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我”看到一个“是否要把数学排除出高考”的投票,通过率高达80%;一旁的朋友幽幽地说:“所以高考数学要干的就是把这80%的人淘汰掉。”
“朋友”所说虽然无情,却是正确的;然而那80%却也不容忽视。———我们叫它“反智主义”。
再看一个例子。
常能看到“某某明星粉丝与另某某明星粉丝网上对骂”的新闻。人们叫那些粉丝“脑残粉”。如果说网上的对骂来源于网民文化素养的参差不齐,那么,读书与写作主题的网站又如何呢?也有类似情况发生:我曾亲眼看见一个人因自己的观点而被骂的体无完肤。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学习至上的当下,却出现了“读书无用论”一类的“反智主义”?
2.为什么有些学历高的人素养却不高?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为什么我们变得功利又浮躁。
个人看来,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我们为了太多其它事物而学习。为什么学习?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理想。为了活下去。然而却没有,为了爱好。几乎没有人是单纯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的(我的一个老师居然还说因为好奇而学习的人都是吃饱了撑的……)。所以,当有一天,他们达到了这些目标,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不考的东西不学,不考的东西不看。但是,对于个人精神的修炼,课本是完全不够的。所以人们倾向于肤浅的事物了。研究经典与科学的人少了。社会浮躁了。
二.中国教育的过度。常听一句话:“买菜又用不着三角函数。”。这句话显然是错的,因为如果没有三角函数你可能连菜都买不上(没有资本)。但它也带给我们思考:每个人真的都用得着三角函数吗?(当然,三角函数在这里是泛指。)中国教育从太早
就给予学生过大的压力,让他们提早学习很多过于困难的内容。物极必反,很多人就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更困难的东西,核心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其他人强,更有资格抢占更多的社会资源。学习由神圣变得功利。
由此,学习与素养的问题就又可以延伸: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引用一句话:“个人的错误其实来自社会。”社会的浮躁功利造就了个体的浮躁功利。中国是人口大国,再丰富的资源一除以人口数也所剩无几。这算是竞争激烈的根本原因之一吧。而且,在这种国情下,应试教育是仅有的较公平的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途径,也是提升人口素质的效率最高的手段(但至于受教育程度与素质高低有无直接关系,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暂时无法被替代(也许可以做出些许小的变化?)。日本、韩国,与中国同是人口大国,他们的应试教育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大环境无法彻底变革,那么组成群体的个体的改变就变得极其重要。然而何谓肤浅、何谓深刻,何谓纯真、何谓功利,都还得交与一个个个体去判断。鉴于本人观点与主流相左,在此就不再废话,只是希望大家此后能够多思考、多自我批判,多理智、少冲动。被大众普遍接受甚至喜爱的,不一定是多么高尚的东西。然而一些相反者则然。
希望这段文字能带给大家以长久的改变,而非过眼云烟。
谢谢。
这篇文章是我为一次语文课课前演讲而写的。有些东西没来得及明说,或者干脆选择了暗示(如果我直接跟他们说别看《小时代》了!别一天到晚男神女神了! 我就毁了——— 这样说来我还是没有打破国人善于沉默的传统啊………)。因为演讲是任务,所以不得不编了这么一篇。算是处女作吧!平常看了很多,思考了很多,落笔却不甚容易。写的有不妥之处,请大家随便提意见~ ^_^