自然就有了隍,一举两得,但不一定每一个城都有能力给隍里面灌水。
景山就是护城河的土堆的,但景山已经是明朝了,明朝的墙主要是砖的,不需要很多土,所以挖护城河的土就堆了个眉山。
城复于隍,就是土墙回到了土沟里,这仗就不用打了,所以勿用师。
自邑告命
明白了城复于隍,但很长时间内我还是不明白自邑告命是什么意思,直到看了考古专家写的书才知道。
如果 我们 说, 在 中国 最 早的 广 域 王权 国家—— 二 里头 国家( 夏 王朝 后期 或 商 王朝 前期?) 诞生, 到 汉代 的 两千 余年 间, 居然 绝大部分 时间 里 都城 是 没 有大 城 的, 甚至 可以说 这一 千 多年 是 不设防 的 时代, 您 相信 吗?“ 大 都无 城”, 就是 我们 对 汉代 及其 以前 中国 古代 都城 形态 的 概括。
--许宏. 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解读早期中国) (Emplacements du Kindle 69-7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来邑和城也是两回事,邑是没有城墙的。邑才是我们今天汉语所说的那个城市的意思。 邑一般是中心居住区,是siège, quartier général。
但是,邑是没有城墙的。
所以城復于隍接下来当然是自邑告命。
读好多本书为了就为了看懂一句话, 破译的乐趣就在这里。考古学的发现,让我"更真实地"理解了经典。但这也只是从工程的角度理解了城復于隍和自邑告命之间的物理关系,至于城復于隍和自邑告命背后的政治事件和政治逻辑我还没完全搞清楚。考古学家的推论我也不是太信服。
但无论如何邑没有城这个事实是非常吸引人的。
冯时指出,在夏、商及西周文明中,作为王朝的中心聚落,也就是君王所在的京师之地,都是以(没有城墙的)“邑”的形式出现的。商代甲骨文显示,商王朝的政治中心为大邑商,而大邑商之外的地区则为商王同姓子弟和异姓贵族分封的“国”,因此,商代实际至少是由位居中央的作为内服的大邑商的“邑”和邑外作为外服的同姓和异姓贵族所封的“国”共同组成的政治实体。王都采用无城之邑的形制,正有使教命流布畅达的象征意义,这些观念应是早期王都以邑为制度的重要原因。又史称汤都亳,然而亳都称“邑”却无明文记载。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尹诰》中的“亳中邑”,使我们知道亳都为邑;而《尹诰》、《尹至》两文对读,又可知汤居之亳于灭夏前但名曰“亳”,夏亡商兴之后则称“亳中邑”。这一事实的澄清对于研究三代都邑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冯时研究员的文献分析,与本人从考古学的角度提出的“大都无城”的中国古代早期都邑存在模式不谋而合。商汤亳都为邑而不设防,二里头、殷墟、丰镐、周原、洛邑的聚落形态,或许正是商周时期大都不设防的真实写照。
--《大都无城》
岛读是我的读书笔记, 不求完整, 不求文笔流畅 。记录点滴心得, 供同好交流。也许应了这样一句话:伏處村塾,不盡覩遺文祕籍之傳,不盡聞老師宿儒之論。師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